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年人服藥兩誤區!服錯葯兩補救!

老年人服藥兩誤區!服錯葯兩補救!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迅速增長,

老年人已成為藥品市場的最大消費人群。

據統計,老年人消費的處方藥品佔23%~40%,非處方藥品佔40%~50%。

但老年人用藥的安全問題也應引起重視。

有文獻報道,超過60歲的老年人因為藥物治療

而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

專家指出,由於老年人用藥和成年人有所不同,

在劑量和用法上都應加以注意。

老人用藥易陷兩大誤區

老人家的不合理用藥主要體現在依從性不足,

容易產生兩個極端:一是自行加量、為追求療效追加藥物種類;

二是因過分關注藥物不良反應而自行減量、停葯。

其次,因為記憶不佳導致的漏服、重服也很普遍。

誤區一:過度關注不良反應 不願長期服藥

老人家會特別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

很多時候不願意長期服用降壓、降脂、降糖等藥物。

很多時候,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引起的綜合病症是慢慢日積月累下來的長期才能看到,

反而沒有藥物不良反應來得那麼明顯、迅速,從而容易被忽視。

因為肝腎功能減退,代謝減慢,血漿蛋白比例下降等,

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代謝能力減退,體內遊離藥物成分增多,老年人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確實比青壯年更為明顯。

因此,老年人服藥最好從少劑量逐漸增加,一般來說增加到青壯年人群的75%左右。

不過,實際上大部分的藥物不良反應是很快就能耐受的,

不適癥狀也很快會在耐受後消失。同時,醫生用藥也都會考慮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提前做好劑量的設計,

只要在用藥方面增強依從性,跟醫生和藥師都有良好的溝通,

就能降低安全風險,不用太過擔心不良反應的問題。

誤區二:過度自信「久病成醫」 隨意停葯

有些老年人覺得自己是「老病號」,「久病成醫」,對自己的病情了解很有自信,

容易不按醫囑用藥,病情稍有好轉就擅自停葯。

他們還偏向認為血壓、血糖的指數偏高可能是短期的,

希望可以單純通過飲食控制或者服用非藥物的保健品來調理身體、調節各項健康指標。實際上,很多慢性病恰恰是只能通過藥物長期進行控制,

一旦停葯,必然會導致各項健康指數的反彈,

隨意停葯只會引起病情惡化、加速病情發展;

另外有些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

擅自停葯就會導致病情複發甚至產生耐藥性。

發現錯服藥怎麼補救?

一、漏服:

時間在半個小時、1個小時之內,可以補服;

如果已經錯過了一個服藥時間,到了下一個服藥時間發現漏服一次,

務必不能將兩次藥量疊加,只能繼續按照原定劑量服用。

長期服用某種藥物的情況下,藥物在體內的濃度一般

不會因為偶爾一次漏服而下降到最低有效濃度以下,

而加量服藥則很容易出現體內藥物濃度瞬時超過最低中毒濃度,

從而發生危險。

二、重服:

偶爾一次重複服藥也不用特別擔心,

可以多喝水儘快代謝,或者喝牛奶減少腸胃對藥物的吸收。

不必馬上想到採取洗胃一類的措施。

到了下次服藥時間也可照常服藥。

建議:別忘定期清理藥箱

由於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不少老人家會囤積藥物,

減少去醫院開藥的麻煩。

藥師提醒,囤葯也不是不可,但務必要注意藥品的有效期。

有的老人家圖方便收納,把藥物外包裝丟掉,

這樣會導致看不到有效期,實不可取;

其次要注意,薄膜衣被剝掉的藥片一類,

無論有效期多久,都必須在半年內使用。

囤積藥物還要注意仔細閱讀說明書,

看清楚各類藥物的儲存條件,包括溫度、濕度、是否需要避光存放等。

最重要的是,子女最好協助老人家定期清理藥箱,清除過期、不明日期藥物和儲存不當發生變化的藥物。

(素材圖片來自網路)

總編輯:茹惠 編輯:宗明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用牙膏去除老年斑其實並不靠譜!快來聽醫生怎麼解釋
還埋怨爹媽被騙?這有份老年人「防騙攻略」請收好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