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影像增加人生的厚度

用影像增加人生的厚度

趙元正 作品 《崖之堡》。

方知 作品 《雪中獨行》。

曹紅莉 作品 《搖曳》。

顏琳 作品 《匠人匠心》。

閆珅 作品 《愛戀》。

宋執華 作品 《書》。

曹永記 作品 《牧歸》。

張霞 作品 《雪山之路》。

陳娟娟 作品 《火的雕塑》。

蔡政勇 作品 《遠山》。

張新祥 作品 《石光長廊》。

石竹 作品 《快樂的童年》。

盛守超 作品 《關愛》。

郭昊 作品 《佛宮迴廊》。

陳霞 作品 《霞》。

許鐵利 作品 《雲中人家》。

肖明 作品 《橫渡春光》。

顧若男 作品 《紅》。

趙元正 作品 《崖之堡》。

方知 作品 《雪中獨行》。

曹紅莉 作品 《搖曳》。

顏琳 作品 《匠人匠心》。

閆珅 作品 《愛戀》。

宋執華 作品 《書》。

曹永記 作品 《牧歸》。

張霞 作品 《雪山之路》。

陳娟娟 作品 《火的雕塑》。

蔡政勇 作品 《遠山》。

張新祥 作品 《石光長廊》。

石竹 作品 《快樂的童年》。

盛守超 作品 《關愛》。

郭昊 作品 《佛宮迴廊》。

陳霞 作品 《霞》。

許鐵利 作品 《雲中人家》。

肖明 作品 《橫渡春光》。

顧若男 作品 《紅》。

丁錦春 作品 《皖南風光》。

中安在線訊據江淮晨報報道,有一群人,因共同的攝影愛好走到了一起。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話語表達,那就是鏡頭。他們為拍攝一張成功的照片而歡呼雀躍、為記錄社會正能量而激動不已,他們組成了安徽影像家攝影俱樂部(以下簡稱影像家),也正在因為攝影,不斷增高著人生的厚度。

利用攝影參加公益,感覺非常開心

1月27日,漫天大雪中,曹永記從阜陽趕到合肥參加影像家的年會活動,絲毫沒有取消行程的想法,「我喜歡影像家這個群體,在這裡學到了很多攝影技巧,特別開心。」

曹永記是來自阜陽市的一位醫務工作者,平時工作很忙,但是他還是會擠出時間來到合肥參加影像家安排的學習和拍攝活動,「我是2017年2月份加入影像家,經過了系統地學習,感覺收穫很多。」

「我們做醫生的本來就很忙,業餘時間不多。我之前也沒找到合適的業餘愛好來豐富自己,通過朋友的推薦來到影像家,覺得很不錯。」曹永記說,更讓他高興的是,影像家計劃在阜陽設立教學點,「讓更多熱愛攝影的朋友能夠得到系統的培訓。」

在曹永記看來,學習攝影除了提升自己的審美、豐富了業餘生活,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利用攝影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比如給老人、貧困學生拍照,這個過程我覺得很快樂,很有意義。」

認真投入,實現從「小白」到「學霸」的逆襲

張新祥喜歡攝影,借著到全國各地出差的機會,每一次都是拿著手機一通狂拍,人物、風景、人文歷史,只要碰到了就會「咔嚓」下來。

「我那時候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就去請教小姨。小姨是影像家的會員,當時水平比我高多了。」張新祥說,後來小姨看他對這事挺「上心」,就乾脆推薦他也加入影像家。

「這是我們進步最快的學員。」影像家的龔硯磊老師說,張新祥加入影像家10個月,幾乎每一場外拍乃至旅遊拍攝都會參加,「現在可以說是『學霸』了,已經拿到了省攝影家協會的會員證。」

影像家的榮強老師說,老師們會認真對待每一位學員,「當然學習氛圍也是很輕鬆的,通常會在咖啡館等比較有文藝氣息的地方開展課程,旅遊拍攝則有專人負責踩線和對接旅行社特別訂製。」

「我們到東南亞國家,會選擇跟旅行社不同的線路,尋找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和當地的人文,這樣才能拍出味道。」張新祥說,這個過程讓人感覺很充實。

此前,工作並不繁忙的張新祥總是覺得工作之餘的時間很無聊,自從學了攝影,感覺整個人狀態都變好了,「也經常義務幫助朋友拍照片,心裡也是蠻有成就感的。」

用手中的相機拍下合肥抗擊冰雪的正能量

2017年是董敏加入影像家的第二年,她的「資深」更源於對攝影的熱愛乃至痴迷,「帶了一個星期的乾糧,獨自一個人深入皖南山村,就是為了拍一些更有人文情懷的照片。」

2018年1月里,合肥連續遭遇兩場暴雪。已經50多歲的董敏沖在了抗擊冰雪的一線,「我自己覺得特別自豪,能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合肥抗擊冰雪的正能量。」在現場,董敏感受不到寒冷和疲憊,「結束之後回到家,才感覺到好累啊。」

從一開始熱愛生活中的美,總想著把這些美景收進鏡頭,到後來轉變為追求照片的內涵,董敏說,這樣的轉變讓她提升了人生的修養、拓寬了視野。

「之前總是覺得拍一張美圖,發在朋友圈獲得很多點贊就很滿意,現在就琢磨著,用鏡頭去表達一些東西。」董敏說,現在的她對攝影可以說「非常痴迷」。

讓攝影與美麗鄉村「無縫對接」

當攝影師把鏡頭對準美麗鄉村,也開啟了長豐縣馬郢社區與影像家的一段「情緣」。

「我們跟影像家的互動還是挺多的,他們的到來不僅僅是拉動了馬郢的人氣,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影像作品,在更大範圍提升了馬郢的影響力。」長豐縣馬郢社區第一書記鍾宇說道。

鍾宇是「馬郢計劃」的發起人,供職於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場執法監察支隊,是合肥市第六批選派幹部,於2014年到馬郢「走馬上任」。在鍾宇的「馬郢計劃」里,希望在馬郢把鄉村研學游做成一個紅紅火火的項目,在這裡體驗最為淳樸的鄉村生活和景色。

「影像家多次來到馬郢拍攝風景,不僅帶來了較高的人氣,還為這裡做出了貢獻,比如他們曾經在植樹節的時候種下了100多棵桃樹。」鍾宇說,影像家與馬郢之間「合作親密」,「也希望攝影能夠為鄉村改變帶來一股力量。」(劉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亳州網 的精彩文章:

ATM前撿到卡和錢 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
這件金帶扣告訴我們啥是絕世工藝

TAG:中國亳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