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的內在生命的呼喚

人的內在生命的呼喚

人的內在生命的呼喚

按 語:2018年,是「晚自習·哲學研讀小組」的「名家經典閱讀年」,其中,每周六為《論語》學習交流日,每周日為《道德經》學習交流日。現將有關言論輯錄刊發,歡迎參與交流。

討論主題:從體系上把握老子哲學(1)

孟 君:任何理論的偉力和威力,都是由其體系的邏輯力量而發揮的,哲學尤其如此。所以,我們閱讀和把握哲學文本上,一定要在掌握其邏輯體系上下功夫。老子的哲學文本《道德經》,在字數上雖不多,僅為五千言,但準確而牢固地把握其邏輯體系,仍需要我們多投入一些精力和耐力,於潛心、專心中悟透真諦。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對陳鼓應先生的《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和開展》作一番細心揣摩。

鄭 義:陳鼓應先生指出:「中國哲學一向是較關注人生和政治問題的。」因而,中國哲學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其實,中國人的人生是不能與政治「決裂」或「割裂」的,「國治則家富」既是中國文化的傳統,也是中國文化的邏輯,這也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所充分證明:如果沒有改革開放40年的現代化國家治理,中國人是不能富裕起來的。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歷史性偉大巨變。所以,懂得真正的政治,特別是懂得政治哲學,對個人的人生髮展並發展個人的人生哲學,是大有裨益的。在研讀老子哲學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高度注意這個問題。

徐 哲:「老子哲學的特異之處,就在於把人類思考的範圍,由人生而擴展到整個宇宙。他看人生種種問題,乃是從宏觀出發,且又能微觀地作多面的審視。」陳鼓應先生的這個研判,無疑告訴我們,讀老子哲學,最能磨練一個人的宏闊眼力。這種宏闊眼力,不正是我們在當代信息社會生活中所最需要的嗎?

柳 麗:陳鼓應先生指出:「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動機,只是為了應合人生與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所以,當我們讀《道德經》時遇到「宇宙論」,要能聯想它與人生和政治的關係;當我們讀到「人生論」或「政治論」時,就要聯想它與「宇宙論」這個大背景的關係。只有這樣從橫開合,我們才能真正獲得老子哲學的體系能量與能力。

嚴 峰:老子哲學又稱為「道學」。所以,把握這個「道」的問題,就是掌握老子哲學的最大關鍵。陳鼓應先生指出:「老子哲學的理論基礎是由『道』這個概念開展出來的。『道』的問題,事實上是一個虛擬的問題。『道』具有的種種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預設的。老子預設的『道』,就是他在經驗世界中體悟的道理,他把這些體悟的道理,統統附托給所謂的『道』,以作為它的特性和作用。」陳鼓應先生的這個研究成果,無疑為我們揭開了「道」的神秘面紗,打開了入「道」之門,我們由此就可以酣暢地享受「道學」了。

賀 明:陳鼓應先生強調:對於老子的「道」,「我們也可以視為人的內在生命的呼喚,它乃是應合人的內在生命之需求與願望所開展出來的一種理論。」領悟與把握了這個至為重要的利害,我們是否就可以無隔閡地親近《道德經》了呢?我想是能夠和應該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溪流 的精彩文章:

新一年,找到打開經典的鑰匙
追求真理,反對道聽途說

TAG:思想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