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人生講座第164集《三字經》

幸福人生講座第164集《三字經》

《三字經》第四十二集 做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治平

「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

我們常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的出處就是《大學》這本書。《大學》共有一千七百多字,在「四書」中篇幅最小,然而朱熹卻把《大學》列為「四書」之首。那麼,《大學》為什麼如此重要呢?

我們今天來學習《三字經》之「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

大學:書名。相傳為孔子學生曾參所著。

修齊:修身和齊家。

治平:治國平天下。

這句話就是說,孔子的學生曾子作《大學》一書,目的在於闡明美德,提高人的自身修養,對內能使家庭和睦,出外能治理政事,安邦定國。

「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那麼,四書的另一部《大學》,又有什麼需要我們進一步解釋的呢?《三字經》用了十二個字「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修、齊、治、平,用了十二個字。

《大學》 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大學》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善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

曾子的名字叫曾參,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他的父親曾點和他都是孔子的學生。

曾子的父親非常嚴厲,在曾子六七歲時,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等到曾子年齡稍長,曾點就把自己從孔子那裡學來的知識傳授給他。曾子學習非常用功,每天除了父親為他安排的功課以外,他還堅持多讀有益的書籍,每天都學習到深夜。

在曾子十七歲時,他的父親已經把自己所學的幾乎全部都教給了兒子,所以他決定派兒子去向自己的老師孔子學習更深的道理。孔子剛剛見到曾子的時候,覺得曾子是一個非常質樸、憨厚的年輕人。曾子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學好問,對於老師孔子所講的道理,他每次都會提出自己的疑問,所以孔子非常器重他,師兄弟們也非常尊敬他。

孔子把自己在儒學方面的心法都傳授給了曾子,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孔子評價他說:「孝順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兄長是道德的延續,信用是道德的深化,忠誠是道德的主旨。曾參是符合這四種道德要求的人啊!」

曾子也曾經出遊,到各個國家去推行自己的學說,他最早去的是齊國,可是齊國並沒有接納他,所以他又回到了魯國。

不久以後,曾子再次出遊,這次他去了楚國。楚國的國君熱情地接待了他,還封他做了很大的官。曾子原本想在楚國有所作為,沒想到楚國的國君經常和他意見不合,於是他在楚國住了不到一年就辭了官,回到了魯國。

在曾子三十七歲的時候,他又被費國國君請去,可是他在費國住過一段時間以後,發現費國也很難實現自己的主張,所以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從此專門授徒寫書,再也不出去做官了。

曾子教育學生非常講究方法,他不但能和學生平等相處,還能和學生共同討論一些道理,所以他的學生非常多。在曾子三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七十多名學生了。他的學生中有成就的人也非常多。比如子思、樂正、子春、公明儀、吳起等人。

曾子的著作有很多,《大學》就是他和學生們一起編寫的。《大學》這部書中全是教人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如何為國家做貢獻的大道理。

曾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有大的成就,就得先從自己本身做起,注意自己的道德素質。他曾經說過:「我每天要反省自己很多次,回憶自己今天所作的事情,發現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吾日三省吾身」。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買菜,可是,曾子的兒子非要和母親一起去,母親不同意,他就哭哭啼啼攔著母親。

為了讓兒子聽話,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元兒,乖,你在家裡玩兒吧,母親去集市上買東西,回來給你殺豬吃豬肉怎麼樣?」

古時候,豬可是普通家庭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財產,只有養到過年的時候才殺,想要吃肉,得盼上一年的時間。如今還沒到過年,母親竟然要殺豬給自己吃,兒子高興極了,就同意了母親的話,不再吵著和母親到集市上去了。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看到曾子把豬已經捆上了手腳,正挽起衣袖,拿著一把刀要把豬殺掉,趕忙制止他問:「你這是要幹什麼?我那是和孩子開玩笑,哄著他玩兒的,你幹嘛當真啊?現在不過年不過節的,哪能把豬殺掉呢?」

曾子非常嚴肅地說:「我們做父母的,怎麼能撒謊來騙孩子呢?做人守信用,父母的身教勝於言教,如今我們欺騙他,就說明我們就是不守信用的人,又怎麼教育孩子將來成才呢?」

他的妻子聽了,很是羞愧,於是同意曾子把豬殺掉,他們的兒子高高興興地吃上了豬肉。曾子的孩子長大以後,果真像父親所希望的那樣,繼承了父親的許多優秀品格。這就是曾子其人其事。

「做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這裡的前六個字沒有問題,《大學》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為秦漢之際的儒家作品,為曾參所著。曾參,字子輿。他主張並傳授孔子的一貫之道,後來人們稱他為「宗聖」。宋代開始把《大學》從《禮記》中單獨抽出,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成為「四書」之一。

書名《大學》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呢?這當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學,不是指今天的大學、中學、小學這個大學。關於這個書名,我們的前人也無非是兩種說法:一種說大學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廣博之學的意思,是非常廣大,非常博大的學問。另一種說法是這個大學是相對於小學講的,是指什麼呢?君子達到從政之學。等於《大學》講的是君子去從政的這麼一種學問。無非是這兩種說法,換一句話說,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大人之學」。

我想這兩種說法,其實是可以互補的,並不見得就有什麼衝突,不必非要否定一種肯定一種,這兩種解釋可以並存。

《大學》這部書共有十章,完整地闡述了一個人從格物致知開始,直至治國平天下,超凡入聖的八步功夫,是儒門修心修身的方法論。特別是曾子在開篇講的第一段話,是《大學》全書的精華之所在。後十段是對第一段話的解釋。古人將《大學》的核心部分歸納為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八條目弄明白了,《大學》的精神也就把握住了。三綱領即《大學》開篇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學》的宗旨,就是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三個綱領,也就是《大學》的三條宗旨。明明德,第一個明作動詞,當「使……彰顯」講;第二個明作名詞,當光明美好講。明明德即是使美好的道德彰顯。讀書的目的首先是要將人內心的真善美彰顯。親民,即讓百姓都來親近你。親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作動詞,使民親近。百姓為什麼會親近你,因為你所彰顯出的美德感染了百姓,他們心甘情願地想來親近你;親又當新講,親近的結果就是新。百姓來親近你,被你的人格感動,願意改過自新,這就是《大學》里講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於至善,則是明明德、親民的最終結果,即達到至善的境地。《大學》對至善的解釋是:「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仁、敬、孝、慈、信就是《大學》講的最高道德標準,人人皆如此則能成就一個和諧完美的社會。

什麼是「八條目」呢?《大學》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八個條目在裡頭。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如果你想這麼做,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那麼,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那麼,你首先要修養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養自己的品行,那麼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假如你要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你先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思真誠,你先使自己獲得知識。而獲得知識的途徑,就在於考究、了解、認識萬物的道理。

所以說,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八個步驟。格物即尋求每一樣具體事物的道理,格當求講。致知即通過研究具體事物的道理,進而認識萬物的本質規律。誠意即慎獨,就是在大庭廣眾下是什麼樣子,自己獨處時也是什麼樣子,表裡如一。正心即是使內心的各種感情和諧,樂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傷。修身即是修養身心,也就是前面四者的完成。格物致知是認識外部世界的道理即天道,以此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內心,當自己的行為、內心和天道達成一致的時候,修身即完成。完成個人的修身,還要在齊家中去檢驗。《大學》里講的齊家即要教化自己家族的成員,做到孝、悌、慈。將一家的德推廣即可治國。國指諸侯國。在周朝,周天子統治的地區稱天下,諸侯統治的地方稱國,大夫統治的地方稱家。《大學》認為治國只是齊家的推演。「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也就是說統治者將自己的家治好了,國也就能治好。平天下就是使整個社會平衡和諧。最高統治者做的事就是將社會各方力量協調到一種中和的狀態。這就是中庸的最高境界,就像自然界各種生物平衡而和諧地生活在天地之間。

《大學》非常強調這個「八條目」,它怕我們看不明白,或者怕後人忽略,緊接著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又講了一遍,倒過來的順序也許更加清楚。什麼順序呢?「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到現在為止很清楚了,所謂的「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綱領」和「八條目」,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們今天怎麼評價都不會過高。「大學」說的非常明確,若想學得聖人的功夫,必須先從明白事物的道理、分辨善惡的能力開始,學習聖賢的學說,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認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先有擔當一個家庭責任的能力之後,能談論政治、參與國家大事並治理國家,最後才能統一天下。這就是《大學》學習的程序,告誡初學者切不可顛倒順序,狂妄自大,連自身的修養都不夠,就急著想去治理國家。這些內容後來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講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

格物致知 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為中國古代認識化的重要命題之一。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鄭玄註:「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無論我們今天怎麼去認識這「八條目」,而在中國古代傳統當中,有無數的仁人志士,確實是按照這個「八條目」去度過他們一生的。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有的人付出了整個家族的生命。

那麼,這個「八條目」的核心在哪裡呢?這八個條目的最關鍵環節在哪裡呢?這「八條目」最重要的條目是哪一個呢?《大學》也明白無誤地告訴了我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它明白告訴我們,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修身為本,你都得修養好自己的品行,這是最中間的一個環節,一個樞紐。「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說,沒有聽說過本亂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你別的事情居然還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裡還能太平嗎?如果每一個家族或者家庭不太平,你這個國家還能太平嗎?如果這天下每一個國家都不太平,你這世界能太平嗎?也就是說,你天下能太平嗎?這是《大學》告訴我們的中間環節。

《大學》里講要平天下,需要做到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統治者以德行推己及人。如文中所云:「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老老即尊敬老人,長長即尊敬長者。二是統治者要仁德愛民。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做民之父母,像父母疼愛子女一樣疼愛自己的百姓。三是薄賦斂。如「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意思是聚斂財富則失民心,分散財富給百姓則得民心。統治者能如此,則天下自然能平。三綱領、八條目其實就是以個人為中心,向內延伸到人的主觀世界,向外延伸到客觀世界,也就是以修身為中心,向內延伸是正心、誠意、致知,向外延伸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明明德是修身,親民是齊家治國,止於至善是明明德、親民做到最完善的程度,就是平天下。所以整個《大學》的核心就是修身,這也是整個中國文化的核心,一切事都以修身為基礎,即使道家哲學也以治身為內,治國為外。《大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精神,就是沒有孤立的修身,修身總是要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去修。雖然幾乎所有儒家的書中都講到了修身,但將修身的方法、步驟、目的講得這麼有系統、成體系的,除了《大學》還找不到第二篇。所以二程夫子程頤說:「《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朱子將這段話引在了他的《大學章句》開篇。孫中山先生也稱《大學》是「中國政治哲學,最有系統之學,無論國外任何政治哲學家都未見到,都未說出,為中國獨有之寶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乎是所有傳統中國讀書人的人生追求,影響至深至遠。可以說,不了解修齊治平就無法了解中國文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實現大學之道的三個綱領。明德指我們的性德,它是天賦的、善良的、本來就光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果你修它就有,不修就沒有,那是生滅法,就不是明德了。但我們的明德被後天的秉性和習性遮蔽了,象落滿灰塵的鏡子一樣不明了,該怎麼辦呢?把鏡子上面的灰塵擦掉,讓本有的明德放出光明,就是明明德,佛家稱之為「明心見性」。明明德是徹底搞明白了,僅僅明白道理沒有用,一定要去做,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中才能受用,所以明明德之後緊接著就要親民。親民就是愛你的同類、愛眾生、愛環境、愛這個世界,也就是孔子說的「大孝孝於天下」。第三步則是「止於至善」,至善是慈悲已極、是不講任何條件的博愛,這是親民的圓滿果報,是實行出來的,不是坐在家裡求出來的。

曾子講的三綱領,其實與佛家講的三覺悟是一件事,只是說法不同而已。「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三個綱領都實現了,你就成佛了。能夠自覺的是羅漢,能夠覺他的是菩薩,覺行都圓滿了就是佛。三者之中,一環扣一環,互為因果,但有輕重本末之分,學者一定要辨別清楚。其中,明明德是本,親民是關鍵,二者是因。明明德是明白了,明白了要去行道,不行沒有用。只是說食數寶,看菜譜不點菜,終歸填不飽肚子,所以才要親民。其後才有「止於至善」的果報。正因為如此,曾子才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如何才能落實「親民」呢?孟子接下去詳細論說,要分三圈來實現。第一圈叫「親親」,親是指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先親近你的家裡人。做善事一定要先從自己家裡做起,先幫助你的兄弟姐妹,這是根本。第二圈是「仁民」,就是愛你的同類、幫助你的同胞。人要先從幫助家裡人開始做起,然後將愛心一步步地擴散開去,再幫助你的同類。第三圈是「愛物」,是愛眾生、愛萬物、愛生態環境、愛這個地球宇宙。愛心是一圈一圈擴大出去的,「親親」還沒有做到就跑去愛物,是本末顛倒不知先後,就無從近道了。別人看到你這個樣子做善事也會誤解你,認為你不是腦筋有問題就是別有用心,因為正常人辦事一定是按照程序來的。

如何檢驗你的修行到達哪一步功夫了呢?曾子接著又提出檢驗效果的五項標準,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幾句話把得道的整個過程都說盡了。首先必須要知止,知進知退、知足知止,是第一層意思。人的心念象狂奔的野馬,必須讓它停下來定住,才能看清楚四周的一切。否則你騎在狂奔的野馬上,走馬觀花,什麼也看不清楚,這是知止的第二層意思。知止了就定住了,定住就能紮下根,就風平浪靜了,所以說「定而後能靜」。心平氣靜一定身心安泰,身心安泰頭腦就靈光,智慧開發出來了,就是「安而後能慮」;如此修行一定能得道,就是「慮而後能得」。

「定靜安慮得」,是修行上一連串的因果關係,知止是因,定就是果;定是因,靜就是果;靜是因,安就是果;安是因,慮就是果;慮是因,最後的得就是果。

有定是真陽木,真陽木有定力、能受氣、越遇逆境越樂,能不動性就是佛。能靜是真陽火,真陽火明理達時、不爭不貪。不爭不貪,福祿無邊,有無窮的快樂,就是極樂世界現前。靜而後能安,心安理得就肯認命,真認命了才能信因果,信因果就是真陽土。

知止是持戒,有戒就能得定,才有定靜安的果報。再由戒定而生慧,慧就是這裡的慮。慮而後就自然能得,得什麼?得到明德。所以一部《大學》始終扣住的主題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明德是立身立己,親民是愛人立人,止於至善是起心動念,利益一切眾生。儒家與佛家沒有兩樣,所以宋儒張載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具體到方法上就是八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面五個是修正自己,後面三個是服務社會。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怎麼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呢?要誠意,要使自己的心念沉靜下來。怎樣才能誠意呢?要致知,有一個正確的知見,知見不正確,行為是不可能正確的。怎樣才能使知見正確呢?要格物,要探究事物之理,以盡物之性。格物、至知、誠意、正心,能達到此四步功夫叫「內聖」,自己內心的修行已經圓滿了,就是聖人。內心圓滿了,然後將你所學所得向外擴展,所以後面四步工夫叫「外王」。修身是把自己先管好,樹立一個好樣板,其次是齊家,把家族治理好;然後是治國,國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單位,最後才是賓士天下。

八步功夫中最重要的是先修己心,使自己達到內聖的標準,然後再修身、齊家。如果有機會來治理國家,為大眾服務,放出去就是外王;如果沒有這個機會,就教化眾生,著書立說,做千古的聖人。孔子、孟子就是好榜樣,明知道所處的時代是衰世、亂世,知道統治者不歡迎道德仁義的理念,還是死馬當作活馬治,知不可而為之,這與宗教家悲天閔人的博愛胸懷沒有兩樣。

《大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偶平天下的人,首先得要能夠分清楚什麼是善惡,堅持用正義去約束不好的行為。

《大學》這部書中的道理能適合所有身份的人,不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不論是父母,還是做子女,不論是做官,還是做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從這部作品裡找到相關的道德標準。所以說做父母的應該在孩子的少年時候,引導孩子學一學這些古籍,只要把其中不適合現代社會的部分向孩子解釋清楚就可以了,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這部書教我們修身、治家、平天下的道理都是值得人們研究和學習的。

孝行天下於2018年1月22日拙筆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孝」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一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用道德之光照耀炎黃兒女,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瑰寶。可以說,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靈魂,孝道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的精彩文章:

幸福人生講座第159集《三字經》

TAG: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