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以忱:中國夢需要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實現

高以忱:中國夢需要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實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0日訊(記者李冬陽) 1月27日晚,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文明傳承委員會首席顧問、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高以忱應邀出席在馬奈草地圖書館舉辦的「城市思想者之夜主題沙龍」第131期,圍繞主題《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了演講。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文明傳承委員會首席顧問、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高以忱在現場主題演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

高以忱先是講述了一些社會上出現的「缺德」的案例,他表示,出現這些不良現象是由於這些人被不良的氛圍所影響,缺失了傳統文化教育。他提到了國內一些收視率較高的宮斗劇,他認為宮斗劇的故事透漏出你坑害我,我坑害你,手段不高明的角色被害死,比對手更狡詐才能活下來之類的不良的文化現象,對觀眾的觀念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而後,高以忱談到,他發現社會上有一些教學機構、課堂,藉助傳統文化內容,教人感恩、自省等使人積極向上,他深入這些機構的課程中,調研這些機構的課程是否違法,是否有效。

高以忱在主題演講中提到,他曾經到廣東一個企業辦的「7天傳統文化培訓班」里調研,看到了很多有不良行為的人,通過學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決心棄惡從善,努力改掉了自己的不良行為。通過7天的學習,很多人在好幾百同學的見證下,公開表態要痛改前非。

接著,高以忱講了大量的調查案例,表示出這些教學機構藉助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塑造人非常成功,培養出對社會有積極意義和影響的人,這些人組成的單位在社會上表現出優越的競爭力和對社會的正面影響。

高以忱講到,有一個醫院,讓全體人員學習傳統文化,學《弟子規》、《道德經》等,學到第二年,開始有成效,醫患關係變得融洽,醫患糾紛基本消除,沒有醫生收紅包,醫生用心為病人著想,之後的幾年裡,醫院沒有收到投訴。醫院裡幾乎每天都有小課堂,醫生給患者講病理、養生等知識,經常組織醫生與患者一起包餃子的活動。

高以忱談到,有一個企業讓全體人員學習傳統文化,他去調研時,到他們的食堂里看,數百人吃飯,吃完後回收餐盤時,餐盤中沒有剩飯剩菜,只是剩下骨頭。

高以忱演講中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需要有技巧。他講到,某學校的老師給學生講《弟子規》等傳統文化,但是並沒有實現社會上某些機構7天課程改造人的效果。高以忱表示,他了解到的這些教學機構在教授《弟子規》等傳統文化時,有一套程序、流程、入手點、方式等,需要封閉式學習若干天,封閉起來,去掉干擾,集中學習,講述個人革新換面的例子,教人感恩、孝順父母、恭敬兄弟、親愛師長、善待大眾、嚴於律己等。

高以忱還提到,他曾經請國家一級心理師參加這種培訓班調研,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傳統文化課程的有效性,他還請某研究基因的公司的人,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有效性。

最後,高以忱表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能夠從根本上幫助人們走出道德危機,物質、精神雙豐收的偉大的中國夢需要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才能實現。他呼籲大家要好好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首屆全國手法診療學術大會在杭舉行
讓急救成校園必修課 僅有「小動作」是不夠的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