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久見!水煮龍蝦可能會違法

活久見!水煮龍蝦可能會違法

如果你喜歡吃龍蝦,

但從未自己煮過龍蝦,

以下就是一句簡短的建議:

千萬別煮。

瑞士新法禁止水煮龍蝦

瑞士聯邦委員會政府會議10日通過決議,將對《動物保護法》做修正,將保護龍蝦「下鍋前無痛死亡」的權利。要求採取更加人性化的烹飪方法,禁止將活龍蝦或其他節肢動物直接扔入沸水中,下鍋前必須先擊昏。該法案3月1日起生效。

動物權利活動家和科學家聲稱,當龍蝦被直接扔到沸水中時,會感到痛苦,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龍蝦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如螃蟹,有能夠感覺到疼痛的高級神經系統。

瑞士廣播公司RTS表示,對龍蝦進行電擊或對其腦部進行「機械破壞」將是唯一可以接受的。

據BBC報道,甲殼類動物並不一定表現出容易被人類識別的疼痛跡象,但它們會有試圖逃跑和自動切除的反應。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國家關於動物福利的立法沒有這項內容。在挪威、紐西蘭和瑞士這樣的國家裡,甲殼類動物受到了保護,不過未來其他地方也有改變立法的跡象。

另外,瑞士對龍蝦運輸也有要求,所有龍蝦不可在冰塊或冰水中運輸,其運輸條件應與龍蝦自然棲息環境相似。

無獨有偶,義大利去年六月也頒布一項與龍蝦有關的法令,事情的緣起是佛羅倫薩一家餐館將鮮活的龍蝦放在冰塊上保鮮,遭到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投訴,這家餐館後被當地法院處以2000歐元的罰款。

義大利規定龍蝦不能在餐館廚房冰凍,認為冷凍是對龍蝦的一種折磨,餐廳有義務減少烹飪前對動物的任何虐待。

GIF

跟大閘蟹相比,龍蝦在世界各地也算頗受優待了。

此前,悉尼一家海鮮餐廳的一名員工被路人拍攝到了殘忍處理龍蝦的視頻,被指虐殺龍蝦,被罰款1500澳元。

一座紀念美洲螯龍蝦的雕像

龍蝦會感受疼痛嗎

疼痛現象的問題在於,它屬於現象學的範疇,即某種東西只有在有所體驗的時候才能認為是真實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很疼,那你就是很疼。沒有人能對你說你不疼,因為他們不可能知道你疼還是不疼。疼痛不是「或多或少的真實」,因為其他人或其他生物在同樣環境下可能不會感到疼痛,他們也不會感覺到你的疼痛。

這一事實令科學家感到困惑。他們永遠無法證明龍蝦能感到疼痛,因為我們不知道龍蝦的感覺是什麼樣的。許多哺乳動物和其他脊椎動物都能表現出足夠類似人類的行為,並且具有足夠接近我們的神經系統,使我們能確定地認為它們能感到疼痛。一隻受傷的狗會哀嚎,會舔傷口,並避開造成它受傷的原因。果蠅就不會做出同樣的舉動,它會嘗試避開特定的刺激,比如針尖或高溫,但它不會照顧自己的傷口。它沒有任何跡象——我們能認可的——表明自己十分痛苦。

對愛吃龍蝦的人來說,有點不大走運的是,甲殼動物確實能表現出痛感的跡象。螯肢斷掉的螃蟹似乎會照顧殘肢,並且在被電擊時有受到壓力的表現;而龍蝦如果觸角上被塗抹了弱酸溶液(比如檸檬汁),也會用螯肢撫摸被塗抹的部位,似乎是在緩解傷痛。另外,我們還知道,螃蟹和龍蝦都很害怕熱水。

然而,我們不能只看行為學證據。人類習慣於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動物身上,特別是在我們因為做了對它們不好的事情而感到抱歉的時候。在一個關於狗的著名實驗中,研究者發現,狗在做了錯事時會做出類似人類內疚的表情,因為狗主人會在同樣的場景中投射他們的感情。如果主人看起來不高興,那即使沒做錯什麼,狗也會做出這樣的表情,以表達對主人的順從。那麼,我們也會對龍蝦這麼做嗎?

畢竟,龍蝦的大腦結構並不比昆蟲複雜多少。它們只有10萬個神經元,並且沒有真正集中的大腦。它們具有一系列神經節(有點像一個由少得多的神經元組成的更小、組織更鬆散的大腦)貫穿全身。就心智能力層面,可以說龍蝦和螃蟹就像大隻一點的昆蟲。

與甲殼動物一樣,蒼蠅也會躲避有害的刺激,但這只是因為它們的本能。它們躲避高溫物體就像毛毛蟲結蛹一樣,甚至更複雜的行為背後也可能完全沒有思考。正如一位胡蜂專家所說,雖然蝗蟲具有許多有助於生存的反射,但即使在螳螂吃它的時候,它都還會去吃你餵給它的東西。當一隻動物在自己內臟被拖出來的時候還能吃東西,我們很難會認為它能感到疼痛。

龍蝦對熱水的一些反應也是類似的反射。比如,拍打尾部其實是對突然刺激的反應,即使看起來像是在嘗試逃跑。一些研究者認為,龍蝦躲避高溫的舉動可能只是一種生存機制,是為了確保自己在足夠低溫的水中存活下來。不過我們也知道,甲殼動物要遠比蝗蟲複雜得多。一方面,它們似乎會照料受傷部位,而且缺少集中的大腦也不一定意味著不能感覺疼痛。章魚的觸腕上具有許多「小腦」,但研究者發現,它們其實相當聰明,而且肯定能感到疼痛。

換句話說,疼痛感太複雜了。

沒錯,我們可以說龍蝦具有能感知到高溫或尖銳物體的神經元,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真的能「感覺」到這些刺激。同樣的,我們不能只因為它們沒有集中的大腦,就說它們不具備感覺疼痛的能力。不湊巧的是,我們也無法與龍蝦對話,問它有什麼感覺。

缺少集中大腦的甲殼動物很可能不會一直感到疼痛,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你殺死它們的時候,它們不會完全沒有痛感。對於更加複雜的動物,比如脊椎動物,最人道的處死方式是切斷脊椎。這基本上是立刻死亡。有時候,人們會使用腦脊髓穿刺術等方法,讓實驗室里的動物——如小鼠或青蛙——更人道地死去。然而,由於龍蝦具有的是神經節,而不是單個大腦,因此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去切斷它們的感官。把龍蝦用力摔在石頭上或許能讓它們馬上死掉,但這樣又必然浪費許多美味的肉。

龍蝦愛好者應該怎麼做呢?

那麼,一個具有同情心的龍蝦愛好者應該怎麼做呢?

問題的答案似乎是:冷藏。把甲殼動物(或昆蟲)等冷血動物放到冰箱或冰水裡,會讓它們麻木,它們似乎也沒有對寒冷做出反應的感覺受體(龍蝦本身也生活在低溫的海底)。當然,把它們放入沸水後,它們會被加熱蘇醒,但溫度上升太快,可以大大減少它們受苦的時間。至於它們是否有感覺上的差別,我們並不確定,畢竟目前對龍蝦疼痛感的了解還太少。不過這麼做應該可以讓人感覺更好受一些。當然,即使我們確定龍蝦能感到疼痛,我們應該也不會禁止吃它們。就像很多人知道牛在被屠宰的時候會感到痛苦,但他們還是會繼續吃牛肉。

瑞士新法爭議

然而,瑞士的這項新法規也引來了很多爭論。

有網友稱,這樣就有很多其他地方的龍蝦運不過去了,這是假借「動物保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事。

許多廚師將刀從甲殼動物的頂部推向眼睛,將動物的頭部分成兩半,從而造成龍蝦腦部的「機械破壞」。

GIF

我不知道這是否比直接煮沸的痛苦少,但我想知道他們打算如何執行這個新的「法律」。 瑞士警方是否計划去每個家庭和餐館監督? 下一步是什麼? 法律決定如何殺死蟑螂? 他們的神經系統與龍蝦相媲美。

然而,自由主義者向我們保證,胎兒不會感到任何痛苦,也許我們應該在打開真空設備之前先弄暈他們。

不僅僅是龍蝦,據瑞士國家旅遊局,瑞士的《動物保護法》的確算得上世界上最嚴格的動物福利保障法,比如它還有很多特別的規定:

小狗誕生56天內不能跟狗媽媽分離;

養倉鼠不能只養一隻;

魚缸和鳥籠都至少有一面是不透明的,讓裡面的魚和鳥有安全感……

瑞士這次的新修正案還包括:重點關注打擊非法進口和販賣狗,以及禁止使用阻止犬吠的工具。

關於動物保護的法規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很多規定還都很嚴格。

比如,德國《動物保護法》強調,必須把人以外的動物列入道德關懷的範圍之內。凡是人為給動物造成痛苦的都要追究法律責任。

甚至規定,在宰殺動物時必須使用麻醉藥,包括冷血動物,如魚類。可以去藥店買「暈魚丸」,這種「暈魚丸」放入水中後立刻融化,魚在幾秒種後就會被麻醉。

義大利都靈市議會的一部法規規定:「狗主人可以騎自行車遛狗,但其速度不能使狗太勞累」;如果狗主人三天不遛狗,將被處以最高達650美元的罰款;主人不能給自己的寵物染色,或為了美觀,截去寵物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如割掉狗的尾巴等。

在英國,虐待動物的人一段時間或終生被禁止養任何動物;即使是主人不慎造成自己的寵物走失,也要繳納25英鎊罰款。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虐待動物造成嚴重後果的,最高將被處15萬美元罰款,手段非常惡劣的還會被送入監獄。拉斯維加斯還規定,如果你在動物園為了拍照而吵醒熊是違法的;加利福尼亞州法律禁止在學校或教堂附近進行動物交配,為了防止兒童和教會的人看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水族館 的精彩文章:

南極患白化病的小企鵝全身雪白
澳大利亞研究證實人類過度獵鯊,魚類缺天敵眼睛縮小

TAG:青島水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