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孩子的「奇特變化」以及應對措施

青春期孩子的「奇特變化」以及應對措施

由於兒子已經上初三,馬上15歲,應該說已經到了正兒八經的青春期了。關於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和特點,許多書里都有詳細的介紹,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我只想根據兒子心裡和行為上的變化,談一談大部分青春期家長比較關心的一些奇特之處,以及面對青春期孩子的這些「不正常」,家長如何巧妙的應對?把容易激發的矛盾和衝突,巧妙的轉換成倍受青春期孩子喜歡的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走進他們的內心,陪伴孩子健康愉快的度過青春期。

第一:孩子突然喜歡關門

這是許多家長很鬱悶的地方,孩子突然喜歡關門,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有時候甚至還把窗帘拉下來。這時候家長在想:「我偏不讓你關,為什麼不能敞開門呢?你在裡面到底在幹什麼?這樣會不會有什麼心理疾病呢?」甚至想盡一切辦法去偷看孩子到底在幹嘛?於是家長的擔憂、好奇和各種猜測與孩子在關門這個問題上不斷對抗,出現衝突和矛盾,最終還令許多家長百思不解,非常苦惱!

應對措施:回想一下,我們都是從青春期過來的,這個年齡是不是有許多自己的想法?有許多時候不想被別人打擾,沒有別的理由,只想安靜,也許正津津有味兒的在想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那麼我們做父母的,不去干涉不就行了嗎?

想關門你就關好了,如果我有事情,我敲門總可以吧?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己獨處的時光,不要總幻想著各種猜疑。我每次進兒子房間,都會先敲一下門,然後再進去,這個時候兒子對於進入他的房間也沒有任何的不願意和反感。

第二:突然不喜歡說話了,與父母的溝通逐漸減少。

好像在家裡越來越沉默,爸爸媽媽在給他說話的時候,沒說完他起身就走或者回自己的房間,又把門砰的一聲關上了,是不是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呢?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你,很惱火,很憤怒,於是會追上去,繼續說沒有說完的話,而且順便還要指責埋怨一番。這樣日復一日,好像孩子更不願意與自己溝通了,即使聽著,從表情和態度上也能看出是在敷衍和應付,以至於有些家長會很困惑:這到底是怎麼了?

應對措施:我來告訴你這是為什麼?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嘮叨,尤其媽媽們,好像都繼承了嘮叨的優點,應該說是比較擅長的。孩子越不耐煩,那麼嘮叨會越繼續,如果不說出來,那麼多難受呀?

於是,親子關係越來越僵,媽媽也越來越焦慮和困惑。如果想讓孩子願意聽你說,首先要控制住嘮叨,有時候及時閉嘴也是一種好的方法。多聽孩子說,當孩子說什麼事情的時候,你要認真的傾聽,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關注和用心,聽後根據孩子說的問題適當的談談自己的感受,不評判、不指責、不嘮叨,只是簡單的給予一些回應就好。

其實媽媽用心認真的聆聽本身就讓孩子接收到了媽媽的真誠和深深的愛。孩子適當的分享沒有換來媽媽的評判、嘮叨和指責,哪怕是自己犯的錯誤?也沒有因此受到懲罰,而是得到了爸爸媽媽充分的尊重、關注和共情,這樣堅持下去,孩子自然而然就願意聽你說話了,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親子溝通。

如果有什麼事情,實在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說,那麼可以寫信、發微信或者是QQ留言,總之,用尊重的語氣把語言轉換成文字,孩子既可以認真的看完,仔細體會父母的用意和感受,也不會因為嘮叨而帶來煩躁和不耐煩。

第三:發現父母的權威沒有了效果,命令威脅都不靈驗了。

有許多家長很痛苦,之前說什麼孩子都聽,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自從到了青春期,好像翅膀突然之間變硬了。爸爸媽媽的權威和發號施令都沒有了效果,威脅好像也失效了。而且還發現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叛逆,作為父母有了一種嚴重的挫敗感!

應對措施: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想為自己的事情做主,成為自己的主人,不想聽從別人的命令和控制。尤其父母居高臨下的權威,更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這時父母需要收回父母的身份,對孩子多一些的尊重和理解,遇到事情的時候換位思考,在平等的基礎上去溝通而不是命令,給予孩子為自己事情做主的權利。多用一些啟發式提問,比如:「你打算怎麼做?你是怎麼認為的?你的決定是……?」 只要孩子的想法和決定沒有偏離方向,我們只管給予信任和認可就好。

第四:不想出門,只想呆在家裡

這個現象給那個喜歡關門的差不多。以前孩子喜歡出去玩,也經常和父母一起走親訪友。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後,感覺哪裡都不想去,只想呆在家裡。

家裡有什麼好呢?孩子會不會抑鬱或者不陽光?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又開始焦慮了。我剛開始也有些不解,因為我覺得學習特別緊張,忙碌了一周,周末出去轉轉,既能減輕壓力,又能放鬆心情,多好呀!但是後來才明白那只是我的認知而已。

應對措施:一切尊重孩子就好,咱們認為好的方式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不一定就好。他們有他們的減壓和愉悅方式。他們願意出去就出去,不想出去,就呆在家裡,一定不要勉強和強求。後來每當我們出去的時候,我都會徵求兒子的意見,如果他說不想去,我就會尊重他,臨走的時候並告知一聲。讓孩子明白不是爸爸媽媽單獨把他扔到家裡,而是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

他做完作業會看看書,看看電影,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調節,不亦樂乎!後來我發現,只要家長不強迫,充分的尊重,這個階段很快就過去了。因為這件事沒有被控制,而是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自由和愛,所以後來感覺光在家裡也沒意思,還是選擇一起出去吧!

第五:感覺孩子刻意在與父母疏遠

之前感覺關係一直不錯,孩子很依賴爸爸媽媽。但是突然孩子越來越疏遠自己,無論從語言還是行動上,都想給爸爸媽媽保持一定的距離。好像自己的親生父母還不如同班同學親呢?這也令很多父母很苦惱,也很失落,一時無法接受。

應對措施:這也是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小秘密,由於年齡的原因,還有身體各個部位的不斷變化,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從小小孩長大了。這個時候不是不愛父母,不是對父母的感情降低了,而是想脫離父母的庇護,證明自己長大了。

如果對父母還是很依戀,好像證明不了他們的長大,還有諸多的不好意思。同齡人想法更相近,就是說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他們眼裡,感覺父母有些跟不上潮流和節奏,所以他們更願意與同學說說悄悄話和小秘密。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到尊重,順其自然就好,等孩子體驗過後,依然會拉近與父母的關係。

第六:感覺孩子有「早戀」傾向,頓時不知所措。

這一點應該也是大部分家長最不能接受的,也是最容易衝動、焦慮和不安的。頓時失去了方向,不知如何是好?在緊張之中也許會控制、威脅和打罵,搞得家裡雞犬不寧。

應對措施:有時候對異性同學的一個好感,只是處於青春期的萌動,但是往往被家長和老師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青春期,也都經歷了情感的萌動,所以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家長需要放輕鬆心態,不要過於緊張,用理解和共情,與孩子真誠的交流和溝通。不是說教和指責,只是作為朋友的身份提些自己的建議和看法。然後肯定孩子和對方的優秀,因為自己優秀才會被別人欣賞,因為有欣賞別人的能力,才會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因此想方設法,讓孩子們互相鼓勵和激勵,為了美好的未來和人生,好好學習互相幫助。

在父母的理解和不控制下,孩子們反而會為自己美好的未來努力前進。隨著年齡的增長,等一段時間之後,自己突然發現,這根本就不是愛情,確實是自己青春期的萌動。喜歡和好感不代表愛情!

還有一點就是,我覺得不論孩子有沒有所謂的「早戀傾向」,都要提前給孩子買一些性教育的書籍以及青春期方面的書,悄悄放在孩子的房間就好。平時和孩子聊天也可以聊聊這方面的話題,我會經常給兒子說:「兒子,有沒有人給你寫情書呀?你有沒有喜歡的女孩呢?」

兒子會來一句:「不入路的媽媽。」

我會繼續說:「沒關係,像你這個年齡,有欣賞的女同學,或者有女同學欣賞你,都很正常的,媽媽也是從你這個年齡過來的,雖然不能叫愛情,但是也會受到尊重和理解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給媽媽說哈,最起碼我能給你一些建議。」

就因為我沒有刻意的去控制,懼怕發生這樣的事,而是暗示兒子這都是正常的事情,而且這個年齡不叫愛情,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兒子反而很單純,一點這方面的傾向也沒有。這就更加證明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長越是擔心、焦慮和控制的事情,孩子反而更想去嘗試。

好了,根據兒子青春期的變化,以及我們平時的相處,還有我自己摸索出的應對措施,希望能讓更多的青春期的父母走出焦慮和困惑,陪孩子一起健康陽光的成長!順利度過青春期,去實現孩子心中最美的夢想!

(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談談您的感受和看法)

如果你對一位普通媽媽的成長過程感興趣的話,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進行關注,裡面全是生活中與孩子發生的點滴故事和媽媽的感悟以及媽媽學習成長改變的過程!希望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幫助更多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