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上虛,下實,中間活」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網路
編輯 | 鹿鳴
空納萬境
巫娜
00:00/05:18
打太極拳,必須分清上與下。上、下的分界線是腰。拳諺說上虛,下實,中間活。上虛者,所謂「用意不用力」也;下實者,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也;中間活者,所謂「腰為主宰」也。下面分開來談。
一、上虛
作為一種技擊術,一般而言,多是上身首先與對方接觸。這是攻防的開始。太極拳的根本原則是「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這一原則就決定了太極拳在與敵初相接觸時,應採取掩蓋我實、探彼虛實的策略。對應於這種策略的不二法門,只有虛己待人。
虛己待人,以掩己虛實
交戰之初,最忌「我不知人,人卻知我」。這是一種戰略層面上的大事,萬不可輕忽。相反,應力求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王宗岳《太極拳論》)要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只有虛己待人。虛己,也即空己,使自己空空如也,造成敵手對我的感覺是「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楊澄甫《談太極拳推手》)敵要向我發力,卻找不到發力之所,無論發向何處,都找不到落腳點,徒勞無功。這就是示人以虛,示人以柔,不硬碰硬,成功地掩藏了自己。老子曰:「柔也者,道之用也」。「大道」得以施行、發揮效用的途徑和方法是柔。人往往追求強大自己,剛強自己。而事實上,又往往需要先虛柔自己。虛柔是寶,守柔曰強。敢示人以虛柔,是真正的強大,正所謂外柔內剛。
虛己待人,以聽准彼勁
虛己待人是手段,不是目的。所謂待人,是待人之發力。彼不發力,則彼之虛實不為我所覺察,只有當彼發力時,我才有可能捕捉到彼的發力方向、大小,這就是太極拳所特彆強調的「聽勁」。「聽勁」是一種偵察,一種摸底,一種投石問路。這裡正體現了太極拳的高明之處,不先出手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智慧,也就是黃宗羲《王征南墓志銘》所言:「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待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武禹襄說:「唯手先著力,隨即鬆開」(《十三勢說略》)所謂「手先著力」,即手如身體之門戶,是前沿陣地,自然要首先與對方接觸上,形成一個著力點。接觸點連上以後,不能盲目用力,而要求「隨即鬆開」,就是不施力,沾連粘隨,旨在靜聽彼勁。而如果沒有著力點,也就沒有後面的聽勁。
虛己待人,以化解來力
通過虛己待人,使彼之力充分暴露,然後因勢利導,順力牽引,達到化解彼之來力的目的。這時我並沒有做什麼,似乎只是一種老子所說的「無為」的狀態。但就在此「無為」虛己之際,彼之行蹤已完全為我所掌握,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不頂不抗,緣彼之來力將彼引向空處,使彼力落空即可。當然我之力若果然大彼數倍,那麼直接硬頂硬抗亦未嘗不可,但那就成為另外一個問題了。太極拳所研究的,是用最小的力達到最大的效果。如何達到最大效果?就是以「聽勁」為核心的「信息戰」。所以所謂的虛己、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撇開蠻力,另闢蹊徑,準確把握信息,預做謀劃,引進落空,達致「不戰而屈人之兵」。
虛己待人,以化而後發
太極拳終究是一種技擊術,所以儘管太極拳虛己待人,不輕用其鋒,乃是其智慮深遠,以避免錯用其鋒。一旦摸准敵情,則當機立斷,一定會化而後發,甚至邊化邊發,化發合一,達至致敵於敗的最終效果。所以,虛己待人之虛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種假象,一種表面現象,真實情況是外虛而內實,外柔而內剛。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卦象正是這種典型形象。 柔化剛發:外柔以化解來力,使彼力落空;內剛以排山倒海,使彼無可逃脫。而虛己待人之待又是在等待時機:「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勁已接人彼勁,恰好不後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湧出。」(李亦畲《五字訣》)。
由以上四點分析可知,「虛己待人」之妙用大矣哉。
二、下實
下為人之根基,亦為拳為根基。根基牢則拳高,根基不牢則拳低。根基牢的重要標誌就是下盤要實。
力先往下走,逆向而動
老子曰:「反也者,道之動也。」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左先右。書法中這種逆方向而動的方法最典型,太極拳概不外此。觀樹木之生長,樹根越深,樹榦之生長才能越高。鄭曼青說:「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力往下走,就是要「接地之力」。力往下走得越深,人之根基才能扎得越實,拳法的大後方才能越安全。離開了大後方的堅如磐石,自身未穩,再高明的拳法也將變成空中樓閣,成為花拳繡腿,不得施展。所以「接地之力」是練拳的第一關鍵。
力再往上走,源源不斷
力與地相接之後,夯實了行拳的根基,然後再往上送往前沿陣地,一節傳一節,節節貫穿,直至傳到手上。這樣手不自動,而力量卻是全身之力的集中和體現。在力量傳遞的過程中,身法、步法、手法等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一處不得法,力量的傳遞就將會受到影響,走一路丟一路,走到手上(或者其它發力點)時已大打折扣,所剩無幾,成強弩之末了。從運送力量上行這一角度出發,就容易理解太極拳為何要求放鬆了。不放鬆,力量在運行過程中就容易被消耗掉。若做到「滿身輕利頂頭懸」,則力量上傳的道路將會一馬平川,暢通無阻。
力渾厚飽滿,堅不可摧
耿毅為楊澄甫題詞:「其沉著重於泰山」,正是其下盤穩固,勁力渾厚飽滿,堅不可摧的生動寫照。這是力量先下後上的結果,這樣的力量沉而不浮,令人無懈可擊。例如唱歌:若唱歌直接從嗓音發出,則羼弱尖細,稱為「假聲」;只有先向下走,將聲源接至丹田,再向上發聲,才能渾圓厚重,稱為「真聲」。二者之根本區別,在於有根和無根。練武之人為了打好根基,於是派生出站樁等專門功夫來。樁功某種程度上講正是「接地力」的功夫。好在太極拳本身也是一種樁功,一種活的樁功,行走的樁功。只要練拳得法,即可兼收既練樁功又練拳法之雙重效果。
三、中間活
腰胯的作用自不必贅言,論者多矣。要活必松,亦人人耳熟能詳,人人可道。唯腰與胯,二者既緊密關聯又各自獨立。就關聯處而言,腰與胯共同組成軀體上下交通的樞紐,這是一個整體,所以常見人們說到「松腰胯」,這時腰與胯是不分彼此的。就各自獨立處而言,腰又是樞紐中的樞紐,關鍵中的關鍵,故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十三勢歌》)。分述腰與胯,對腰的準確要求應該是松活,對胯的準確要求應該是松沉。這樣的腰與胯的關係,合作中有分工,分工中有合作,共同完成軀體樞紐部位的重要工作。
太極拳之上、中、下的虛、實、活,是一種總體的把握。武禹襄說:「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十三勢說略》)所以,所謂上盤之虛,又必須虛中有實,這個實是在發力時與來自腳下的實遙相呼應的。所謂下盤之實,又必須實中有虛,才不至於流於雙重之弊。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