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江縣的歷史沿革

龍江縣的歷史沿革

龍江縣歷史沿革

龍江縣地處大興安嶺東麓,松嫩平原西部邊緣,自古就是漁獵民族與游牧民族交匯融合之地。從舊石器時代起便有人類活動,這篇文章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龍江縣的歷史沿革。

石器時代

龍江縣內舊石器遺址分布較為廣泛,縣內共發現98處舊石器遺址,多分布於河邊與古代湖泊以及哈拉海濕地西部邊緣地區。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為景星缸窯遺址,景星缸窯遺址首次發掘於1985年,後在1987年由文物部門再次進行發掘工作。共出土了2000餘件石器與五種哺乳動物化石,石器經測定年代約距今8000年至12000年,動物化石距今約20000年至30000年。缸窯遺址年代上早於昂昂溪新石器遺址,晚於昂昂溪大興屯舊石器遺址,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石器時代研究上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龍江縣內新石器遺址共有兩處,位於雅魯河龍江段上游與龍江湖附近,年代距今約5000年左右,屬昂昂溪文化類型。

本段參考資料來源—《從文物考古尋龍江縣歷史文明》

《黑龍江古代民族史綱》

西周-秦時期

西周周至秦時期活躍在松嫩平原一帶的古民族為濊貊族,這一古代民族生活遺迹在富裕縣,肇源縣以及其他地區均有發現。

濊貊族為古代東北三大基本族系之一,是後世扶余,沃沮,高句麗等民族的原始體。肇源白金寶遺址經測定距今約3000年左右,為西周時期。富裕小登科遺址年代更為久遠,應在商代末期。濊貊族歷史上最早分述為濊族與貊族,濊族為漁獵民族,貊族則主要以遊獵為生。這一點在白金寶遺址出土的各類漁具中可以證實,並且從石器時代起松嫩平原上的遺址大多都發現於河湖邊高地這一點也可以證明。

秦漢-五胡十六國時期

在秦漢時期松花江及嫩江流域的濊貊人形成了東北地區第一個部落聯盟—索離國。

《晉書》裨離國在肅慎西北,馬行可二百日,領戶二萬。

索離國最早見於史書是在《後漢書》之中,其中記載了東明南渡掩?水建立扶餘國的故事,索離國也因此被稱為北扶余。

索離其核心區域南至東流松花江,東至賓縣,西至嫩江,北至烏裕爾河流域。龍江縣地處嫩江西岸,雖其鄰近的富拉爾基也發現過符合索離文化的遺址,但這一區域應不是索離的核心區域。因地處邊緣地區,故因屬於東胡與索離混居地帶,但索離應在此區域占多數。

索離最後見於史書即是在《晉書》中,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南方同屬濊貊族系的扶余逐漸衰亡,而高句麗則不斷北上蠶食,東部的勿吉諸部落也紛紛西進,索離國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消失在這一區域。

南北朝-隋

南北朝時期勿吉諸部落紛紛西進,與東胡以及濊貊形成了室韋這一部落聯盟。

《魏書》室韋國……入契丹國,又北行十日至啜水,又北行三日有蓋水,又北行三日有犢了山,其山高大,周回三百里。又北行三百餘里,有大水名屈利,又北行三日至刃水,又北行五日到其國。有大水從北而來,廣四里余,名穄水。

穄水即為?水,為那水的音轉,即是今嫩江。啜水為綽爾河,蓋水為罕達罕河,屈利水為雅魯河,刃水為阿倫河。

即南北朝時室韋本部之南室韋應在今訥河市一帶,而今龍江縣屬應亦為南室韋部落所居地帶。

南北朝末期至隋代,室韋諸部逐漸南遷,南室韋諸部落遷徙至今綽爾河流域,則隋代龍江縣仍為南室韋部落所居。

唐-五代十國

唐代龍江縣屬依然為南室韋部落所居,但《舊唐書》中對南室韋各部落地理位置有較詳細的描述。

《舊唐書》今室韋最西與回紇接界者,烏素固部落,當俱輪泊之西南。次東有移塞沒部落。次東又有塞曷支部落,此部落有良馬,人戶亦多,居啜河之南,其河彼俗謂之燕支河。次又有和解部落,次東又有烏羅護部落,又有那禮部落。

俱輪泊即為貝爾湖,啜河為綽爾河,即塞曷支部落應在綽爾河上游之南洮兒河以北,烏羅護在史料中記載居「啜河之側」,故應在綽爾河中游地區,再向東即為今龍江縣縣屬即為那禮部所居地,又有史料記載那禮部與烏羅護部混居,則唐代時龍江縣為那禮部與烏羅護部混居地帶。

唐末至五代十國室韋諸部西遷,諸部落所居具體位置則不可考,但龍江縣屬依然為室韋諸部落所居。

遼—金

遼代龍江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管轄,後在遼天祚帝天慶六年(1116年)升為靜州。

金代龍江縣所屬為前期為泰州金山縣,後期將烏古迪烈部內遷並修建金長城,並在龍江縣境內修建了三座大型軍堡,分別是沙家街古城,哈拉古城與小城子古城。這時的龍江縣屬為烏古迪烈統軍司管轄,並且統軍司治所就在沙家街古城。

元代

元代龍江縣屬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即遼王封地。行政區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朵因溫都兒兀良哈千戶所,並且有吉答站位於縣屬境內。

明代

明代與大興安嶺東麓地區設置兀良哈三衛,龍江縣屬卜剌罕衛與阮里河衛以及福余衛管轄,其中阮里河衛應管轄大部分地區,卜剌罕衛居於綽爾河南北應在南部地區,福余衛居於嫩江下游兩岸,應在東部地區。

《盛京通志》與《滿洲源流考》均認為阮里河為雅兒河音轉,並記載雅兒河在齊齊哈爾城西120里,即今雅魯河,故阮里河應位於今龍江縣屬。

清代

清代龍江縣屬分兩部分,雅魯河以北為黑龍江將軍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區,雅魯河以南為內蒙古哲理木盟轄區。

並在縣屬內設立烏鴉頭驛站,即今頭站鎮。

《盛京通志》內載努爾哈赤征海西女真烏拉部時,收降一城名郭多,位於瑚拉爾吉(即今富拉爾基)西10餘里處。

1913年,龍江設縣,屬龍江道管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君子不器,壺以載道
天黑了!寶貝,別忘了回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