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辛丑條約》時,美國為什麼幫助我國?
乾隆曾經牛氣哄哄的說過這麼一句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
但是,有歸有,守不住有毛用?
加上還有個敗家娘們搖尾乞憐:「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所以在滿清末期,用大炮轟開中國大門的列強,開始對對馬可·波羅記載的遍地是黃金的泱泱大國,予取予奪。
其中,主要有兩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
四次戰爭,簽訂了四個不平等條約,分別是《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根據條約內容,可以看出,《辛丑條約》和前三者最明顯的不同是竟然沒有割地出去!
難道是英國殖民印度後,心生慈悲?
怎麼可能!
真正原因,是美國!
跟在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不一樣,背鍋俠李鴻章,這次可沒辦法血染黃馬褂,完完全全,是列強自個兒爭論出結果來,滿清派代表簽字就行了。
列強初步敲定是兩億白銀,外加各自分塊地盤。
但是,美國的態度很強硬,就是賠款可以,割地不行。
礙於美國的面子,雙方討價還價,把賠償款定在4.5億兩白銀,人均1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史稱庚子賠款。
問題出來了,美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美國公使田貝在《辛丑條約》簽訂後,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其實意味著,清政府已經淪為列強的朝廷。
也就是說,這種狀態下,對美國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由此觀之,美國需要的,是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中國,而不是被列強瓜分土地後的中國。
原因嘛,說來簡單。
19世紀的後半段,中國的出海口,紛紛被列強霸佔,然後各自劃分勢力範圍。
而在1895年到1899年,美國對華貿易額,增長了將近兩倍,這讓美國的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市場。
眾所周知,美國有錢的才是大爺。
所以,美國商人向美國政府施壓,不能讓列強殖民中國,否則必將遭受損失。
縱然美國幫助我國,是居心不良,但從道義上講,美國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筆庚子賠款,美國把屬於它們的那部分,退還了一半給清政府,用來資助選派出國留學生。


※皇帝跑到邊境:來互相傷害啊!敵人果然進犯,結果呢?
※戚夫人慘遭人彘,其實是她咎由自取!完全不值得同情
TAG:歷史開腦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