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培萌從夏奧轉冬奧皆在北京 貫穿他的整個青春

張培萌從夏奧轉冬奧皆在北京 貫穿他的整個青春

原本以為,曾經的十秒飛人張培萌在去年全運會後已脫下了跑鞋,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並從此執起教鞭進入清華大學成為一名教練。但事實上,這個曾經為中國田徑創造過無數輝煌的短跑巨星並不甘心就此告別,他換了一條跑道,把對速度的熱愛、追求和夢想延續到了冬季項目上。在中國冬奧代表團即將出征平昌冬奧會之際,張培萌也選擇了走進冰場,把俯式冰橇帶進了自己的生命,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起跑線。

俯式冰橇,又稱鋼架雪車,是速度與機甲的結合,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和刺激性的項目。因為這種雪橇的造形類似人體的骨架,在英語字面上更類似「骨架雪車」的含義。俯式冰橇所用的比賽滑道,與雪橇相同,但前者要求選手俯卧在冰橇上,頭朝前腳在後。出發時選手須將雪橇推向前,將雪橇加速之後,迅速登上雪橇完成比賽,出發動作必須全部自行完成,不得藉助他人之力。冬奧會歷史上,歐美選手,尤其是美國通常是這一項目的霸主,而中國運動員則少有涉獵。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體育新聞,夏奧轉冬奧,並且兩季奧運皆在北京,貫穿著張培萌的整個青春,他或將因為這一國家體育戰略而成為歷史的選擇。從2008北京夏奧,到2022北京冬奧,1987年出生的北京男孩張培萌,或將代表北京,代表中國,讓夏奧和冬奧融會貫通。或許,張培萌只是中國體育浩蕩大潮的一朵浪花,但卻會成為最特別最有象徵意義的那一朵。

他是第一個叩響10秒大門的中國人,亦是第一個拿到短跑世界大賽獎牌的中國人。而現在,他又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從夏奧轉項冬奧的體育名將。從跑道到冰軌,從最快項目到最快項目,從緊身衣到機甲加身,張培萌不僅開拓了中國男人追求速度的領域,同時也讓中國人的想像空間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

自1980年起,中國體育代表團開始派出運動員參加冬奧會至今,尚未出現過既能參加夏季奧運會,又能轉戰冬季奧運舞台的選手。這樣的例子,通常只能在國際體育新聞里看到。截止到索契冬奧會結束,共有133名運動員同時參加了夏奧會和冬奧會,其中有5人在兩季奧運會上都拿到過獎牌。

在這些人之中,最被人們所熟知的或許就是2014年索契冬奧會女子雙人雪橇項目銀牌得主勞琳·威廉姆斯:在雅典夏奧會上,她曾經拿到過女子百米銀牌;倫敦奧運會上,這位女飛人是美國女子4×100米冠軍隊伍的成員。

2013年夏天,勞琳宣布從田徑賽場退役,但她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反倒是把目光放在了冬奧運會雪橇項目上——在拿到索契奧運會銀牌時,勞琳只在雪橇項目上訓練了6個月。

除了威廉姆斯之外,包括亞娜·皮特曼、漢娜·馬里恩等多位曾經的短跑選手也都在自己的田徑生涯結束之後開始與這些冰雪戰車為伴。不難看出,這些項目確實在對從事者的身體要求上,有著非常多的相似點。短跑運動員之所以會向這個方向轉型,最大的原因在於冰橇運動同樣需要駕駛者有著極強的瞬間爆發力,靠人體爆發力推進,獲得一個比較大的初速度之後,在進入冰軌後會獲得更大的慣性,從而以更短的時間完成在冰軌上的駕駛行程。這,毫無疑問,便是短跑運動員的身體優勢。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冬季運動起步較晚,目前的發展,尤其是冰橇、雪車類項目的開展非常不成熟。缺乏群眾基礎,也使得從事項目的人才極其匱乏,無論從青訓選拔還是轉型培養都非常困難,更別說在國際賽場上取得成就。但也正是如此,對於張培萌來說,投身這項幾乎0起步的俯式冰橇項目,他所走的每一步可能都將改寫歷史。如果這位曾經的田徑世錦賽接力銀牌選手,真的能夠出現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無論對於張培萌個人,還是中國冬季項目,都將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為後來者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在中國體育史上將會是濃重的一筆。

2017年的9月,張培萌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完成了自己短跑生涯的謝幕表演。而在這屆賽事開始之前,張培萌其實就已經萌生了轉型的念頭。北京申冬奧成功,三億人上冰,以及張家口雪場的改建,這些國家體育戰略版圖上的大事件讓這個北京男孩熱血沸騰,胸中激蕩著一股投身冬季運動的渴望和熱情。在從田徑場退役之前,他就曾多次利用周末去崇禮學滑雪,早早地感受到了冬季運動帶來的快樂。

「在做田徑運動員的時候,我對一些冰雪項目就挺感興趣的。退役之後,我也經常會約上三五好友去玩單板。」張培萌說。而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似乎也徹底被冰雪運動圈粉了。於是,轉型成為一名冬季項目選手的想法,漸漸成形。

「2008年5月,我在鳥巢參加了北京奧運會測試賽,就是當時的『好運北京』我奪得了冠軍,隨後我便站上了北京奧運會的賽場。那個時候我只有21歲,9萬名觀眾看著我比賽的大場面讓我刻骨銘心。」張培萌動容地說,「2022年,冬奧會也將在北京舉行,那個時候我也不過才35歲,我真的還想再感受一遍那種在家門口參加奧運會的感覺,一定又將是一場永生難忘的經歷。」

速度至上是每一個短跑運動員的信條,而張培萌更是一個從骨子裡就對追求極致速度這件事非常偏執的一個人,熱愛一切與速度相關的運動。他痴迷汽車、摩托車,平時所看的多半都是類似TOP GEAR這樣的電視節目;也喜歡玩滑板、單板,追逐風扑打在臉上、身上的感覺。或許你會說,短道速滑才是冬奧會之中與短跑更接近的項目。但是俯式冰橇的絕對速度要比短道速滑快得多,其最快時速可以達到130公里每小時,甚至可以媲美賽車運動,這也是吸引飛人的重要原因。

不久之前,張培萌還借央視製作冬奧節目的機會前往平昌冬奧賽場,感受了一下駕駛俯式冰橇的感覺。他表示,這是所有冬奧會項目之中最為適合自己的項目。「高速、刺激、充滿挑戰性,全都是我的菜。」也正是這些原因,讓他堅定了轉項的決心,他要為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上一身鋼骨戰衣。

當然,我們無法期待在幾天之後開幕的平昌冬奧會上就見到張培萌的機甲身影。但為了在四年之後的北京冬奧賽場上完成跨界亮相,張培萌已經開始熱身。

事實上,在天津全運會結束之後,張培萌沒有立刻就進入退休狀態。不久之前,這位短跑天才還在清華大學上課,他已經成為了一名短跑教練員。但是,張培萌的身材依舊保持得很好,體能、體力和身體狀態依然是一名高水平運動員的標準。

「我每天堅持一定量的訓練,維持體能,保證著自己的狀態。現在的生活還和以前差不多,只不過沒有那麼系統罷了。」張培萌說道。

據悉,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項目中心將會在本月月底公布張培萌轉項加入冬季項目的消息。而在近日,張培萌其實已經和冬季項目中心有了初步的接觸。不久之後,相關的教練員、醫療保障以及後勤人員都會逐步到位,全力支持張培萌備戰2022年冬奧會。

俯式冰橇選手不僅需要短跑運動員的爆發力和身材,對於載具,也就是冰橇或者說雪車的要求也同樣很高,這也就是德國運動員之所以能夠在冬奧會這個項目之中屢創輝煌的原因所在。不過,隨著中國製造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雪車製造水準也正在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

在2022年,張培萌或許也能駕駛著世界最高水準的雪車,與各國對手一較高下。除此之外,張培萌在2022年還是主場作戰,他適應賽道的時間,遠比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更長,對於過彎細節的把控,自然也就更為純熟。在這些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張培萌的冬奧之夢,並非只是空想。

不過,考慮到中國俯式冰橇項目的起步較晚,張培萌也只是半路出家,想要直接在冬奧會上摘金奪銀並不現實。但是,奧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作為一名短跑運動員,張培萌有過無數輝煌,他早已無需證明更多。能在自己31歲的年紀上做出這樣的改變,僅是張培萌的勇氣就已經非常值得肯定和欽佩。

「只要能夠站上冬奧會的舞台,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成功。」張培萌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被說靠老婆女兒吃軟飯 李湘老公首度回應…
外媒:2中國籍公民在西班牙走私活鰻魚苗 被警方逮捕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