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希恕講傷寒論17

胡希恕講傷寒論17

胡希恕講傷寒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二00八年六月

第174條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之。若其人在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風濕也為在表之證,此病開始也類似傷寒無汗,到八九日的時候,風濕相搏的證侯才明顯發作,所謂風濕,是病人平時多濕,感冒風濕,兩者相合就得風濕證,即風濕關節炎,此不象太陽傷寒那樣疼,此疼的相當的重,故說身體疼煩,疼且煩,以至於不能自轉側,一動就疼。一般急性風濕關節炎是這樣的。不嘔,說明裡面無停飲,不渴,說明裡無熱即是無少陽及陽明證,這裡說明傷寒八九日沒有傳入少陽病,也沒傳里。脈浮虛而澀,雖浮,但按之無力,謂之虛,應手有力謂之實,澀,是與滑相對的,脈內血行不流利為澀,如果上下流動滑利為滑,澀主血少,又虛,血又少,故雖是有證,但陷於陰虛證(此陰虛證是為虛證與陰證),所以不只用桂枝湯,而用桂枝附子湯,就是前面講的桂枝芍藥湯加附子。附子這個葯已講過,起亢奮作用,凡機能陳衰即可用此葯恢復機能,其次附子是溫熱葯,去寒濕,《本經》說:治結痹,治風濕拘攣,不得曲伸。所以治風濕痛,不用附子的機會少,當然陽性證不用它,陰性證必用。此方桂枝附子都加重。桂枝可通利關節,表證身疼痛都有桂枝的作用。關節疼呢,當然以桂枝湯為主,由於陰虛去寒性的芍藥,加附子治關節疼。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如果此人因小便不利喪失津液,脈浮虛,血虛津液也虛,大便應硬,這個為實證。此書小便自利,就小便頻數,由於小便頻數而造成大便硬,這不能發汗,不能用桂枝湯,所以用上方去桂加白朮湯主之。津液虛為什麼加白朮利尿呢?白朮現在用蒼朮,古人不分,術與茯苓這類葯,既可治小便不利,也可治小便利,頻數,小便自利也治,尤其老年人,如果膀胱失收,小便頻數,可用附子配苓術這類葯,如真武湯等有效,金匱腎氣丸等,由於機能陳衰,膀胱括約肌鬆弛,致尿頻。因小便多而致大便,這時不能發汗。在金匱有唯小便數,大便瀉皆不可發汗。以發汗最喪失人的津液。小便數津液亡失致大便硬,非治小便不可,用附子術使小便恢復正常,使小便不自利,大便也不硬了。同時附子術二味配合可治濕解痹的,桂枝附子是桂枝、附子、生薑、大棗、甘草五味葯。本來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枸,現又另立方名,是分量不一樣,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由於治痹痛,桂枝附子需重用。附子在此就除濕解痹解疼,桂枝去桂加白朮湯,即上方把桂枝去了,其它都一樣,另加白朮四兩。看看方後,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一日把三付葯都吃了,古人一回煮三付葯,其人如冒狀,即感覺頭沉,勿怪,即不要怕,是以附子術並走皮內助水氣未得出,故使然。這由於附子術二葯並走皮內,助水氣,而水氣沒出,攻沖頭腦,感覺頭冒。水氣一除就沒有此情形了,法當加桂四兩,依法應加桂,因風濕在表,此本一方二法,此去桂是根據病情不同了,這是一個方子,二個方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桂枝不但發汗也治小便不利,治氣上沖。利小便的葯都有桂枝,沒桂以的很少,如五苓散、苓桂術甘湯、苓桂姜甘湯很多,桂枝治氣上沖,凡氣上沖,都誘導小便向上,不下行。所以用桂枝使小便往下走。所以桂枝必去,又因桂枝解表發汗,所以必去。此時主要的一方面去濕解痹,一方面治小便自利而恢復大便硬。白朮不但利小便,還能治小便不利,如用酸棗仁也治失,也治多眠。有人說生棗仁治多眠,熟棗仁治失眠,其實不是那事,我用生棗仁也治失眠,也治多眠,只是病人因為虛而造成的用之皆可。術與苓也是一樣的,看你如何配伍,如配桂枝則利尿,配附子也利尿,但機能的陳衰,也影響到小便自利,故亦治小便利,如腎氣丸在金匱裡面就有,所以女人有腎下垂使輸尿管扭轉或拆疊,尿入膀胱受障礙,可致小便不利,用八味腎氣丸可以治就是附子的作用,能恢復肌張力,使下垂的臟器恢復正常的位置上來,所以輸尿管正常,小便必利。所以中醫辨證必須辨寒熱虛實,真正虛證的小便不利,用它行,否則有害無益。所以不能說拿哪個方治小便不利,哪個治自利等,要辨虛實,與脈與證皆有關。在此脈浮虛而數,他是一個陰證的虛證。我在用此方的時候有變化,桂枝湯治這種病是非常好的,我就把這二個方混合用,就是用整個桂枝湯就是。不是這樣的虛衰,桂枝湯整個用是可以的,然後加附術。這個治一般的關節炎相當好使,我經常這樣用,就是桂枝湯原方加附子蒼朮,這裡說其人如冒狀,這這個附子這個葯有個反應,要大量用就有眩冒的,不斷冒而且暈,甚至象喝醉酒樣,還想吐,這都是過量了,我們用此葯開始不要大量用,逐漸加量沒事的,開始用三四錢、四五錢都沒問題的。附子中毒得用到幾兩,大概七兩,可葯死人。少用沒關係的。桂枝也可以加量,疼的厲害,也可給四兩。這個在風濕、類風濕都有用的機會,以至於骨刺類的病,即骨質增生,脊椎,頸椎等,但如果是偏側痛,尤其骨質增生的有壓迫神經,不是整個疼,哪一方著重,哪一方就疼的厲害,這時要加大黃,後來要學的大黃附子瀉心湯治療一側痛。古人通過臨床所下的結論,每每都有效。大概骨質增生這類病,都是一側痛的多,加大黃不要太多,一般六克即可,最多加十克。這個很好使。骨刺我也治多了。就用桂枝湯加術附加大黃。當然痹也不只是這個方子,但以這為多。有一次開會用桂枝湯加術附做一個定方治關節痛,很有效。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這個比上面那個痛還厲害,骨節疼煩,掣痛,是一種牽引痛,疼的厲害,且不能曲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自汗出,短氣裡邊有停飲,里有停飲壓迫胃就短氣,這是金匱說的,心下有停水,厲害了心悸,微者短氣,短氣都是胃有水,小便不利,胃?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此不但外面有濕,裡面也有停飲,所以非用桂枝不可,氣沖的厲害,往上,故水也不往下走。惡風,不欲去衣,前者講了雖外有熱,不欲去衣,此寒在骨也。此正是陰虛證,陰證則惡寒的厲害,這些都是屬少陰病類的。有表證,也有桂枝甘草,由於如此惡寒惡風,故加附子。甘草附子湯主之,就是桂枝甘草加附術,桂枝湯加附術,桂枝甘草加附術,桂枝去芍芍加附術,這些都在治關節痛進常用的疼的厲害,氣沖的明顯,用這個方子,桂枝甘草湯前面講過了,也解表,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因有桂枝是要發汗的,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能食,也不出汗了,還煩,再吃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開始的時候用一升太重,可服六七合,逐漸增加。這個方子也比較常用。如果臨床風濕,且氣沖的厲害,小便不利,用此方比較好。以上三段都是講的風濕類的病,古人叫風濕相搏,又有外感,同時又有濕痹,古人叫它風濕相搏證。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這段很存問題,傷寒脈浮滑,浮主表熱,滑主里熱,如果太陽傷寒的癥狀,而脈浮滑,此表裡俱熱,可用白虎湯。但此證侯決不是表有熱,里有寒。里有寒怎麼用白虎湯呢?注家說法不一,有說是表有寒,里有熱,也不對,表寒也不能用石膏,且與脈也不對。寒多指邪說的,表有邪里有邪,表有邪,里有熱,總而言之,這段成問題的。從方後的說明就知道了,陳憶等謹按前篇去熱結在里,表裡俱熱者,白牙湯主之,前幾段我們講了,白虎加人蔘湯證,有這些話,說白虎湯證,熱結在里,表裡俱熱,用白虎湯。為解釋這一段,沒說白虎加人蔘,其實那是白虎加人蔘。又雲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因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者,必表裡自差矣,這是林憶他們的按語。他說這一定是表寒里熱,是表裡二字弄反了。應該表有寒,里有熱。又陽明一證雲,在陽明篇有這麼一條:傷寒脈浮遲,表熱里寒,四逆湯主之。如果是表有熱里有寒,決不能用石膏,用白虎,應用四逆湯。由此證明,這絕不是表有熱里有寒。……他說的這個千金翼說,白通湯主之,認為林憶說的不對,此條與陽明病那節,交互有錯誤,說白通湯那個脈應該浮遲,浮為在里,遲為里寒,說是表熱里寒是對的。那個用四逆湯不如用白通湯。可能是白通湯,白通那個葯,是乾薑、附子、蔥門,蔥門配合乾薑附子,前者解表後二者溫里,既治表邪又治里寒,四逆湯只溫里不解表。此段脈浮滑,滑定是白虎湯脈,但證沒明白。後面有「千金無是語,以為玉函經之誤」,林憶舉這個說是千金翼,是這樣說的,不對,在玉函經是這樣的,玉函經是這樣說的,他說這段應是白通湯,看看64 條的註解,玉函經此條云:傷寒脈浮滑,而表熱里寒者,白通湯主這,舊雲白通湯,翼雲白虎者恐非。翼去是王叔和的注。玉函經這條說脈浮滑,表熱里寒者應該用白通湯主之,但是這也是錯的,白通湯脈不應該浮滑,應該是遲了,白通湯脈浮滑呢,又不應有表熱里寒,證不對,所以這個是前後串,四逆湯那條就是後面講陽明篇,應該是白通湯,那人是脈浮遲,表熱里寒者的白通湯主之,這條條脈浮滑,應為表裡具熱,把這一段互相穿插錯誤了,把這二段弄串了,弄得白虎湯與白通湯,二個都不對。白虎湯那個表熱里寒是不對的,白通湯是四逆湯那個不對的,甚至在白通湯,我們在少陰病將講,少陰病下利與白通湯那節也錯了。

這一段要這樣體會,表裡俱熱,所以脈浮而滑,浮為表熱,滑是里熱,白虎湯不渴,這段也沒說渴,渴就加人蔘。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這個脈結代脈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湯,但是心動悸,血不足以養心,則心動悸真正的由於虛,現在由於陰虛了,可以用炙甘草湯。有些結代脈,如前面的抵當湯,脈沉結,沉脈中見結,沉脈有時停下下。所以實證裡頭有很多是瘀血證,反倒用下劑,可是實證沒有心動悸,如果心動悸相當厲害,動悸是驚恐的意思,玉函經是「驚悸」,這時炙甘草湯是有作用的。

此方是桂枝湯去芍藥,裡面有桂枝生薑大棗甘草,另加些滋陰葯啊膠、麥冬、麻仁、地黃。同時加人蔘健胃。所以生血生津液,胃要是壞了是不行的。而且方名也給我們個啟示,生地用1斤,麥冬半升都是大量,不說生地麥冬湯而說炙甘草湯,炙草不過四兩,為什麼?甘能養脾,古人認為是甘葯都是健胃的,這裡滋陰葯皆為甘葯,尤其麥冬,麥冬湯解釋有健胃作用,這方主葯是健其胃氣為本的,尤其陰分太虛了,當然也給滋陰葯,桂枝外調營衛,此方主要內滋陰津液,然後健其胃氣,這是一種治血虛,脈結代的正法,不健胃是不行的。所以遇到血虛津液虛,大滋陰把胃弄壞了,是恢復不了的。後又稱復脈湯是錯的。真正脈要是絕,那隻能用通脈四逆湯,此方復不了脈。這都是千金搞的。此方是治結代,出現間歇,復間歇可以,不是沒有了。真正到了心臟衰了,此方寒性藥用不得。後面講的通脈四逆湯就是,那隻能救胃,所謂救胃扶陽,胃氣保住一分,人生命可挽回一分,如果胃氣全完了,人就好不了,故那必配四肢厥冷,血液達不到四末,基礎在胃,胃為水谷之海。胃一點消化作用也沒有,到那時吃這葯不行,一點寒性葯也不能用。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這裡解釋結脈,結陰,代陰,這幾種脈。結是脈來之緩,緩不是慢,不是遲。遲而一止謂之結,故而一止謂之促,是錯了。脈按之沒力量為緩,即是太陽中風之脈,弱,脈綳的不那麼緊,脈道弛張,為緩脈,時一止復來,有時一止,馬上又來,為結。結脈,結者,繩子有結,雖有疙瘩,但前後有聯繫,疙瘩過去還是繩子,結脈問題的,正常人也可以有的,不管快慢,數中一止也叫結。又脈來動而中止,脈來不是緩而是搖動,即動脈,跳動而搖擺,為動脈,脈來不平靜,而中止,不是時一止而復來,而是終止了,中間沒有了,然後更來,但小數,脈細小而快,這個脈是最壞的,是極不整的脈,一摸脈有跳動的懷錶,然後沒了,再來非常小,且疾數無度,中有還者反動,也不是整個是終止也有時停一下也來,但來了,還是動,還是搖搖擺擺的,一陣快一陣慢,或一時搖擺,一時不搖擺,這個壞的很,所以說名曰結陰,這個在一般的脈書裡面不提的。是最虛了。脈來動而中止,同前面一樣沒了,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比較長的時間,脈又動,名曰代陰,就這個脈沒了,而另外一種脈代替它來了,叫代陰。也是極不好的脈。現在臨床上,時一止而來為結,中止良久再來叫代,如果脈來的快慢不均,脈身跳動不已,這是怪脈,此為結陰或代陰之類的脈。結脈比較輕,代脈比較重。(47:48)……""

那麼到這呀,我們把太陽篇就講完了

========== END ==========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胡希恕講傷寒論4
胡希恕講傷寒論7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