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一鍵導入 大陸動畫離日本還差幾個京紫pop子?|三文娛

一鍵導入 大陸動畫離日本還差幾個京紫pop子?|三文娛

那廂日番被稱為神仙打架好不熱鬧,一月霸權《京紫》有超300萬人追番;這廂大陸新番整體表現平平,亮點較少,這背後的中日差距到底差了幾個《京紫》?

本文作者:Liz

不知不覺,被大家稱為「神仙打架」的一月新番已經「上線」一個月了。動漫界有「3集定律」的說法,即3集基本就能判斷一部作品的好與壞。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日番整體質量較高

目前在B站上線的日本1月新番有32部。類型也很豐富,熱血、百合、輕改、日常等類型各有看頭。

(數據截止至1月30日)

目前話題性最高的,當屬今年的霸權番之一《紫羅蘭永恆花園》(簡稱《京紫》)已經老早被觀眾們鎖定好了(此處忍不住玩梗,「啊~這光,啊~這水」)。目前它的追番人數是新番中最高的,為305.1萬人。

該片由京阿尼製作,Netflix全球配信,畫面堪比動畫電影。王昕導演認為,這次的Netflix的大動作,讓很多公司有機會拿到相對較高的單價製作費用,之後日本業界可能會出現兩種極端,一是會出現類似《京紫》的精品,二是為了衝量而製作的新番。

(《紫羅蘭的永恆花園》劇照)

《京紫》第一集播放至第二集開播前,累計播放量近600萬,而第二集的成績卻不盡人意,經過一天多的時間,播放量僅有為83萬。

《京紫》的第一集是可以免費觀看的,而從第二集開始,B站就開始施行收費政策了。這是導致播放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其二,動畫的第一集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觀眾是否要往下追。在作畫質量上,《京紫》自然是不必多說了,但它的題材畢竟是小眾的,劇情方面也是中規中矩,這也影響了觀眾付費意願。畢竟如果要付費,不說10塊,哪怕是1塊,也會讓人思考到底值不值得。

今年的炒冷飯現象被大家戲稱為「文藝復興」。今年1月第一碗香噴噴的炒飯就是《魔卡少女櫻》,B站評分9.8,追番人數超200萬。

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看待《魔卡少女櫻》新作一片好評?」有高分回答寫到:「對於我們這些大齡男女青年來說有生之年能再次看到,某個叫小櫻的小丫頭出現在屏幕上賣萌你還要求什麼啊!劇情很重要嗎?台詞很重要嗎?故事線很重要嗎?我們看上去像是在乎這種東西的人嗎?」

三文娛不禁感慨,經典IP的影響力就是這麼強大。

還有另外一些想不到的腦路清奇的搞笑番劇,比如《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號稱「拳打京紫國家隊,腳踢小櫻骨傲天」。這部劇根本就是ACG知識測試卷,好多人大呼「看不懂」,真不愧為一月的真(偽)霸權!

總的來看,日本本季度的動畫質量是比較高的。《我是江小白》的製作人員就認為,日番近兩個季度的動畫作品質量都比較高,「例如以往作畫崩壞問題十分嚴重的輕改作品——尤其是後宮、異世界題材,這類情況都得到了改善」。

國番年初表現平平

而大陸番劇這邊,年初表現平平,亮點較少。

B站目前可以查到的1月新番(包括去年12月)數量是11部。其中,截止至1月30日,在B站上追番人數最多的前三是《愛神巧克力》第二季、《斗羅大陸2絕世唐門》和《畫江湖之俠嵐》,追番人數分別為59.7萬、8.3萬和5.9萬。

(數據截止至1月30日)

1.經典IP更受歡迎

除去布袋戲等受眾群體較小的作品,三文娛發現老IP更受歡迎,追番人數更多。這一點其實和日番的情況是一樣的。因為經典IP因為有時間、內容的積累,粉絲對其的認可度更高。

辰海資本合伙人陳悅天也觀察到,「總體上來看,新番不被看好,基本上是老番更受歡迎。因為相比於一部持續更新2年以上的作品,單個一季的作品內容太少了」。

陳悅天進一步告訴三文娛:「目前動畫領域的新創業公司不多,大多是建立了3年以上的公司在推出作品。只有有積累的的公司才有生產流水線和穩定的產能來保證番劇的更新」。

2.大陸動畫題材類型在增加

從題材上看,年初新番的種類比較豐富,有仙俠、玄幻等常見題材,也有愛情、日常等題材。

三文娛此前整理過2018年的百番表格,發現大陸番劇今年還將湧現出了新派武俠、推理和耽美等題材,這些都是此前市場上相對而言少見的類型。(詳見:大陸動畫百番大戰即將開打,2018年哪些作品能活下去和賺到錢?|三文娛)

這方面,中影年年董事長郭勇觀察到,大陸動畫市場由武俠、仙俠佔領大部分份額,開始轉向由各個類型作品共同繁榮的局面了。

他還發現,目前根據已有IP進行改編的動畫偏多。「改編偏多也是一種向好的趨勢,動畫與小說或與漫畫開始強強聯合。IP往縱深方向去發展,而不是扁平化發展,泛娛樂趨勢也在逐漸地形成」。

超神影業總經理劉懷則表示,由於頭部作品的壁壘已經形成,所以很多作品開始在類型上另闢蹊徑。

但陳悅天認為,現在作品的題材並不具備前瞻性。因為動畫作品的製作時間較長,往往在一年以上,「需求端本身有大部分的空白等著去填補」。

平台方面,B站版權內容負責人張聖晏則表示,非低幼向的大陸動畫發展的時間不長,目前還處於累積作品數量的階段,所以他們儘可能不對作品類型做篩選,希望以用戶為導向。

他還建議內容方,「青春、戀愛、日常、運動、推理、美食、搞笑等類型作品數量目前出片量不是很多,可能更容易獲得關注。」

3.大陸三維動畫較強

大陸三維動畫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太空特警》,現在已經有了二十餘年的積澱。2015年《大聖歸來》9.56億的票房成績從側面反映了國人對大陸三維動畫的認可和接受。

樂遊資本合伙人段斌認為,中國動畫和日本動畫主要差距是在二維動畫方面,在內容、類型和產量方面等是領先於中國的。

「但在動畫表現形式方面,大陸三維動畫已經展現出不錯的畫面質量了。這跟國內的三維動畫的人才儲備比較豐富是有關的」。

導演過多部三維動畫番劇的超神影業總經理劉懷錶示,「作為動畫同行,可能圈層不同,我們自己並不能感受到日本番的壓力,相反絕大部分壓力來自真人影視等,或者來自國內的其他動漫頭部作品」。

大陸番不及日番,中日痛點都是人才

從年初的新番數量、播放量和追番人數的數據上看,大陸番確實不及日番。震雷動畫的導演孫猛就直言道:「中日動畫的差距從來就沒有小過。」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報告,2016年我國動漫產業擁有企業4600多家,從業人員約22萬人,然而核心人才缺乏的現象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根據數據顯示,2012 年中國動漫人才需求缺口大約在 15 萬人左右,在近三至五年已擴大至 60 萬人,且現有的單一製作型人才無法滿足大陸動漫對優質 IP 資源的需求。

孫猛認為,人才是一個行業能夠持續強大的基礎之一。「日本動畫人進入行業的時間早,有些人高中畢業就進入行業,等到24歲,已經是一個有著6年經驗的老技術人員。而中國的年輕人可能剛大學畢業就要被逼著結婚,之前還很少有行業經驗,這樣來看連成為一個熟練工的時間都不充分」。

他還提到了中日動畫教學的區別,「日本的動畫專門學校是行業發展的產物,誕生於動畫產業興旺發達之後,師資都是退役或現役日本動畫人,產教結合,為行業輸出人才;而中國的動畫教學興起時間較晚,雖然遍地開花,但產教嚴重脫節」。

雖然孫猛表示中國在動畫人才培養方面有很多不足,但他估計在10年內中國可以逐漸摸索出一條人才培養的機制,並積累起中國動畫工業的基礎,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其實,不管對中日還是韓國來說,人才都是痛點。之前三文娛發布了日本是怎麼培養人才的(詳見:日本動畫行業如何培養人才?方法和問題都很多),也發布了韓國培養人才模式的文章(詳見:韓國如何培養動漫人才?分「三步走」 | 三文娛)

繪夢動畫首席導演王昕觀察到,日本80年代起至今積累起如此大的市場和環境,但這兩年確實有走低的趨勢。

「因為現在支撐日本業界的還是80年代誕生的那一批大神,雖然每年還會有天才湧現,但數量上已經不及當年了,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業界沒有之前的那股「衝勁」的原因」。

日本業界動畫人才流失的問題也一直被討論著。據動漫星空1月報道,有九成日本動畫畫師離職,留下來的畫師呈現出高齡化的趨勢,50歲左右的年齡層人數最多。

日本畫師離職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工資低與工作強度大。2017年5月日本NHK教育電視台的一檔節目《オイコノミア》就談到了新人動畫師們的微薄的報酬,有人一張畫了5小時的原畫只能拿到200日元的回報(約合人民幣12元)。

另外,JAniCA(即日本動畫製作演出協會)理事山崎曾表示,目前很多動畫製作公司不採用正規社員的僱傭方式,而是用臨時工和短期員工這樣的方式來使用製作者,從上司那裡得不到指導,自己又是臨時工,工作效率也上不去。

最後就是大公司聚集著一群有著過硬技術和實力的製作者,小公司聚集著一群經驗尚淺能力不足的製作者,這樣導致行業整體的生產效率低下利潤率低下,又陷入非正式員工的年輕動畫製作者工資很低的惡性循環。

中國動畫的商業模式還難以確立

在談及大陸動畫的困境時,陳悅天表示,很大程度上源於動漫作品的商業模式較難成立,所以在商業模式和更低成本的製作技術上都是值得探索的。他建議,只要能夠帶來收入的方式都要去嘗試,比如說內容付費。

這兩年來付費觀看已經成為了行業的主流,許多觀眾對付費的接受程度提高了。一直堅持免費觀看的B站也坐不住了。

去年12月24日,B站發布公告稱,應版權方要求,已獲得授權的29部的1月番中有8部將採用「付費先看」的模式。效果如何還待觀察。

段斌也提到了動畫變現的問題,「如果創作端沒有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還只是靠平台補貼,這始終是有風險的。因為這受限於平台的政策,如果哪一天平台不做補貼的,或者說把買版權的價格壓低了,這對於生產者來說很被動。」

其實商業模式的建立還有賴於資本和公司的共同努力。郭勇表示,投資看重短期效應,而文化是需要長期運作而不是依仗短期爆發的。作為公司,要注意兼顧文化和效益,雙管齊下。

中國業界會越來越重視團隊協作

王昕認為日本業界在趨向保守了。他認為,這跟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有關。「日本動畫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突然開拓出來,他只敢走而不敢跑」。

相對的,他認為中國團隊反而「沖得太快」了。「之後國內可能會拉開很大的差距,好的團隊會一下子走在前面,而差的團隊就根本不知道怎麼前進」。

在團隊作戰方面,日本的整體意識較強,「一個大神是不頂用的,一定是一個每個人都很優秀的團隊」,而中國是以一個核心來作戰,一個人就能帶領團隊往前沖,王昕稱之為「個人英雄主義」。

他認為,兩種模式都各有優劣。「一般來說,一個行業剛起步的時候,確實需要一個人來帶動一批隊伍,但到了成熟時期,就比較看重團隊協作,個人英雄主義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

看來要想做大做強,還是有賴於團隊的寫作,這方面也中國業界以後要考慮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番 的精彩文章:

新番狗糧:喜歡你、我從眼神開始變得溫柔
賽高新番:紫羅蘭永恆花園!愛與人性的動漫史詩!

TAG:新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