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讀帖怎麼讀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讀帖怎麼讀

對於書法研究者、書法家、書法愛好者來說,讀帖是必做的功課。那麼,讀帖讀什麼呢?不同層次的讀者,回答可能有些不同。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下,學寫字者日眾,這部分人讀帖主要是讀筆畫、結字;隨著興趣日漸濃厚,寫字者就上升為書法愛好者了,他們讀帖,除了注重筆畫和結字,還會讀字帖的章法;更高層次的書法家和書法研究者,除了揣摩字帖本幅的筆畫、結字和章法,還會去注意字帖的幅面及字的大小、所寫內容,識讀題籤、引首、拖尾上的題跋,以及整個作品上的鑒藏印章等,並由上述內容延伸開去,探求本幅作品的書寫背景、作品的藝術特點及淵源所自、對後世的影響以及遞藏情況。

以上的讀者層次分別,只是模糊而言,比如說,也有不寫字的書法愛好者,說起某家某帖,能頭頭是道,那就是因為他對字帖讀得比較仔細。其實,作為書法愛好者,就應該以書法研究者的態度來讀帖,這不僅有利於自己更好地領會並運用字帖中筆畫、結字、章法等內容,還有利於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我們結合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來說說讀帖應該讀什麼。

蘇軾是人人皆知的大文學家、大書法家,他的詩文,歷來為世所重,在此不必細說。他的《黃州寒食詩帖》被奉為「天下第三行書」,可見影響之大。

先來看一下原卷的全貌: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全卷

一、讀此帖首選應該知道的當然是書寫者和書體。書寫者——蘇軾;書體——行書。關於蘇軾,關於行書,擴展開去,知識很豐富,可慢慢積累。

二、要知道作品的材質與幅面等相關內容。《寒食帖》本幅紙本,縱34.2厘米,橫119.5厘米。行書墨跡,十七行,每行字數不一,計一百二十九字(包括點去二字)。幅內有黃庭堅跋(書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篇題跋)、乾隆跋。

三、作品的書寫背景和內容、風格特點和影響。宋神宗元豐三年(一〇八〇年)二月,蘇軾因「烏台詩案」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精神壓抑寂寞、生活窮困潦倒的蘇軾,於第三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一〇八二年),作此兩首寒食詩,以寫窘迫之境,表惆悵之懷,發人生之嘆。詩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帋。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此卷的書寫時間大約在翌年,或元豐七年離開黃州以後。此作筆酣墨飽,筆鋒或正或側,轉換多變;其結體右上傾斜,或扁或長,意態多端;其章法大小錯落,字密行疏,起伏跌宕,氣足神完。整個作品充分體現了蘇軾「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的藝術追求。黃庭堅跋語贊曰:「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此作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巨大,被譽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四、本幅前後的相關題識。本幅前有清高宗乾隆題籤:「蘇軾黃州詩帖。長春書屋鑒賞珍藏。神品。」引首為乾隆書「雪堂餘韻」四個大字。拖尾依次有董其昌跋、張演跋、王世傑跋、內藤湖南二跋、顏世清跋、羅振玉跋、郭彝民跋。讀過這些題跋,你就會知道作品為什麼歷來為世所重了。

清高宗乾隆題籤

引首為乾隆書「雪堂餘韻」四個大字

黃庭堅跋

五、要識讀作品上的鑒藏印。其上鈐有「懿文堂圖書」「北燕張氏珍藏」「韓世能印」「容若書畫」「小如庵墨緣」「雪艇王世傑氏為藝林守之」「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等鑒藏印多方。要想知道這每一方印的主人,這得進一步進行擴展閱讀了。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上的部分印章

六、作品的遞藏情況。此卷於宋代為張演家藏,元代由張金界奴藏,後入元內府。明初入藏宮內,中晚期為韓世能所得,董其昌借觀題跋,並刻入《戲鴻堂法帖》。後經手韓世能子韓逢禧、沈純祚,清代為孫承澤、納蘭成德收藏,其後入藏清內府並刻入《三希堂法帖》。清咸豐十年(一八六〇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詩帖》險遭焚毀,旋即流落民間,為馮展雲所得,後經裴景福、盛昱、費念慈、完顏景賢、顏世清所遞藏。一九二二年,顏氏將此卷帶至日本,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晉二。一九二三年九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菊池晉二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將《寒食詩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甫一結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私囑友人在日本訪覓此帖,得知下落後,即以重金購回。一九八七年,此帖入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查閱一下上述藏家的有關事迹,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七、作品現今的收藏者。台北故宮博物院。

上以內容參見山東畫報出版社2018年1月版《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山東畫報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國書法經典」共40種,特點有四:

一、作品經典:所收作品皆為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巨大的經典之作。

二、版本精良:所收拓本拓制時間早而且拓制精,所選墨跡來自各大博物館館藏之原作,這些版本題跋齊全,流傳有序,精美絕倫,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

三、釋文嚴謹:採用訓詁學的方法,按原作之字形以繁體字(或異體字)為作品加註釋文,利於讀者在欣賞作品之餘提高文字學的修養。

四、原色呈現:全部彩色印製,完美呈現原作的韻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不起的豬 的精彩文章:

TAG:飛不起的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