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們聊啥?」「在聊戰鬥民族菜呢!」

「你們聊啥?」「在聊戰鬥民族菜呢!」

嗚嗚嗚嗚嗚,又到周一了!

啥都不說,先讓無咎大哭一番。

輕鬆快樂躺兩天的周末剛過,打死起不來的周一又如約而至。說實話,要不是因為要這不乖巧安靜的胃,無咎真的可以從周五晚上躺到周一上班點。

說到這個不安分的胃,自從到冬天,就非常的挑剔,在冷空氣中胃痛是經常的,但是它又老想來點不一樣的,又想來點熱乎乎的,還想來點「硬菜」。真是氣得無咎很想揍它,不過打在胃上,痛在我身,還是算了。哄好這個自高中以來就壞的差不多的胃,是我這個冬天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無咎前段時間做得特別好,胃痛的情況越來越少,這也給了無咎好些吃大餐的機會。

這段時間無咎吃得真心不錯,俄羅斯菜、日料、北京炙子烤肉吃得心滿意足,只想著有朋友來再趁著東風去幾次!

廢話少說,無咎先給大家介紹一家俄羅斯菜吧,戰鬥民族的菜系!

說到俄羅斯菜,大伙兒可能不知道,俄餐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記憶。在五六十年代,所謂的西餐指的就是俄餐,俄餐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就像是LV、GUCCI對於工薪階級的意義,是一種奢侈。聽無咎的老北京同事大哥說,那時候能吃上一頓俄餐才是有錢人家的專利!

到了現在,大家手頭上都有點小錢了,走上北京的大街小巷,看著順眼的俄羅斯餐廳您就進去吧。這不,無咎前段時間也去了一家,體驗了一把戰鬥民族的粗放與豪氣,感受了一把冰雪中巍峨在雪地里的高貴深沉的俄羅斯風情。

說到俄羅斯,在無咎心裡就是個看起來不了解又經常能觸及的國家。先不說天天都在不自覺刷存在的普京大帝,再說小時候,耳邊總會飄揚著各種俄羅斯民族歌曲,比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渾厚的歌聲一直存在於無咎深深的腦海里。

(普京式wink)

後來上學了,無咎雖說是文學院的學渣,但是馬克西姆·高爾基、尼·阿列克謝椰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契訶夫、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等蘇聯大咖作家真是聽到閉眼就能勾繪出他們的模樣。

(猜猜他是誰)

聽我的理科夥伴說,大學數學課上,又發現俄羅斯有很多天才數學家,比如常出沒於實變函數的切比雪夫,世界上最早獲得數學博士的女性的索菲婭,還有特立獨行的佩雷爾曼,他證明了數學界七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卻拒絕領取全球數學最高獎菲爾茨,寧願隱居在聖彼得堡的森林裡研究數學。(嗯,無咎都不認識)

說學習多掃興,我們還是回到俄羅斯菜上吧。

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人們需要補充較多的熱量,俄式菜一般用油比較多,多數湯菜上都有浮油。俄式菜口味濃厚,而且酸、甜、咸、辣俱全,喜歡吃大蒜、蔥頭。

俄式小吃指各種冷盤,其特點是生鮮、味酸咸,品種多樣,如魚子醬、酸黃瓜、冷酸魚等。俄羅斯人特別喜歡鮭魚、鯡魚、鱘魚、鱒魚、紅魚子、黑魚子、煙熏過的鹹魚、鯧魚等。但肉類、家禽菜肴和各種各樣的肉餅,非得要燒得熟透才吃。俄羅斯人也喜歡吃用魚肉、碎肉末、雞蛋、蔬菜做成的包子。

關於俄羅斯美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五大領袖」,

圓白菜、蔥頭、胡蘿蔔和甜菜——「四大金剛」,

以及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三劍客」。

不過,具體想吃啥、喜歡吃些啥還得您自己去試試,莎士比亞先生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咎說:「一千個食客就有一千道美食。」快在這寒意料峭的冬日走出門,坐在家附近的俄餐廳嘗一嘗地道俄羅斯美食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菜鳥 的精彩文章:

劇荒?戳進來!這裡有15部萌番想和你一起分享

TAG:文學菜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