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網烘焙咖啡記

手網烘焙咖啡記

自從在家嘗試用平底鍋炒咖啡後,總覺得有總總不如意之處:第一,平底鍋太重,「左手動鍋、右手揮鏟」或「左手電筒吹風、右手揮鏟」,這樣左右開工模式,即使對於我這個資深女漢子而言,也有些吃不消;第二,平底鍋炒咖啡最大的不足是,很難使咖啡豆受熱均勻,炒得太淺容易夾生,很難成功炒制那些不適合淺度烘焙的咖啡豆。寫到這裡,不由得痛心於去年三月上海展買的那支昂貴的瑰夏,就那麼簡單粗暴地給我做實驗了。還好豆子天生麗質,即使失敗,喝著也還不錯。只是,將一隻90分的卓越精品豆子給糟蹋成80分不到的商業精品,簡直太敗家了。

痛定思痛之下,終於採納了行業朋友們的建議,試試手網。於是買買買,把烘焙、磨豆一應所需的器具置備起來。當時也不是不肉疼的。用先生的話說,你就上個咖啡選修課,搞出那麼大陣仗,這個投入回報比也太低了吧。我當時的回復是,你放心,我以後以玩助玩,不會用那點課時費貼補的。

立下壯志後,手網烘焙咖啡正式開始了。第一次用手網的感覺,非常不錯。與平底鍋相比,手網輕便多了。並且,咖啡烘焙時產生的銀皮可以通過網孔飄落出來,不需要靠電吹風去銀皮了。再者,咖啡豆受熱的均勻度比平底鍋高很多。

咖啡豆烘好後,為了確保恰到的風味,需要進行迅速冷卻。之前一直找不到冷卻器,只好用電吹風降溫,但是降溫的速度一直不理想。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咖啡豆降溫的問題越發迫切了。不得不感謝「萬能的淘寶」,它再一次幫了我,通過各種搜索,終於給我找到了適合家庭使用的冷風機。有了這一「神器」後,幫我節約了不少時間和力氣。

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動手和「玩火」上面,確實有些獨到之處。何況,我是如此的善於觀察、思考和總結,以至於拿到手網後很快就上手了。同時,也很快地給我發現了手網的不足之處。第一,手網不如平底鍋那樣可以直觀地觀察咖啡豆受熱情況,譬如說,透過細密的網格,很難準確地觀察到咖啡豆隨著溫度升高產生的顏色變化。第二,使用手網烘焙,如若不高頻率的抖動手網,便會同平底鍋一樣,容易出現咖啡豆受熱不均勻的問題。因此,手網烘焙也是個力氣活。

我喜歡用微信記錄每天的新發現,或新的體驗。這個習慣現在看來很不錯,可以幫助我回顧過去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大事情」,這會的年終盤點總結也就能用上啦。

與平底鍋相比,手網烘焙有助於聚熱,聚熱效果雖然不能同專業烘焙機相比,但已經很不錯了。相對於平底鍋來說,手網烘焙咖啡時產生的香氣更為變化多端和強烈。咖啡豆受熱階段不同,物理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也有所不同。在烘焙中捕捉和辨別那些變化多端的香氣是挑戰、也是一大樂事。

掌握手網烘焙的基本技巧後,開始用手網烘焙不同類型的豆子。也發現了不同產區、加工方法和品種的咖啡豆烘焙受熱產生的差異。譬如說,香氣的差異,非洲豆在烘焙過程中花果香氣更為突出;有的咖啡豆烘焙時產生的銀皮比較多,有的則很少;有些咖啡豆需要更長的受熱時間才能達到一爆,等等。

為了向家人證明我玩咖啡並不是一味地燒錢,可以玩得「自力更生」。我開始向我的親朋好友推薦和「兜售」我的手工烘焙咖啡。不少朋友紛紛用購買的實際行動來表示支持。去年暑假,我也藉此解決了玩烘焙所需的原材料問題,基本實現了玩烘焙的「收支平衡」。同時,也大大地支持了我每周一次與學生愛好者探索咖啡的活動。

手網烘焙的關鍵在於對火候的把控。而火力的大小,以及何時大火、何時小火,也大有學問。不僅需要掌握咖啡豆烘焙的原理,還要掌握咖啡豆本身的特性,是一個複雜和有趣的問題,也是我今後致力探索的問題。

每次烘豆時,我都會記錄:生豆的重量,烘完後的重量;烘焙過程中火力的調整變化;一爆、二爆開始和結束時間;烘焙結束時間。每一鍋咖啡豆完成後,我會嚼上一顆,從香氣、硬度和味道幾個方面去記錄咖啡豆烘焙表現,以便後來參考以及隨時調整下一鍋的烘焙手法。

有經驗後,不用通過杯測,吃上一顆並結合烘焙時的表現,就可以初步判斷這一鍋烘得是否成功。

沉迷於手網烘焙大半年後,我發現,這種「沉迷」於己於家人並沒有壞處。手網不僅鍛煉了我的身體,也鍛煉了我的專註力和腦力,對於咖啡烘焙技術的提高就不用多說了。在這裡,我想特彆強調手網烘焙對身體健康的益處,畢竟,健康是當今社會生活方式下人們面臨的普遍問題。

對於久坐不動的我們來說,適量運動才能保障身體健康。使用手網不僅能滿足基本的運動量,由於烘焙時全身都處於運動狀態,達到了全面運動的效果。例如,為了幫助手臂發力,在使用左手時左腿會抖動左腿。手網烘焙時需要上臂連續發力,一隻手最多持續搖晃一分鐘,因此左右兩手得交替進行。烘一鍋豆子用時10分鐘左右或以上,這種持續的運動對於手臂肌肉的緊縮大有好處。而對於女性來說,裨益不僅如此。個人發現手網烘焙後,腋下及附近的淋巴疏通了許多,不像以前結成小塊了。

手網烘焙已經成了我日常重要運動之一。自從有了這項運動習慣,我覺得因為年齡增長開始鬆弛的身型不僅沒有繼續惡化,反而有些優化的態勢。

因為工作緊張的緣故,通常我會選擇周末或節假日時間烘焙咖啡。小朋友也因此能參與進來,這樣,我可以將工作、娛樂和家庭活動結合在一起了。通過幫忙清潔和參與制作咖啡掛耳包,小朋友不僅懂得了咖啡製作流程,也鍛煉了動手能力。家庭成員之間也因此多了很多樂趣。

玩咖啡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充實,讓我對工作更富有熱情和激情。小朋友會形成「媽媽最擅長咖啡」的認知;喜歡喝咖啡的爸爸也會參與到我們的咖啡製作與品鑒活動中來。家庭氛圍因為我的咖啡活動也在不斷地變得更好。

朋友們總說,真羨慕你,能夠把工作和興趣結合起來。其實,我也是通過不斷地調整自己,努力地尋找和定位,才能夠做到這樣。我在「啡常之旅序」里曾分析過自己的心路歷程:人的心理很奇怪,對於不得不做的事情天然帶有些叛逆,有時,內心深處的熱愛在面對現實壓力的磋摩時往往變得有些飄忽不定。

我寧願清醒地痛苦的活著,也不願混混沌沌的過日子,所以特別喜歡「多想」。最後,以一篇烘豆所思所想的幾句來結束本文吧。

煉豆有感

2017.10.23

有時

一腔真心

滿懷赤誠

面對

一爐品質本身

極度欠缺的

豆子

也煉不出

甘美醇和的

咖啡。

別因此

損害你的熱情

放棄你的專業

沒有差豆的

拙劣

怎能體現

好豆的難得呢?

要相信

只有不斷地

試煉

才能發現

豆們的

千差萬別。

正如人生

需要不斷地

修鍊

才能發現

什麼是

真的假的

善的惡的

美的

和醜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常常喝咖啡的你知道如何點不被坑嗎?
利益的驅使,網路的推手——象屎咖啡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