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帕海旁的森林,林鳥的樂園
圖文:董江天
我們曾說到納帕海是森林旁的水鳥天堂,有看官就問了:….森林啊….是不是應該有很多林鳥?鳥人,都聰明!
2018年2月1-5日,深圳、湖北、大理三地鳥友納帕海聚會將如期舉辦。和張浩輝博士商定,他負責猛禽(猛禽一直是本人的弱項,哭,然後努力學習!)、我負責水鳥和林鳥的培訓課件。
相對林鳥而言,水鳥種類較少,做了個ppt先發給大家預習了(在上篇)。這麼看,似乎標題埋了個坑?
本想林鳥的部分直接用照片播放器,整理完後感覺相似種比較多,如果分類備註對比,可能更加清晰。活動中再結合每天晚餐後的小結會,反覆加深大家腦中影像更利於記憶。於是有了天堂的下篇,直接進入正題:
黑喉紅尾鴝雄鳥,明顯標記除喉部黑色外,野外識別時,兩翼上的"三撇白斑」更有效。攝影:麥茬
黑喉紅尾鴝雌鳥,與赭紅尾鴝相比整體偏淡,特別是下腹羽色較淡。但建議參考它身邊的雄鳥識別更有效。攝影:張浩輝
赭紅尾鴝雄鳥,赭指它腹部的顏色(其實更偏向橙色),翅膀無白斑,頭背喉羽色通常比較一致,不像黑喉紅尾鴝的頭背偏灰與喉部的黑形成對比。攝影:麥茬
赭紅尾鴝雌鳥,與黑喉紅尾鴝雌鳥很像,整體偏深色一些。但野外由於個體差異,單獨時也不容易分清,還是參考它身邊的雄鳥比較有效。攝影:麥茬
北紅尾鴝雄鳥,翅膀上典型的三角白斑,與黑喉紅尾鴝的三撇式白斑有所區別。攝影:麥茬
北紅尾鴝雌鳥,有和雄鳥一樣的三角白斑。攝影:麥茬
白喉紅尾鴝雄鳥,有時看不到喉部的小白斑,倒是翅膀的長條形大白斑更有效,因為另外三種有同類白斑的紅尾鴝都不在雲南。攝影:麥茬
白喉紅尾鴝雌鳥,翅膀也有與雄鳥一致的白斑。攝影:麥茬
藍額紅尾鴝雄鳥,大逆光時有點像赭紅尾鴝雄鳥,所以有時候變換一下觀察角度,看到偏藍的羽色就是它了。攝影:麥茬
藍額紅尾鴝雌鳥,在紅尾鴝系列的雌鳥中,只有它的尾羽色斑不同,尾羽末端黑與中央尾羽的黑形成一個倒T型,其他雌鳥都沒有末端的黑斑。下圖的站立版,也可以從側面看到外側尾羽末端黑、上半截紅。攝影:遙遠
白頂溪鴝,攝影:麥茬
白腹短翅鴝,攝影:麥茬
藍眉林鴝(原紅脅藍尾鴝西部亞種)雄鳥,攝影:麥茬
藍眉林鴝雌鳥,攝影:麥茬
金色林鴝,攝影:麥茬
普通朱雀雄鳥,羽色變化較大,有些個體只在頭胸紅色,有些紅色延伸至下腹,在朱雀中,嘴型較厚較大。攝影:張浩輝
普通朱雀雌鳥,胸腹羽色較平淡縱紋少,也可以通過較大的嘴與其他朱雀雌鳥區分。攝影:張浩輝
點翅朱雀雄鳥,三級飛羽的白邊與覆羽形成的白點相呼應,背部縱紋比較明顯,可與酒紅朱雀區分。攝影:麥茬
點翅朱雀雌鳥,翅膀和背部比酒紅朱雀雌鳥斑駁。攝影:麥茬
白眉朱雀雄鳥,在朱雀中顯得整體羽色比較鮮亮,眉紋後段很白。攝影:麥茬
白眉朱雀雌鳥,眉紋前黃後白,腰部有明顯的黃色與大多數朱雀雌鳥不同。攝影:麥茬
紅眉朱雀雄鳥,通常能見到後腦的羽毛起角成方形,而曙紅朱雀通常是光溜順滑像打了髮蠟。與曙紅朱雀相比,紅眉朱雀的紅較為暗啞略傾向紅褐色。攝影:麥茬
紅眉朱雀雌鳥,也有類似雄鳥的"方頭"。攝影:麥茬
曙紅朱雀雄鳥,與紅眉朱雀相比,特別是在眉紋有帶粉紅的閃亮輝光,髮型順滑,看起來更為清秀,雌鳥也是如此。有研究人員指出:紅眉朱雀分布的海拔較低,曙紅朱雀較高,其交叉位大約在3200米左右。在韓聯憲老師所著《納帕海的鳥》中提及兩種都有,因此野外觀察需要特別留意。筆者分別於2016、2017兩年的12月初到納帕海,都只記錄到紅眉朱雀,可能有季節影響和覆蓋面不足的緣故。攝影:麥茬
曙紅朱雀雌鳥,最好看它附近的雄鳥,不然就只能看髮型看氣質了。攝影:麥茬
暗胸朱雀雄鳥,顧名思義前胸有一條暗色寬頻,連帶整體比其他朱雀更暗色,加上喜歡在暗處行動,可以說是朱雀中的「黑人」。攝影:張浩輝
暗胸朱雀雌鳥,雌性朱雀中的「黑美人」。攝影:麥茬
斑翅朱雀雄鳥,不知是否在冬季雌、雄分別集群?2016年12月所見一小群均為成年雄鳥和雄性亞成鳥(換羽中),沒有找到雌鳥,是否巧合有待觀察。攝影:麥茬
長尾雀雄鳥,翅膀兩道白月牙兒白斑比其他朱雀翼斑更明顯。攝影:麥茬
長尾雀雌鳥,還看月牙兒白斑。攝影:麥茬
紅交嘴雀,看交叉嘴型。攝影:麥茬
紅交嘴雀雌鳥,像會動的松果。攝影:麥茬
棕胸岩鷚,攝影:麥茬
栗背岩鷚,攝影:麥茬
褐岩鷚,攝影:麥茬
華西柳鶯(原黃腹柳鶯西部亞種),攝影:麥茬
褐柳鶯,羽色差別較大,有些偏褐色,有些偏灰色。攝影:麥茬
橙斑翅柳鶯,觀察時注意""有翼斑,有三級飛羽白邊,有黃腰,有時能看到尾羽外側白邊""。除了翼斑偏黃色,喉部胸部顏色比較臟。攝影:麥茬
雲南冠紋柳鶯,下嘴全黃,兩道翼斑。攝影:麥茬
暗綠柳鶯,頭頂至背羽色一致,兩道翼斑。攝影:麥茬
白斑翅擬蠟嘴雀雄鳥,攝影:麥茬
白斑翅擬蠟嘴雀雌鳥,攝影:麥茬
白點翅擬蠟嘴雀雄鳥,攝影:麥茬
白點翅擬蠟嘴雀雌鳥,攝影:麥茬
白眉雀鶥,攝影:麥茬
高山雀鶥,攝影:麥茬
大噪鶥,攝影:麥茬
矛紋草鶥,攝影:麥茬
白頰噪鶥,攝影:麥茬
橙翅噪鶥,攝影:麥茬
棕頸鉤嘴鶥,攝影:麥茬
斑喉希鶥,攝影:麥茬
寶興鶥雀,攝影:麥茬
棕背黑頭鶇雄鳥,攝影:麥茬
棕背黑頭鶇雌鳥,攝影:麥茬
灰頭鶇,像棕背黑頭鶇的縮小版,但沒有背部和前胸的白色條帶,攝影:麥茬
赤頸鶇,攝影:麥茬
斑鶇,注意胸腹黑斑和尾羽黑的為斑鶇,以前的斑鶇偏棕紅的亞種IOC定義為紅尾鶇。攝影:麥茬
光背地鶇,攝影:麥茬
寶興歌鶇,攝影:麥茬
紫嘯鶇,攝影:麥茬
血雉雄鳥,攝影:麥茬
血雉雌鳥,攝影:麥茬
白腹錦雞,攝影:麥茬
雉雞,攝影:麥茬
白馬雞,攝影:麥茬
紅嘴山鴉,攝影:董江天
黃嘴山鴉,攝影:麥茬
白頸鴉,攝影:麥茬
大嘴烏鴉,攝影:麥茬
小嘴烏鴉,攝影:麥茬
渡鴉,攝影:麥茬
星鴉,攝影:麥茬
松鴉,攝影:麥茬
戈氏岩鵐,攝影:麥茬
栗耳鵐,攝影:麥茬
小鵐,攝影:麥茬
遠東山雀(原大山雀中、南部和西南亞種,IOC將其認定為遠東山雀,北部亞種為大山雀),攝影:麥茬
綠背山雀,攝影:麥茬
黑喉山雀(原褐頭山雀西南亞種,IOC),攝影:麥茬
煤山雀,與黑冠山雀分別在於有翼斑。攝影:麥茬
黑冠山雀,攝影:麥茬
褐冠山雀,攝影:麥茬
黑眉長尾山雀,攝影:麥茬
四川旋木雀(原普通旋木雀西南亞種),攝影:麥茬
高山旋木雀,注意尾部橫斑,其他旋木雀沒有。攝影:麥茬
栗臀鳾,尾下覆羽有橫斑,體側靠近尾部有一抹褐色。攝影:麥茬
滇鳾,尾下沒有斑,體側也沒有褐色。攝影:麥茬
紅翅旋壁雀,攝影:麥茬
灰頭灰雀,攝影:麥茬
燕雀,攝影:麥茬
林領雀,攝影:麥茬
花彩雀鶯,攝影:麥茬
戴菊,攝影:麥茬
藏黃雀,攝影:麥茬
黑頭金翅雀,攝影:麥茬
水鷚,整體顏色偏淡褐,胸部縱紋較細。攝影:麥茬
粉紅胸鷚成鳥冬羽,亞成鳥較多粗縱紋,容易與樹鷚混淆,也有眉紋斷開形成的白點對比沒有樹鷚那麼明顯,但背部縱紋更粗。攝影:麥茬
由於篇幅有限,仍有少量林鳥未能收入此篇,如黑胸歌鴝、白喉針尾雨燕、長尾山椒鳥等……並猛禽後續。
關於作者
麥茬是自然名,實名董江天。2002年放棄金融業的工作,跳入觀鳥大坑。深圳觀鳥會創始人,也是該會的超級志願者。《兩岸三地50種柳鶯折頁》的手繪圖作者。
編輯:七葉樹
題目為編者所加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微信公號:ziranguancha


※在浙江舜江源自然保護區水庫濕地,尋找鶚
※不用化妝,他天生就長了一副京劇唱戲時的男角臉譜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