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高?這五種食物最符合要求
在各種補品給追捧的今天,人們常忽略身邊常見食物的營養價值,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癌物質等等,其並不亞於「補品」。下面介紹5種超級健康食物,它們可以抗疾病、增體能,一起來看看都是哪5種食物吧!
1、檸檬
(1)降壓
醫生表示,檸檬是個「降壓果」,高血壓患者平時不妨吃點檸檬、喝點檸檬水。
(2)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檸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高,具有抗氧化和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有助於控制血壓,保護心臟。此外,檸檬還能抵抗血液中鈣離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3)抑制癌細胞
檸檬中含有的柑橘類黃酮還能抑制癌細胞的增長。
2、鮭魚
(1)預防心臟病、癌症
鮭魚是世界上珍貴的魚種,也叫三文魚、鱒魚、大馬哈魚。富含歐米珈-3脂肪酸、尼克酸,有助於降低患抑鬱症、心臟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
(2)預防風濕性關節炎
英國醫學雜誌《風濕性疾病紀事》刊登研究顯示,每周吃一次三文魚等或吃四次鱈魚、金槍魚等,可顯著降低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3、薯類
(1)預防心臟病、中風
一提到富含鉀的食物,很多人只會想到香蕉。而事實上,比香蕉鉀含量高的食物有很多,譬如土豆、芋頭等薯類食物。
土豆的鉀含量高達342毫克/百克,而香蕉的為256毫克/百克,芋頭中的鉀含量也比香蕉高50%左右。用薯類代替部分主食,對預防慢性病、便秘等都有好處。
(2)抗癌、提高免疫力
另外,土豆還含有豐富的葉酸;一個紅薯的維生素A含量是每日人體需求的八倍。維生素A對於抗癌和提高免疫力極為重要。
4、豆類
(1)改善血糖
豆科植物屬於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多吃各種豆,比如大豆、綠豆、紅豆、黑豆、豌豆、芸豆、扁豆……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2)降低心臟病風險
多吃豆類對心臟有好處,它所含有的不可溶性纖維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另一些可溶解性纖維則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垃圾。
一周吃3次以上豆類食物(不論是豌豆、扁豆還是黃豆等等)能大大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
(3)防癌
另外研究顯示,攝入豆類食品越多,患上肺癌、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
5、核桃
(1)降低糖尿病風險
與其他堅果相比,核桃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減輕對胰島素的抵抗,並降低人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
(2)護心
有研究說明,每天吃40g核桃,連續四周,就能有效提高人的微血管功能,對緩解和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益處。每天攝入約28克核桃,相當於一小把果仁的量,就可以起到令人滿意的護心效果。


※加速恢復的9條營養對策
※韋軍民教授:臨床營養現狀解析及未來展望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