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試射魚叉斯基威懾俄羅斯,烏克蘭靠俄國導彈威脅俄國
近日,烏克蘭成功試射了一枚經過改進的KH-35「海王星」反艦導彈,導彈隨後準確的命中了目標。烏克蘭國家安全和防務委員會秘書Oleksandr Turchynov在向記者表示:「這是由烏克蘭國有企業「國家基輔設計局」Luch「設計與烏克蘭國家和私人軍工企業聯合完成的完全由烏克蘭自主設計生產的巡航導彈。」
發射中的烏克蘭KH-35反艦導彈
烏克蘭國家安全和防務委員會秘書Turchynov稱:1994年12月5日由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四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的《布達佩斯協議》使烏克蘭放棄了全部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在這之後由於俄羅斯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烏克蘭缺少可以對產生俄威懾武器,因此烏克蘭決心自行研製一款巡航導彈威懾俄羅斯。
烏克蘭國防委員會高級秘書Turchynov視察KH-35發射筒
根據外形推測,烏克蘭的新型巡航導彈使用了蘇聯/俄羅斯研製的Kh-35「天王星」反艦導彈作為基礎。Kh-35 (俄語:Х-35У, 北約稱空射版為AS-20 KAYAK(皮划艇))是蘇聯/俄羅斯的一種噴氣式亞音速反艦導彈。它可以在直升機,飛機,水面艦上發射,也加裝助推器後在岸上發射。岸上版稱為Uran (意為烏拉諾斯,北約稱為SS-N-25 "Switchblade"彈簧刀,GRAU編號為3M24)或Bal (意為巴力, SSC-6 "Sennight", GRAU編號3K60)。因與美國魚叉導彈近似也被稱為「魚叉斯基」(Harpoonski),它被設計用於攻擊五千噸以下的艦隻。
外型上烏克蘭巡航導彈和KH-35十分接近
「天王星」反艦導彈是前蘇聯80年代初開始設計的一種中程亞聲速多用途反艦導彈,90年代在俄羅斯才正式服役。該武器系統可以裝備各種水面艦,海軍直升機等。其作戰用途是打擊水面艦、導彈艇、魚雷艇和炮艇,以及敵方護航艦隊和登陸部隊中的運輸艦。「天王星」反艦導彈系統由X—35反艦導彈、導彈儲運發射箱、發射架、艦載自動控制和包括導彈檢測設備在內的地面設備組成。該導彈的質量、尺寸特性優於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導彈採用小型渦噴發動機,以亞音速飛行,採用呈X形配置的摺疊彈翼和尾翼。
俄羅斯自用的Kh-35可在海上、空中、陸上發射
艦載型「天王星」彈重為520千克,戰鬥部重量為145千克,飛行速度為0.8馬赫,採用慣導+X波段主動雷達末端制導方式,最大射程為130公里,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和低空突防能力。根據推測烏克蘭版,加裝了助推火箭射程應該會有所提升,最大射程可能達到200公里,搭配了巡航導彈上常用的GPS和慣性制導裝置。
卡-52可掛載Kh-35反艦導彈
烏克蘭克里米亞危機後,烏克蘭軍工的短板暴露無遺。在這個蘇聯重要軍工集團雲集的國家中,烏克蘭手中缺少的並不只是一張牌,烏克蘭軍工不得不為俄羅斯設計局打工成為俄羅斯軍工集團附庸。而危機之後俄羅斯的訂單斷絕,烏克蘭軍事工業必須自謀出路消化前蘇聯的軍事遺產,恐怕這條消化道烏克蘭還要走好久好久才能脫離俄羅斯影響。


※西格紹爾新步槍亮相拉斯維加斯槍展,專為特種部隊打造的特種步槍
※澳大利亞教授稱失蹤已久的MH370將在一個月之內被發現
TAG:軍事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