你有沒有覺得門口的那兩棵樹,今天情緒不太好?——梁玥專訪
「
我記得那個河馬是在曼谷的動物園裡拍的。
我記得水很綠,河馬泡在裡面,很清涼的樣子。河馬的眼神里有一種無可奈何,但又有一點遲鈍的感覺。
這些拍下的瞬間我都是記得的,它們在你的記憶中輕輕地彈了一下你的神經。
」
LIANG YUE 梁玥,Yeah 04,2017,67*100cm
在余德耀美術館「上海星空II」的展廳里遇見藝術家梁玥的作品,會有一種強烈的吸引。
「上海星空II」共展出來自國內外22位/組藝術家的近50件/組作品,如果按照順序來走,看見梁玥的作品前,已經有很多「藝術感」強烈的作品餵飽了眼睛。
所以此刻,去掉「藝術」兩個字,吸引你的,純粹是「感覺」。
一面展牆上,錯落著被梁玥稱為是「隨筆」的這些作品。
用她的話說,這些就像是頭頂上的星空,星星點點,遙遙望去發著光。
展覽現場
「我對這些片段都是有感情的,對裡面出現的每一個事物。它們都會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我在時間中所收集的一些珍珠。」
這組參展作品是梁玥在旅行途中「抓」到的。水面、樹林、好像披著「披風」的小男孩……按梁玥的說法,再厲害的人為擺拍都架不住這天時地利。
展覽現場
其實拍攝都是很平常的事物,但可能正如梁玥說的——我對這些東西都是有感情的——所以傳遞出來的某種生命氣息也格外強烈。
它們不再是造型,而是讓你覺得親近的片段。他人的生活,你的生活,從未相識,卻在那鬆弛的一刻找到了呼應的通道。
梁玥說:這可能是因為我的作品都是以素顏示人,跟人的距離比較近。
她想做的就是還原她看到的那一刻——不陌生化,不重新審視,不脫離生活。
她尊重並相信感覺,這種感覺包括身邊的事物所散發的情緒和狀態,包括藝術家的看到和表達,也包括觀眾的感覺。
當作品不帶粉飾,不帶很強的目的性,反而和觀眾離得更近一點。
LIANG YUE 梁玥,Yeah 03,2017,55*63cm
梁玥2001年畢業於上大美院,在學校時就開始對影像感興趣,一直到現在,她持續在用影像表達著自己感受到的世界。
一開始,她將鏡頭對準自己,對著城市的街道,對著生活著的人,後來,她想要站得更遠一些,開始捕捉天空、河流、樹木、花草……她想表達在環境中的每一個生命,看著它們「活著」的狀態。
出發點是感性的,
但表達是個技術活。
對於梁玥來說,藝術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把一些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表達出來。這需要很強的控制力。
「像我們的工作就是如何塑造一個感覺,那其實是非常精確的。」
LIANG YUE 梁玥,Yeah Images 05,2012,50*63*3.5cm
「我覺得每個事物都是有靈魂的,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拍任何一個瞬間。那現在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你不要去拍它,你又為什麼有選擇性地在周圍的事物中摘了這個。
有可能是一個人,有可能是一張椅子,他散發著他情緒的微波,然後我就像一個導演,把它選做是我作品中的角色。
找到那些彷彿是永恆的時刻。但其實沒有永恆,他們只是以一種相似的樣貌和方式在那邊。但他們其實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當作品在傳達情緒給觀眾的時候,越準確,也就越豐富。
它不是單方面地抒情,而是精準地按下了觀眾的情緒開關,交相呼應組成了那一刻的傳遞。
這種傳遞,無需知識背景,無需文本解釋,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是有效的。
「感覺」是每個人的本能,只是在現代社會單一的價值觀體系下,它成了無用而薄弱的一環。
那些包圍我們的信息,強調注意力,強調情緒管理,現在又強調感官體驗,但不會去強調「感覺」。
因為它單純得無法被包裝,無法產生任何商業價值。
但是藝術還是會回到這「感覺」——它最簡單直接地關乎「活著」,關乎「人」。
問梁玥,覺得自己是個感受力特彆強的人嗎?
梁玥說:
「
有時候我跟人聊天的時候會說,你有沒有覺得今天門前那兩棵樹,它們情緒不太好?然後對方就會一下子……嗯?你在說什麼?
我覺得每個人的世界不一樣,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我不覺得自己感受力特彆強,更多的只是不一樣。
我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這世界裡待著。
」
LIANG YUE 梁玥,Yeah 系列,2017,50*70cm
以自己的喜歡的方式,
在這世界裡待著,
看著它已經足夠動人。
感謝梁玥接受UnderstandA其然的專訪
GIF
展覽:上海星空II
展期:2017年11月10日 - 2018年2月11日
周二-周日10:00-21:00
地址:余德耀美術館(上海市徐匯區豐谷路35號)
票價:60元
本次展覽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創作於2016-2017年,媒材橫跨繪畫、裝置、雕塑、 攝影、錄像、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內容則包含了四類與上海有關的當代藝術作品。 第一類由在上海出生、成長、就學的藝術家們所創作;第二類作品的創作者或從外地移居到上海生活和工作,或目前參與著上海當代藝術的運作;第三類作品以上海 的歷史和現實為內容展開;第四類是根據余德耀美術館的展覽空間所創作和展現的 「特殊地點」作品。以上四種分類方式為展覽限定了基本的框架和範圍,但基於不 同藝術家的個體經驗、歷史記憶、知識結構和文化背景,他們所創作的這些藝術作 品或獨樹一幟,或遙相呼應,展現了上海豐富多元的藝術視角和文化生態,激發出無限想像力和可能性。


TAG:UnderstandA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