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何以治不好自身的疑難雜症
作者:羅浮散人 來源:蒲公英
論壇里舉行徵文,只要是與中藥有關的都可以,在這裡泡了也有些年頭。一直以來關注較多的也都是中藥與中成藥,也曾試著看過一些相關中醫的知識。
為什麼用了個疑難雜症為標題呢?本人討厭標題黨的,但為這些問題確實有點難解決,有監管層面,也有企業,行業,地方、商人、農民利益等等的問題,縱橫交錯。用一個中醫名詞來形容,本人覺得太恰當了。
但是一打字,就覺得話題有點沉重。中藥這個本來用來治病,存在了幾千年的強大生命力的東西,本身卻犯病了,病了那該治,但良方在何處?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魯迅先生的文章《葯》,《父親的病》等,其中對中醫進行嚴厲的批評,用辛辣的筆墨嘲諷了中醫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虛、拚命撈錢、草菅人命的惡劣職業道德。並發誓」決不看中醫「。
中醫偽科學論在某些學者中的爭論先不於置評,而中醫亡於中藥而憂心仲仲的,也見著於不少人。一門以傳承為主的古老的醫學,最近又上升到中華文化的精粹高度,中醫藥法等管理法規不斷的修訂出台。可以看出高層建築方面的重視,並開出源源不斷的藥方,能否治好中藥的疑難雜症尚待觀察。
雖在這行工作了十多年,一直隱忍不敢吐槽。當然原因大家都心知,一怕被和諧。二者再說自己文筆太爛,往往詞不達意,怕寫出來怡笑大方。
中藥專治疑難雜症,而中藥本身卻成了疑難雜症,確實有點諷刺,實難於一個篇幅說清。
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習慣網路快餐的人們,有多少人會花太多時間看長文。至少我自已是靜不下心來的,感同身受,於是思前想後,決定先寫個總綱,然後為諸君一一道來。或許還能拋磚引玉,那就更功德無量了。或為自己不要太懶動手,類似於定下目標題目;或為一些個人理念得到認同,不至於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非成敗轉頭空。
當然,也歡迎大家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吐槽。多提點中藥的弊病,而讓智者開出良方,讓中藥能健康有序的傳承下去。
疑難雜症如下:
1.藥材標準犯了那些昏。
2.栽培真能代替野生資源的藥用效果嗎
3.誰製造了觸目驚心的中藥外源性毒害?
4.中成藥能一致性評價算我輸
5.效益與藥效的選擇
6.老工藝新設備,中成藥工業化後的弊端
7.濫用與不良反應——變了味的中成藥
8.當前形勢下中成藥的路在何方
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又一輪洗牌來臨,大浪陶沙,沉澱下來會是健康的行業嗎。


TAG: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