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甲范翁咳悶閉,胸痹少陽痰飲治

花甲范翁咳悶閉,胸痹少陽痰飲治

前言:江淮大雪,冰封四輪,晨起冒寒,幸遇佳案。

范翁,年逾花甲,旬日前新發胸痹氣塞,咳嗽咳痰,痰黃粘稠,難咯,苦於平卧,食谷欠馨,大便溏。恐年老病猝,查胸部CT無殊。舌紅苔黃白厚尖邊少苔,脈弦細小沉。藥用小柴胡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三日:瓜蔞皮10g、薤白10g、柴胡10g黃芩生10g、姜半夏8g、生党參8g、紅棗6g、桔梗6g、炙甘草6g、前胡10g枇杷葉蜜15g、苦杏仁10g、生薑3片自備。今日複診,范翁面帶欣喜,笑言服藥一劑即覺胸悶氣塞若失,平卧無苦,現咳嗽減不能已,痰黃稠轉白稀,易咳出,納谷味香,大便仍溏,或二日一行,夜寐欠佳。舌紅苔黃白厚帶水滑,脈弦細。原方加茯苓,囑連服七日。

葉按:咳嗽、胸悶,病位在胸肺,位於表裡之間,病屬少陽。少陽四大症: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患者兼有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兩症,傷寒論第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可證患者病在少陽,可與柴胡湯,胡希恕先生常用大柴胡湯治療胸肺疾病,然患者腹部不實不虛,非大柴胡湯腹證之「心下急」、「心下滿痛」;亦非柴胡桂枝幹薑湯腹證之腹直肌菲薄、緊張(參考龍野一雄《中醫臨證處方入門》),無力(參考矢數道明《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湯或然證可見咳嗽,故斟選此方。

《金匱要略》論述胸痹如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故合用栝樓薤白白酒湯,小柴胡湯具半夏,亦是栝樓薤白半夏湯義。仲景栝樓用栝樓實,今患者便溏,實乃皮仁相合,仁可潤腸較之皮通便力強,故去仁留皮而不用實。又曰:「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二診症咳減不已,苔膩帶水滑,痰飲仍猖,加一味茯苓去飲,合原方藥味亦是茯苓杏仁甘草湯。

施今墨常用桔梗、杏仁、薤白、枳殼四味葯調理胸部氣機,治療胸膈滿悶,痰氣不暢,患者便溏,故以前胡、枇杷葉替枳殼。《神農本草經》載:前胡,主治痰滿,胸脅中痞……去痰實,下氣。《神農本草經》載:枇杷葉,下氣。諸葯協作肺之宣肅得復,故葯到病緩,醫患皆喜。

作者簡介:葉濤,主治中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現就職於衢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崇仲景,學溫病,查效方,注重審機論治與方證對應相結合。門診時間:周一三五六全天,周四下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森說醫 的精彩文章:

大青龍湯誤汗救誤一則

TAG:伊森說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