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隧道唯返觀可照察之
「經者,徑也,鏡也」。經典的東西讀的人層次不同,認識的深度就不同。經典亦如一面鏡子,你的水平到什麼程度,在鏡子里是能照見的。我們時常練毛筆字、導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達到「致虛極,守靜篤」,返觀內照,從而讀懂和理解人體、自然之奧秘。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及生命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大量的採用了這種內證觀察法。「在傳統文化里,存在很細微、很精深的內證實驗……正是因為這個內證實驗和理性思考的結合,才產生了傳統文化,才構建了中醫理論。」
那麼什麼是內證呢?
內證是人類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由內觀作為工具來觀察宇宙及人體最基本的生命物質和運動規律。早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本源的《周易》中就提出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認知方法,「近取諸身」就包含了內證實驗的思想,《周易》對人自身和外部事物的認知方法和思維方式,對中醫學產生了深刻影響。
中醫學中每一個生命現象,都是基於古代先賢們對人體自身生理變化的一種更深層次的體驗。這種特殊認識形式所遵循的仍然是實踐、認識、再實踐這樣一個科學發現和應用過程,而且整個過程是極其客觀和科學的。中醫學中的陰陽、藏象、命門、經絡、氣化等理論,無一不與內證實驗密切相關。《素問·舉痛論》中說過:「善言人者,必有厭(合)於己」。其意即是說,擅長論述一般人的生理規律的人必定能夠符合自身的體驗。《黃帝內經》就是經過無數的內證和實踐觀察證明了的客觀真理。中醫所治療的大多是人體的隱形部分(通常用直接觀察法觀察不到的),但這一部分在人的生理活動中作用特別重要。內證觀察到的人體呈現多個層次、多種形態。中醫學認為人體所依據的基本生命物質——陰陽(它是極為具體的生命物質,有形態、有數理,有運動、有色彩),迄今為至,還只能用內證的方法來進行。以經絡的研究為例,當代科技發展至今,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經絡的研究,仍未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然而它在內證狀態下很清楚,如果該條經絡旺相,有的會呈現出金色。穴位在旺相時,是一個旋轉的小小汽球,就是一個小太極球。沒有內證,就無法理解中醫學經絡理論的產生。《靈樞·經脈》篇就詳述了人體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其中每條經脈除體表循行部分外,還均有體內循行部分。明·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
還有,對未病先防、中藥歸經、五運六氣等等都要運用到內證方法。藥物的四氣、五味、歸經,不僅僅是依靠「嘗百草」的外證試驗,還要通過內證實驗,才能體驗到藥物的歸經。否定內證實驗,就無法理解中醫學的實質。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請相信,如果緣分十足,你一定會被治癒!
如果你正在或者很久為身體某些疾病所困擾,


TAG:深度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