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愚蠢的六個人,明明有機會可權傾天下,卻非要自己作死!

三國最愚蠢的六個人,明明有機會可權傾天下,卻非要自己作死!

原標題:三國最愚蠢的六個人,明明有機會可權傾天下,卻非要自己作死!


三國亂世,群雄並起,各路英雄在這亂世大放異彩,縱觀三國歷史,有很多令人歌頌敬仰的梟雄,當然也有很多令人嘆惋可惜的「蠢人」,這個「蠢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蠢人,而是指這些人有條件,有實力,本來就算一爭這天下也是有可能的人,但是他們都被自己的一時「愚蠢」害死。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蠢人」。


第一個、何進


何進出身卑微,《三國演義》中講到,他是屠夫出身,後來因為自己的妹妹被漢靈帝看上,然後從此一朝得志,飛上枝頭做了鳳凰,漢朝的外戚勢力是非常強大的,而何進就是外戚專權的一個代表人物,漢靈帝死後,立劉辯為帝,之後何進的權利更是無限膨脹,哪怕要篡位,自立為王,也只需好好謀劃便能做到。但是他在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的事情上卻遲疑的,而這一刻的遲疑,卻讓他喪了命。宦官之首張讓決定先下手為強,設計招何進進宮,事先做好埋伏,最後何進被斬殺於長樂宮嘉德門,在《三國志》中,曹操曾這樣評價他:「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輸在這等小事上,確實不太光彩。


第二個、韓馥


韓馥是東漢末年的諸侯,冀州州牧,在諸侯國出兵討伐董卓時,韓馥也是討伐大軍中的一員,韓馥與袁紹曾一起計劃扶劉虞上位做皇帝。但是袁紹後悔了,當時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於是袁紹便用計奪取冀州,韓馥按理說也是能一爭冀州的,但是他卻以「才不如袁紹,謙讓冀州」為由,就這麼將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但是袁紹卻沒有承他的情,之後袁紹便想殺他,韓馥被迫投靠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為是要來殺害自己的,於是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殺。逢紀是這麼評價他的:「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確是庸才。


第三個、呂布



說起三國,怕是沒有人不知道呂布的,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在《三國演義》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了「第一猛將」的形象,呂布之勇,自然無話可說,但是否有謀,卻是值得商榷的,他曾輾轉於多個陣營,最後在下邳城被曹操圍攻,當時陳宮曾向他獻計,如果呂布能善納忠言,那麼下邳城一戰,誰輸誰贏,尚且未知,但是,呂布過於剛愎自用,生性多疑,沒有才取陳宮的建議,於是落得個戰死於下邳城的下場,郭嘉曾這樣評價於他:「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可見呂布的不足,成為三國亂世的犧牲品,那是必然。


第四個、曹爽


曹爽是曹室宗親,大司馬曹真之子,他為人原本謙虛謹慎,後來也起了狼子野心,後來任用私人,專權亂政,侵吞財產,起居自比皇帝,後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要曹爽交出權利,保他爵位,曹爽很慫地沒有反抗,聽了司馬懿的話,司馬懿是什麼人,怎麼可能言而有信,曹爽交出權力,馬上就被司馬懿給殺了。辛憲英這麼評價他:「曹爽與太傅俱受託之任,而獨專權勢,行以驕奢,於王室不忠,於人道不直。」可真是一個不忠不義的草包。


第五個、袁紹



袁紹用今天的話來講,那就是出身豪門,「四世三公」,自己也位至三公之上,這樣的家族實力,可是不能小覷,而在軍閥割據的時代,他也沒有落後,先是佔據冀州,後奪青、並二州,大敗公孫瓚,統一河北,權利一時達到頂峰但是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自恃地廣兵強、糧食充足,根本不聽沮授的忠告。最後大敗於曹操。荀彧是這麼評價袁紹的:「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有先天良好的條件,卻不懂得運用,此之謂「愚人」也。

第六個、劉禪



著名的「劉阿斗」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臭名排行榜中,總是能見到他的一席之地的。他是蜀漢的第二任君主,是趙雲在長坂坡用生命救回來的劉備之子。劉備死後將他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也是兢兢業業,沒有絲毫保留地輔佐他,諸葛亮曾寫《出師表》,告訴他如何為君,何人可用,何人慎用,但是扶不起的阿斗,可不是「浪得虛名」,諸葛亮之言,一句也沒聽進去,最後諸葛亮死於北伐途中,而蜀漢在劉禪手中徹底地走向了衰亡,司馬昭攻蜀,劉禪投降,最後竟然還說出了「樂不思蜀」這種讓人貽笑千古之話,精明如劉備,竟生出如此草包,也是造孽。


當然,三國時期有這麼多的英雄,自然也就還有很多草包愚人,有興趣的可以多去關注一下,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三國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史海 的精彩文章:

有人說他是流氓皇帝,有人奉他明君聖主,25字遺旨驚世人!
世界最強小國,建國至今一直在打仗,但從來沒輸過,只感激中國!

TAG:縱橫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