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小春《不負如來不負卿》

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小春《不負如來不負卿》

作者介紹

小春:晉江人氣作家 ,浙江衢州人。

主要作品有《不負如來不負卿》、《不負如來不負卿-藍蓮花》、《追隨鳩摩羅什的足跡》、 《在路上-我的旅行生涯》。

附:小春的一篇文章:我為什麼要寫《不負如來不負卿》

http://eladies.sina.com.cn/qg/2010/0914/11051017899.shtml

讀書緣由

小春的網路言情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最早是在09、10年左右看的,我一般不喜歡穿越文,這是唯一一部我覺得值得一看的穿越小說。

那時是用NOKIA Symbian系統 5800手機看的,現在是全不能接受如此小的屏幕。

最近在圖書館無意中碰到小春的另一部《不負如來不負卿之藍蓮花》,看完覺得不如第一部寫得好,又將第一部《不負如來不負卿》重溫了一遍。

情節簡介

女主艾晴為一歷史系研究生,參與了時空穿越項目,先後四次穿越到鳩摩羅什的時代,經歷了羅什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艾晴與羅什產生了一段不尋常的愛情。

那年初識,她二十二,他一十二,亦師亦友,懵懂青澀,情根暗種

那年相逢,她二十三,他二十四,風華正茂,兩情相知,愛戀無望

那年重見,她二十五,他三十五,命途多舛,共歷磨難,生死相依

那年重逢,她三十三,他五十三,相知相守,瞭然於心,死生無懼

那年聚首,她五十,他六十,白頭攜手,相視一笑,歲月靜好

欣賞不負的幾個理由

小春的文字功底在網言作家中不算一流,不過其作品的歷史厚度、構思能力是不錯的。

結合歷史記載和想像還原生平

鳩摩羅什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自幼天資超凡,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深厚,位列四大譯經家(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他出生顯赫,其時恰逢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和後秦姚興都為想得到他而發動戰爭,一生經歷坎坷,歷經磨難,卻終不忘弘揚佛學,留下無數經典佛教譯作,如《金剛經》《維摩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他所譯。如今耳熟能詳的辭彙,如」大千世界」、「一塵不染」、「想入非非」、「火坑」、「煩惱」、「苦海」、「世界」、「未來」、「心田」、「愛河」等,都是出自鳩摩羅什之手,他的翻譯影響了無數中國人的語言世界。

克孜爾石窟前的鳩摩羅什像

對於鳩摩羅什的記載史書上有幾段,但言之不詳,這個給作者創造了一些創作的空間。基本上還是符合鳩摩羅什的大事件生平記載,羅什從天才少年驚動西域、青年時期立志成為弘揚佛法的一代宗師、中年時受辱、滯留涼州數十年、立下經書翻譯的宏偉志願、老年時創設佛教經書譯場完成畢生心愿,而女主艾晴與羅什相識、相知、相戀、相守的過程穿插其中,如來與卿如何做到兩不相負,當然感情這些都是作者的想像。前秦苻堅時呂光威逼羅什屈從於他不成,就通過迫使羅什破戒等侮辱手段試圖使之喪失在民眾中的威信,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這段歷史使得羅什與艾晴被逼成婚,「不負如來不負卿」成為可能。我很欣賞作者能在片言隻語的歷史記載中去發揮合理想像的這種能力,但也能始終遵從歷史本身。

關於歷史和佛教佛學,作者花費了相當精力和筆力去描繪,有些地方不太像言情小說,這也是其小說別具一格的地方,帶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感,至少我喜歡。從一連串的絲綢名城疏勒(今喀什)、溫宿、罽(音JI)賓(今克什米爾的白沙瓦地區)、龜茲、蘇巴什(今庫車)、焉耆、車師、鄯善、伊吾(今哈密)、莫賀延磧到涼州(州名,統八郡,今為甘肅一帶及內蒙部分)、玉門關、敦煌、酒泉、姑臧(今甘肅武威)、長安,從龜茲蘇幕遮大會、苻堅派呂光攻打西域諸國、駐守涼州、涼州爭奪、涼州饑荒到後秦攻打涼州、長安姚興拜國師,從佛教戒律、宗派大乘小乘之爭、溫宿論戰、龜茲金獅子法會、佛教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天梯山大佛寺到長安譯經盛況,看得出來作者花的心思很深,雖不能與學術文章相比,但這份認真、嚴謹的態度真的與一般網路作家不同。

作者稱這本書「只是借用了穿越的方式,以現代人的視角,講述了鳩摩羅什坎坷的一生。說這本書是他的傳記也不為過,只不過用了更有趣更能讓現代年輕人接受的方式講述那段紛亂的歷史和深奧的佛理。」

看了這本書後,對鳩摩羅什的一生、五胡十六國相關的歷史事件及人物印象深刻,佛學佛理初識,對新疆、甘肅一帶的絲路名城也欣羨無比。有機會想去西安草堂寺懷想當年的譯經盛況,去武威鳩摩羅什寺拜一拜舌舍利,去武威天梯山石窟群,去克孜爾石窟瞻仰鳩摩羅什像!

武威 鳩摩羅什寺

穿越設定合理

科技手段可以定時定點穿越

這樣使得故事可以集中展開,並且能從女主艾晴的角度去貫穿羅什的一生而不會過於拖沓。而且也為他們的愛情爭取了更多的可能性。書中羅什認識艾晴達48年,但兩人真正在同一個空間大約也就不到5年的時間。

穿越中的限制增加了故事的曲折

穿越中會產生輻射以及設備存在能量極限值,使得艾晴在穿越後的空間中只能停留短暫的時間,這使得他們之間的相處更顯珍貴,也更是對他們情感的考驗。

穿越中對歷史的預知是否會改變歷史的困惑思考

我覺得這一點我很欣賞,不是說穿越後就無所不能。作為歷史系學生和穿越科技項目的參與者,艾晴有一份理性的認知,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因對過往的了解而去扭轉、改變歷史。曾經她很困惑於自己先於其他人知道歷史發展的結局,遇到特定事件時,應不應該去提醒古人可能的影響和結果成為一種糾結和迷惘。在她一度躊蹴時,羅什認為「人命乃世間最寶貴之物,歷史不過是後人評說,不足為懼」,這也使得艾晴堅定自己的信心, 「管它什麼改變歷史,我只想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做的事情」。

不同時代價值觀、認知的差異、衝突和協調

未來之人與古代之人的結合,必然有很多認知上的不同,愛情產生的時候可以不考慮,可是婚姻中、日常相處中這種碰撞與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作者認為不是單純的相愛,更應該有相知相依,所以有些地方寫得生活化,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尤其是在姑臧大饑荒時羅什與艾晴一度爭吵,後相互諒解、攜手共度難關,非常之真實感人。

志向與情感的磨礪與升華

羅什三十五歲之前是一帆風順,出身高貴,供養優渥,天資聰穎,驚才絕艷,聲名遠播。三十五歲後,破戒對他的聲望影響巨大,生活優越一下子成為泡影,想宣揚佛法而不得,身陷呂光的軟禁中,為無法實現理想而苦悶。涼州十七年的羈押生活,在歷史上僅僅寥寥幾筆,作者在本書中還是細緻地講訴了涼州的點點滴滴,雖然節奏上緩慢一些,涼州生活對羅什影響巨大,沒有當日涼州之磨難,何來後日長安之輝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羅什從年少的志向:成為開宗立派、弘揚佛法的一代宗師 轉變為到中原完成譯經重任,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佛教經典翻譯大家,從起初只是母親告知他的使命到最終自己選擇宗派、選擇必須承擔的責任,而在這個過程中艾晴也在關鍵事件中發揮自己特殊的作用,在耆婆去世後給予羅什的安慰、大小乘宗派的看法、宣揚佛法受挫時的鼓勵與支撐,一代大師從青澀到成熟、從容有度、信念堅定,志向與愛情兩不相負。

作者在羅什向師尊解釋時,引用了維摩經注中的一段話,來形容兩人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

「他溫潤地看著我,抬頭朗聲道:』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所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羅什與妻,非僅僅是常人以為的男女之欲。羅什未在卑濕淤泥中窒息而死,反而如蓮花般絢爛開放,是因我妻四十年來一直支撐著羅什。羅什之所以將妻帶到師尊面前,便是想讓師尊知道:是這位默默站在羅什身後無怨無悔付出的女子,才成就了羅什的今日。『 」

在書中,磨難與支持、堅韌與期盼成為兩人堅守志向與情感的磨礪與信念。

作者文中有一段描述女主的愛情觀:「男人和女人邂逅,互相吸引,是相吸。相吸只是性的吸引力,沒有愛的性只是稍縱即逝的高潮。當新鮮感失去,吸引力也會驟然失去。相愛則是有愛有性,思想全被控制,快樂與痛苦都由他而來。相有是欣賞、接受、思念、遷就、引以為榮。而相依,才是愛情的最崇高境界。愛無論多熾熱,終會變平淡,一男一女如能相依為命相隨終老,才是牢不可破的關係。」 也是基於此,作者將這一段感情從年少寫到了年老,不僅僅是浪漫,還有欣賞、理解、尊重、信任與支持,更有平淡是真。

相關資源

本書新舊版差異比較大,我看的是舊版。關注故事情節的可以看新版,新版是為電視劇劇本改編的,關注歷史、佛學的可以看舊版。

十集紀錄片《河西走廊》第五季造像中有一段關於鳩摩羅什的涼州歲月以及北涼沮渠蒙遜,可一看。

紀錄片《新絲綢之路》第4集 一個人的龜茲

小春的晉江專欄中有一本隨筆《追隨鳩摩羅什的足跡》

關於鳩摩羅什可以查看百度百科有詳細介紹,以及相關的傳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媽之陶然自樂 的精彩文章:

詩意溫暖的博物館之旅-《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TAG:軒媽之陶然自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