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人再好 人心「難留」戰國時期的《魏國》就已經體會到了

對人再好 人心「難留」戰國時期的《魏國》就已經體會到了

世界這麼大,人如此之多,而且每一個人的想法目標各有不同,你覺得對方能在你的領導下走下去,這個非常難。中華上下五千年,每個時代都有各自辭別去尋找目標的人。當今社會,辭職書寫的領導不簽都不忍心,最有代表的就是那個女老師《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然而在戰國時期,最有代表的就是三家分晉的「魏國」。看歷史不得不承認,魏國的國君與政策才是導致魏國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魏王想留吳起,把女兒都獻出去了,吳起是被恐嚇陷害,不敢娶這個公主,可是當時吳起也有一點膨脹之心。魏國舞台已經容不下他的才華,必須另尋平台,好在魏王也比較昏庸,鍋都是魏國背。·

再看商鞅,商鞅在魏國是被無視而流失的,哪怕他的老師極力推薦,魏王還是寧可用親戚,不用外人的政策,最後既然把商鞅給忘記了。商鞅跑去秦國而沒有去其他國家,並不是商鞅有火眼金睛,應該也是順著生活需要,順勢拿到一個好平台。

魏國不能稱得上對人才很好,恰恰相反,對人才不重視。可是逃出魏國的人才固然多,不成才的不知道大家算過沒有。人才逃出魏國也有這樣的原因,魏國是一個四戰之地,五國隨時合眾夾擊都可以,並且很方便,管你再強大也鬥不過五國合眾,這哥地理環境在當時所謂的人才應該是看出來了,不然也不會都跑到邊境的國家,為什麼不去韓國。

在當今社會,我們恰恰能以魏國為反面教材。至少不能像魏國一樣,讓自己四面受擊,至於想幫助你的人絕對也會看看你的未來,衡量兇險。想離開你的人走後是一個鐵哥們不是更好么。

不強求與人,不困住自己。

你的建議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影 的精彩文章:

TAG: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