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兒科醫生聊天后,我才知道「誤診」的真相!

與兒科醫生聊天后,我才知道「誤診」的真相!

? 關注並置頂,為您解鎖女性身體密碼

搖籃曲

 搖籃曲

鄧超 

00:00/02:33

前幾天和一位兒科醫生聊天,談到他前段時間診治的一個案例:

一位4歲多的孩子在感冒發燒之後一直腹痛、腹瀉,開始在別的醫院診治為感冒引起腸胃炎,治療後無效。送到他這裡診治,發現寶寶多汗、面色蒼白,能聽到心律快,有早搏,通過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查,最終是病毒性心肌炎。

這位醫生說:「有可能寶寶感冒後病毒入侵心肌,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很多孩子的心肌炎初期癥狀很像感冒,多數人不會注意到心臟的問題。幸虧這次發現及時,不然耽誤了治療很麻煩。」

這位醫生通過這個案例告訴我:其實在兒科,誤診率是很高的。最容易出現醫患糾紛的,也在兒科!

聽了這位醫生的話,又想起前一段時間一位媽媽的吐槽:

「現在孩子看個病真麻煩,到了醫院啥也不說醫生就開檢查單。一個感冒咳嗽,又要驗血又要照X光,結果啥都查不出來,到頭來還是孩子自己好的,真是折騰啊!」

其實,這位醫生就可以回答這位生氣的媽媽:「查這麼多,真的是為了減少誤診啊!」

兒科誤診為啥這麼多?怪醫療水平不夠高嗎?怪兒科醫生不稱職嗎?

其實在美國,兒科誤診率也發生得相當頻繁,《兒科學》(Pediatrics)雜誌2010年的一項針對1300名兒醫的問卷調查也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兒醫每月至少出現誤診一次,兒醫被起訴誤診的比例也一直遙遙領先。

可見,兒科誤診率高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這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原因:

1、兒童是一類特殊的病人,年齡小,表達能力差,溝通難度大,這給醫生的診治造成了障礙。

兒科常被比喻為充滿挑戰的「啞科」,就像上文說的那個4歲寶寶,他根本不知道心臟的這個概念,無法表達「心悸、胸悶」等感受,只能說自己「肚子疼」。

此外,很多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到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比如說有些孩子並不知道持續的頭暈、乏力等感覺是不正常的,所以不會主動說出來。

2、兒科診治對醫生要求高,涉及專業面大。兒科大夫必須是多面手,內科,外科,消化,五官,各個醫學專科都要懂。在醫學專業細分的當下,這對兒科醫生的專業水平和臨床經驗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此外,孩子從新生兒到青春期,每個階段的身體特徵、發病特點都不同,尤其是嬰幼兒對疾病的防禦機能還在形成之中,某些疾病與成人完全不同。如果醫生經驗不足,或者不進行全面檢查,誤診就很容易發生!

那麼為了降低誤診,及時發現孩子病因,準確進行診療,家長們要怎麼做呢?

1、多問。當發現孩子健康有異常情況,或者孩子說自己不舒服時,一定要問清楚。比如孩子說肚子疼,可以問他「肚子那兒疼,指給媽媽看一下」。

2、就診時,如實向醫生描述病史和癥狀,但不要下結論。比如孩子肚子疼就說肚子疼,不要說腸胃有毛病,因為肚子疼,有時候不一定是腸胃的問題。

3、盡量多向醫生提供信息。如孩子發病全過程以及相應時間、飲食睡眠狀況、吃了什麼葯、家族患病史等,讓醫生對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瞪誰誰好孕 的精彩文章:

TAG:瞪誰誰好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