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星或成中國半導體發展最大絆腳石

三星或成中國半導體發展最大絆腳石

三星半導體奠基儀式

比爾·麥克林(Bill McClean),IC Insights總裁,再次看衰中國半導體發展目標。他說,中國政府設定的目標「簡直荒唐(just ludicrous)」。去年,麥克林的說法是想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就等於「痴人說夢」。

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中國半導體2017年自給率約為13%。麥克林預測,2020年中國半導體自給率能達到15%,2022年可能達到20%左右。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值預計為336億美元,全球市佔率為7.2%,比2017年市佔率增長兩個百分點,這種增長速度已經很不錯,但與2020年40%自給率,以及2025年70%自給率目標相比,不免杯水車薪。

中國IC市場需求及生產狀況

去年發表類似觀點時,麥克林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為何在半導體市場尋求自給自足不可能。他指出,在1980年代早期,美國政府試圖推行一項政策,要求供應軍用晶元的產業鏈企業能實現全部國產化,即從晶圓與封裝材料、半導體設備到晶元製造、封裝測試,每個環節都至少有一家美國公司。在30多年前,晶元製造產業遠不如現在複雜,但彼時半導體產業鏈也已經延伸為幾千個環節,美國政府最終因為無法保證每一環節都至少有一家美國廠商而不得不廢止了該政策。「對半導體產業鏈來說,市佔率達不到100%,談自給率就沒有意義。」

麥克林還認為,主要受中國半導體計劃刺激,2017年三星電子才在半導體上瘋狂投入260億美元,這個投資額比其以往半導體資本支出高一倍還多。「三星向中國半導體打響了第一槍,他們瘋狂擴產,恨不得一招將中國半導體擊倒在地。」

存儲器霸權

從三星對存儲器市場的操控節奏來看,麥克林的說法也許並不誇張:三星已經衝到了反中國半導體的第一線。

據莫大康《中國存儲器夢初探》,2017年, 三星DRAM市佔率達到45.8%,NAND快閃記憶體市佔率也達到37%,三星與SK海力士合力,已經形成韓國在全球存儲器領域的霸權地位。

具體到這一波行情,2016至2017年猛拉存儲器價格,同時瘋狂投資擴充產能。長江存儲、福建晉華和合肥長鑫三家中國存儲器廠商均是計劃2018年試產,2019年上量。而現在業界預期,至少2018年上半年,存儲器價格仍將維持高位(NAND快閃記憶體會先開始下跌),到中國存儲器產品準備量產時,價格正好開始下跌。

三星為競爭對手準備的產能有多麼駭人聽聞?來看一下2017年三星半導體投資支出方向,根據IC Insights梳理,三星2017年資本支出如下:

3D NAND快閃記憶體:140億美元(含平澤工廠巨幅產能提升計劃的資本開支)

DRAM:70億美元(工藝升級換代,以及增加產能)

晶圓代工/其他業務:50億美元(10納米工藝產能提升)

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排名第二與第三的英特爾與台積電全公司資本支出總額,都不及三星在3D NAND上的投入。這樣的產能釋放出來,中國廠商將面臨極大的價格壓力。

全產業鏈布局

三星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不僅在存儲器領域。事實上,作為連續多年全球最大半導體買家,三星電子在上下游均有廣泛布局。

三星不僅稱雄於手機與電視等消費類市場,還在將資源大力投入到汽車領域。80億美元收購哈曼國際,標誌著三星已經將汽車領域視為自己的重點戰略方向。據半導體商業情報(Semiconductor Business Intelligence)統計,三星半導體在2016年已經進入全球前十。而且從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三星半導體車載業務連續9個季度增長,季營收從不到3億美元增長到約5.5億美元,將近翻一番,市場份額也是連續9個季度增加,前十大車載半導體中,只有三星有如此表現。

在半導體上游,三星合縱連橫。早在2012年,三星就投資ASML,與其共同研發最新光刻系統。據韓媒2017年10月報道,三星準備購買10台ASML的EUV設備,而ASML在2017年EUV設備總共只有12台產量。這樣的操作,使得三星在先進位程競爭中領先一步。

同樣故事也發生在顯示屏戰場。日本佳能旗下的佳能Tokki幾乎壟斷OLED生產設備市場,該公司和三星顯示器關係密切,2017年製造的七台設備中,有五台被三星訂走,LG顯示器和京東方只分別搶到一台。

LG顯示器無奈之下,只好找上韓廠Sunic System打造OLED生產設備,結果良率不過關。作用OLED用戶,蘋果公司指定供應商一定要用Tokki設備生產。因此LG顯示器的佳能Tokki機台將用來滿足蘋果訂單,Sunic System設備可能供貨給中國業者。據了解,2018年佳能Tokki將生產十台設備,三星已定下其中五台。

矽片供應領域,三星也開始發力。2017年全球12英寸矽片產能約為535萬片每月,日本的信越(Shin-Etsu,簡寫S.E.H)和勝高(SUMCO)佔比約為59%,韓國SK siltron佔比約為10%,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11家廠商聲稱興建12寸矽片廠,但總市場份額不足0.9%。

韓國雖然佔比也不高,但SK siltron正在藉助三星支持,加大投資力度及建廠速度。據消息人士透露,為追趕日本廠商,SK siltron不惜打破設備供應鏈潛規則(傳統上,不二越只供應信越,三菱材料技術只供應勝高,國內新昇在建廠時,不二越曾經參與投標,但標價特別高,消息人士表示,不二越陪標應該是不敢惹怒信越)。

但如今,SK siltron在三星支持下,已經從日本設備供應商不二越(fujikoshi)購入20台拋光機,意在搶奪日本矽片廠商市場份額。

誰來制止三星的擴張

麥克林先生不用太擔心中國半導體完不成自給率目標,藉助統計方法,也許這個目標並不難實現,無錫海力士、西安三星、大連英特爾、成都格芯,這些工廠的產出,都可能會被計入自給率中。

他倒可以想一想,誰能終結三星霸權。

如果完全依靠市場,似乎看不到能夠抵抗三星的力量出現。以存儲器為例,2019年一定是一場苦戰,而三星在2016至2018年的積累,足夠它把存儲器虧損周期延長兩三年。

而且,作為全球電子產業裡面多元化最成功的公司,三星的多元化戰略布局著眼點高,沉得住氣,抗壓能力強,當它把觸角進一步向更深更遠處延伸時,對整個電子產業發展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三星優勢產品的下游公司。即便是同業,三星也可以通過影響上游(例如包圓設備公司產能)來打擊競爭對手,或者扶持親三星的供應商。

在2000億美元營收的規模,仍然不見這個級別公司普遍存在的大企業病。高效地執行、全面地布局,與其他公司相比幾乎無限的現金流,「三星共和國」的擴張之路看起來無人可擋。

不過,在終結韓國存儲器霸權上,中美日是利益共同體。而中國半導體真正崛起,一定伴隨著幾家巨頭走向頹勢。頂不開三星這塊絆腳石,中國半導體就難言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瑞士專家開發新演算法,助力無人機在鬧市飛行
滴滴開始重新投放小藍單車 原押金將以券返還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