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是中國性學第一人,提倡用情人制替代婚姻制,被誣為「賣春博士」,而80年後……

他是中國性學第一人,提倡用情人制替代婚姻制,被誣為「賣春博士」,而80年後……



今日撰稿人:報十二娘




今天為什麼要講這位


近百年前的人物呢?


他開社會風氣之先,


卻被他的時代集體排拒


而他80年前的境遇,

在今日中國,


並未有多大改觀!




1


他說,女人有「大奶部」,


原本自然,何必害羞



他說,情人化的夫妻才有生趣


「一對好伴侶的快樂,最要是在彼此調情上的滿足。」




他說,


人與禽獸不同,與草木有別


人要痛快地生活,


情感地接觸,愉快地享用




他是民國三大博士之一,


是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先驅,


是中國第一個提出邏輯學概念的學者,


是中國性學第一人、計劃生育首倡者,


是中國發起愛情大討論第一人。




然而,那個時代,容不下他


他悲壯前半生,黯然後半生


直到幾十年後,非常敬佩他,


並深受其影響的台灣作家李敖感慨道:


編《性史》的張競生、主張在教室公開做人體寫生的劉海粟與唱《毛毛雨》的黎錦暉,


被傳統勢力視為『三大文妖』,


可是時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證明為先知者

。」



他就是中國性學第一人,張競生。



張競生




2


1912年10月,上海,


25位青年作為民國政府第一批公費留學生,


即將奔赴英、美、日等國留學。


這批留學生中,


除了後來對中國文化、政治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任鴻雋、楊杏佛、宋子文等人,


還有一位24歲的熱血青年,


為了表達對西方進步思想的嚮往,


他在這時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張競生:


取《天演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思想觀點。


而他在青年時代,曾是受孫中心接見的革命志士!




出生在廣東饒平一個華僑家庭的張競生,


從小讀過幾年私塾,


考入普通中學後,


受軍國民主義熱潮的影響,


又進入了黃埔陸軍小學,


正是在這裡,


張競生受到了良好的法文教育,


為後來到法國留學打下了基礎。


 


但後來,


張競生因事被學校開除了,


本不願成為滿清軍人的他,


決定就此離開學校,


到新加坡去投靠孫中山先生。


 


在那裡,張競生受到了孫先生的接見,


並得其囑咐:


「你們回內地做革命黨吧……說到幫你們到外國去留學,


養成深造的革命人物,我此時的財力,是無法濟助的……」


回國後,


張競生又先後考到上海震旦學校、北京京師大學學習。


1911年,武昌起義後,


張競生加入了汪精衛組織的「京津保同盟會」,


辛亥革命爆發後,


他作為孫中山指派的南方代表團的秘書參加了南北議和,


因有功於革命,


張競生被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選派到法國留學。






3


張競生先是在巴黎大學學習,


後因戰爭原因,


他又轉到里昂大學攻讀哲學,


並在1919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在法國近十年的學習、生活經歷,


對張競生影響最大的是他思想觀念的轉變。


那時,


他不僅深入學習研究了思想家盧梭的哲學、社會理念,


還深刻體驗了那熱烈、自由、充滿情趣的戀愛風氣,


張競生在對社會、人類生活的思考中,


對「社會學」、「美學」和「性」等學問的熱衷,


逐漸取代了他在政治上的狂熱和野心。


 


張競生早在來法國前就已結婚。


10歲時,


他就由父母做主定下了一門親事,


17歲那年,


在父親的強硬要求下,


他便和15歲的她結為夫妻,


這被張競生稱為:


「小孩式的丈夫娶到了一位小孩式的老婆」,


在這樁沒有感情的舊式婚姻中,


他對俗不可耐的妻子毫無好感,


甚至曾在文章中直言:


「我前世不知什麼罪過,今生竟得到這樣的伴侶。」


 


但在法國,


從在巴黎近郊的聖格魯野花園遇到第一位情人開始,


那浪漫、動人的男女情愛,


一直讓張競生沉醉其中。





他和那位因戰爭而流落到巴黎的少女,


一起喝咖啡,一起牽手散步,一起促膝長談,


直到「極盡生平所未有的快感」,


他第一次有了終生難忘的情感體驗。


 


之後,


張競生又陸續結識了幾位法國女郎、還有一位瑞士女郎,


雖因各種原因,都是短暫的相逢,


但這些西方式的情愛經歷,


成為張競生留學生涯中重要的部分,


對在中國鄉村封建家庭長大的他,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幾十年後,


張競生就這段經歷寫成了《十年情場》一書,


通過《她佔了我的一頁情史》、《爬上樹上尋歡》、《讓我回憶甜蜜的往事》、《海濱變成我倆的洞房》、《我是一隻採花的昆蟲》等文章,


坦誠、直率地回味了自己留學時代的獵艷故事、浪漫史。


 


4


1920年,


完成學業,即將回國的張競生,


作為潮州第一位博士,


被聘為了潮州金山中學的校長。


當他到廣州領取相關文件時,


就把之前在船上寫的一些文書,


當面交給了當時的廣東省省長陳炯明,


其中最主要的建議是生育限制。


 


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


女性十幾歲便開始生育一直到中年,


無節制地生育、子女過多,


不僅導致家庭生活困難,


而且也給很多婦女帶來身體上的傷害。


 


張競生希望能夠在中國提倡避孕、節育,


並達到優種的目的:


一國的強盛,不在人口繁多,而在於人人都是有人的資格

。」


他不但提出了節育主張,


甚至還介紹了一些節育方法,


但他在廣州遭遇了第一次挫敗。


 


陳炯明和當時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


根本就沒聽過節制生育這種說法,


而且他本人子女眾多,


難免會覺得張競生對自己不夠敬重,


根本無視他的提議。



張競生(左)與孫中山




但在35年後,


經濟學家馬寅初根據他對中國人口的調研成果,


寫出了《控制人口與科學研究》一文,


開啟了以節制生育、提高質量為中心的「新人口論」的序幕,


最終在人口學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被譽為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


 


然而,


張競生的主張不僅沒被採用,


還在事後被陳炯明嘲諷為精神病,


又因其在金山中學提出了招收女生,男女同校等主張,


在汕頭提倡避孕節育,


張競生進一步被人誣為「賣春博士」,


並鬧得滿城風雨。


 


5


在那腐朽的社會環境中,


張競生灰心到了極點。


還好,在這時,


提倡「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北大校長蔡元培,


聘請他到北大哲學系任教。


 


那時,


他和胡適是北大哲學系最年輕的兩位教授,


在這個起點上,


胡適最終成為一代大師,


但張競生卻在幾年的輝煌之後遭遇了人生的寒流。



張競生(右)與胡適(左)、節育運動先驅桑格夫人




除了在北大講授基本課程,


第一個在大學開設邏輯學課程外,


張競生還編寫了《美的人生觀》、《美的社會組織法》兩本書,


討論

人生怎麼才能得到美麗的生活法


他在其中

大膽提出用情人制代替婚姻制


 


就在那時,


北大有一位名叫譚熙鴻的教授,


在喪妻後和妻妹陳淑君互有好感並走到了一起,


然而,


曾與陳有婚約的沈厚培怒了,


他從廣東跑到北京來大鬧大罵。


對此看不下去的張競生,


就在《晨報》上發表了《愛情的定則與陳淑君女士事的研究》一文為陳淑君辯護,


他主要論述了四個定則:


愛情是有條件的;是比較的;可變遷的;夫妻為朋友的一種。





他想告訴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中國人,


什麼是愛情,愛情應該是什麼樣的。


沒想到,


這引發了中國歷史第一次的愛情公開大討論,


連梁啟超、魯迅等人都來參與討論,


但這次事件中,


張競生還是受到的攻擊居多。


 


1925年,


時任「北大風俗調查會」主任委員的張競生,


又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


讓性在中國成為一門科學、並開展性教育。


因為性知識的空白,


導致了很多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


年輕人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和引導,


有著多年性經歷的成年人則毫無性樂趣,


他希望由性科學來提高男女情感、生活幸福度。


 


要研究性,


就要先向社會徵集有關性經驗的資料,


於是,


張競生在報紙上發起了徵集。


結果,


他很快就收到了數百封講述自己性史的來信。


1926年,


張競生選取了其中7篇,


並加上自己的評語,


編寫、出版了《性史》第一集。





儘管張競生一直強調,


性,不是淫穢,而是美和科學

」,


但《性史》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張競生也遭到了最猛烈的討伐和攻擊,


他瞬間成了荒誕淫亂的「性學博士」、「大淫蟲」。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性史》又極其暢銷,


初版一千本很快脫銷,


雖然張競生不再重印、不再出版後續幾集,


但翻印數量卻達到了數萬本,


而且還有人假冒他名出版了第二集、第三集……一直到第十集。


公開的、表面上的拒絕、批判,


阻止不了私底下真實、旺盛的需求,


人們一邊罵一邊看,看完接著罵。


 


這種對待性的態度一直被我們延續到今天:


一方面視它為洪水猛獸,羞恥躲閃,


一方面又無比好奇、甚是渴求。


所以,


雖然曾是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風雲人物,


張競生依然被蔽藏在歷史的煙霧中


 


6


《性史》給張競生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作為年輕有為的學者、新思潮的新星,


他在思想、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從此每況愈下。







後來,


張競生攜家人在上海住了下來,


但在那裡,他依然遭受抨擊。


 


為了養家糊口,


他在上海開了一家「美的書店」,


這裡除了張競生自己的書,


也有一些他編譯的書籍,


比如英國大文豪靄理士的性心理叢書。


而且,


張競生還打破傳統,


聘請了幾位年輕的女店員,


在那個年代,即使是在上海,


除了一家猶太人開的小店有猶太女店員,


整個上海都找不到一家有女店員的店鋪。


 


在張競生看來,


這不僅是體現「男女平等」的正常行為,


而且,與男店員相比,


女店員更多地擁有溫柔、熱情的服務與交談能力,


更有利於促成交易。


但在外界看來,


「大淫蟲」僱傭幾位年輕小姑娘,


肯定是有不正當的心思。


 


一開始,


「美的書店」生意極旺,


但很快就因為售賣「淫書」而被搜查、罰款、起訴,


書店經理也成了警局和司法機關的「常客」。


 


那時,


張競生還曾因寫了一篇關於「處女問題」的文章而鬧到了法庭上,


有意思的是,


檢察長說那是淫文


但審判官卻認為,不

但不是淫文,還是有功於世道的文章



1927年, 張競生在上海創辦的《新文化》雜誌




在無休止的盤查和罰款中,


「美的書店」最後不得不關門了事。


張競生本打算利用書店積累資金,


然後召集一批人才,


把古今的外國名著都翻譯、引進到中國,


但這一大計隨著書店的關閉而作罷,


終成了張競生人生一大憾事。


 


書店關門後,


倍感疲倦的張競生就到杭州去散心,


沒想到,到達杭州第二天,


他就因「宣傳性學、蠱惑青年」的罪名,


連人帶行李被浙江省政府扣留了,


結果,到了審問時,


當張競生的行李被當庭打開取物證時,


卻發現他從美的書店帶的性書全都沒有了,


原來,


那些書全被監守所的人偷去看了。


 


7


日暮途窮的張競生,


在1928年,


帶著一份譯述合約再次赴法國,


他一邊做點翻譯工作,


一邊進行學術研究,


當然,


還結交了一位金髮藍眼的法國女郎。


 


那是一段難得的平靜、浪漫的時光,


幾年後,


張競生因與中國情人的愛恨糾葛而回國,


並回到了老家饒平。


 


在中國,


張競生也曾遇到幾位情人,


但總是分分合合,各種鬧劇,


就像他說的那樣,


在西方,


他的情人生活都是喜劇的,


但在中國,


他遇到的都是悲劇的。


張競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


在中國,純粹的、公開的情人制是行不通的。


1933年,


張競生經中山大學校長介紹,


與該校畢業生黃冠南相識並結婚,


他總算有了一段和諧、安定的情感生活。


 


在饒平,


張競生大搞鄉村建設,


他在外修公路、辦苗圃、辦農校,在家打理果木蔬菜,


他試圖用新思想開創農村社會新局面。


當時,


鄉親們遇到了什麼困難、糾葛,


也都喜歡向他求助,


這其中就有很多寡婦來找他。


那時,女人喪偶後,


都要規規矩矩地在夫家守寡,


但張競生讓她們看到了希望


一向主張愛情、婚姻自由的他,


一個個地說服她們的夫家人,


幫那些寡婦從寂寞、困苦中解脫出來。


 


在中國,


他那超前的思想,


給他帶來的多是誤解和災難,


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嘗試,


嘗試改變社會現狀,帶動人性的復甦。



張競生故居




在家鄉,


張競生雖然受到了比較寬容的對待,


但沒多久,


他就成了廣東省政府的通緝犯,


原來,


他因為修路得罪了鄉里,


對方就借故逮捕他,


張競生只好逃到了香港。


 


8


一生懷有「浪漫派」性格的張競生,


一直主張「

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觸,愉樂地享用

」,


在諸多方面開風氣之先河


但因為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差距過大,


再加上他個人狂野、驕傲的個性,


他的思想主張從來沒有痛快地應用過。


 


在平胸為榮的封建禮教下,


他率先提出「放乳」,


讓女性的乳房擺脫束縛,自由生長,


並最終引發了傳遍全國的「天乳運動」:


「要解下裹在女人胸口上千年的那一抹白布」,


女子有大奶部,原本自然,何必害羞

?」


 


在情人制行不通的社會,


他提出要做情人化的夫妻,


「情人化的夫妻才有生趣」


在傳統夫妻關係中,


情趣早已僵硬化,甚至消失了。


 


在古板的男女關係中,


他提出「一對好伴侶的快樂,最要是在彼此調情上的滿足。」


 


在大多數人都機械、枯燥地為衣食忙碌時,


他說

人類要與禽獸不同,與草木有別


應帶著鑒賞的態度去發現賞心樂事。


 


曾深入研究張競生的張培忠總結道:


他是民國三大博士之一、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先驅、


中國第一位翻譯《懺悔錄》的譯者、


中國第一個提出邏輯學概念的學者、


中國鄉村建設運動的先驅之一、


中國性學第一人、


中國計劃生育第一人、


中國發起愛情大討論第一人。


 


若干年後,


他的一些理念被證明是正確的,


甚至是社會必需的。


但在很多人眼裡,


張競生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就像晚年的他,


默默地在南方過著黯淡的生活。


 


但他還是沒有得到平靜,


70多歲時,


張競生還遭遇了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


他被批判、被勞教,


1970年6月18日凌晨,


82歲的他在「牛棚」里夜讀時突發疾病,溘然而逝。


離開時,


他的面前攤著一本書,


而窗前書桌上那盞油燈的微弱火苗,


依然在跳躍著,


努力發出它的光芒。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張競生也許會想起他曾在《盧梭懺悔錄》的譯序中寫下的那句話:


毀譽原無一定,


凡大思想家多受詆於當時,


而獲直於後世者。


世人蠢蠢而不知賢者之心情,


而賢者正不必求世人之諒解。




相關閱讀:


她是中國談「性」最出位的女人,有人稱她英雄有人罵她魔鬼,然而她身上最強大的一點是……





本文文字為好報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轉發至朋友圈和微信群無須授權。其他公眾號轉載請後台發送

「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報 的精彩文章:

姑娘,你太不愛自己的肉身了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