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對《道德經》的一個質疑

南懷瑾對《道德經》的一個質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當談起老子和道家,恐怕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這四句話。這四句短語,十二個字,恍恍惚惚,幽深精微,引發了從古至今的數千年宗教與人文紛爭。

迄今為止,對於"道可道,非常道",學界與宗教界一般的共識是: 第一、三個道字,有三個方面的內涵: (1)構成世界的實體與動力; (2)萬物運動的規律; (3)人類的行為準則,這三者可簡括為:真理、規律、道理。而第二個道字,是作動詞用,代表"說、講"的意思。如王弼說: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這裡"可道"就是"說、講"的意思。又如河上公說: "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長之道也"。這裡"謂"也是"說、講"的意思。

但南懷瑾先生對此有異議,他認為把"道"字作為"說、講"來解釋,是源於唐宋之間的口頭語。而春秋戰國時代,"說、講"的意思是用"曰"字表達,如"子曰",「康誥曰」,「帝典曰」等。。

所以,"道可道"第二個"道"字是否作"說、講"來理解,這是有疑問的。但南懷瑾先生也沒有對第二個"道"字提出自己的解釋,只是打了個大大的問號,給我們留下了一道疑問。下面,我冒昧來試解這"道"質疑,以求教於各位大德。

一、老子提出了「知識」與「知道」問題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的開篇,用十二個字,開宗明義地提出了「道」與「名」兩個概念,這本質上是提出了一個"知道"與"知識"的問題,這是中國古代先哲最早提出的科學哲學問題。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第三個道字,是指真理、規律、道理; 河上公所說:「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與此相近。第二個"道",我認為不作"講、說"來解,而將其作"知道"來理解,這與老子的深刻內涵更相近。

《黃帝內經》開篇談養生,岐伯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之說,這"知道者",就是指知道養生真理、規律、道理的人,也就是"知道之人"。這個 "知道"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指的發明發現、創新創造。"知道"源於人的靈感、頓悟。若是"知道"只存於心中,不說不講出來,信息不編碼,或不變為文本,它仍為"知道"。若"知道"通過信息編碼,說與講出來,或變為文本,"道"就變為"名"了,並由"名」形成"知識"了。 所以,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是指"知識"問題。

這 "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第三個名字,是指辭彙、概念、理論。第二個"名",我試將其作為"知識"來理解,這與前面的"知道"相對應。因為只有"知道"了,才可能「格物致知」,才能有「名」,才能有「知識」。

那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十二個字應該如下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即指:道(真理、道理、規律)是可以通過智慧探索,意念頓悟,而"知道"或"得道"的,但所知所得之"道",不是永恆不變的。這與佛教《心經》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異曲同工的。求道,亦是無止境的。

"名可名,非常名"即指: 名(辭彙、概念、理論)是可以通過對道的開悟而用語言文字來表述,並形成"知識"的,但所表述的名(辭彙、概念、理論)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學海無涯也。

二、「知道」: 為道日損

"知道"是"為道日損",追求世界的真理、規律、道理,是對內心原有知識,價值、慾念不斷減損,去偽存真的過程。西方經濟學家熊彼德說的:"創造性毀滅"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知道"的精髓。如牛頓發現了多普勒理論缺陷,而對其理論的核心層進行否定,從而樹立自己的理論。這也是一個文化進化與科學發展的進程,是對人類認知世界中,所謂真理與權威的不斷否定與替代,是人類科學理論、工藝技術、藝術創造的新陳代謝。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三、「知識」: 為學日益

"知識"是"為學日益"。"知識"本質上是個學習與繼承的問題,其隱喻了人類世界"知識"的傳播與積累過程。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但是,人類"知識"的傳播與積累,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始終伴隨著新"知識"代替舊"知識"的過程。根據庫恩的"範式"理論,人類的文化進化與科學發展進程中,各種科學理論各有自己的"範式",當舊的"範式"遇到危機時,就會出現新"範式"來代替它。如牛頓理論超越多普勤理論,愛因斯坦理論超越牛頓理論。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四、「知道」與「知識」的時態

"知道"與"知識",其一字之差,卻存在著天壤之別。

"知道"是"不窺牖,見天道",它在人心中顯現、流淌、綻放,它是一種靈感的閃現,象電光火花。六祖慧能就是一個"知道"者,他不識字,別人請教其問題時,需要別人念一遍經文給他聽,而他一聽,就頓悟其中的奧義,並講解給請教者,這就是向內求的"知道",是直覺智慧。所以,"知識"並不是直覺智慧,六祖慧能完全不識字,卻能洞察佛法的真理,令無數學識淵博的人拜服,其根本在於六祖是通過內心的直覺智慧去感知,去求道的,他是個"知道之人"。許多大科學家都是通過內心的直覺智慧去感知去發現發明的。

就時態來說: "知道"永遠為現在時,它是當下心靈的產物,它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它存在於人心中的當下,一但人把它講出來後,它的本質就變了,「知道」就變成"知識"了,就變為過去的產物了。

"知識"從來不是當下的產物,不屬於現在時,它永遠屬於過去。所以,知識永遠屬於過去時。所有"知識"都是一種相信,學習知識就是相信知識。但"知道"並不是相信,它是真知,是洞見,儘管它存在不斷的新陳代謝。

五、知道之人與知識之人

《莊子》天道第十三"輪扁斫輪"一節中,輪扁與齊桓公的對話,使我們更形象地了解了「知道」與「知識」奧秘。輪扁斫輪的技術,不徐不疾,得心應手。但"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這種技術只能默示不能言傳,他兒子也無法繼承,他自己也從無師傅教授。他通過自己心靈的領悟,掌握了斫輪的奧秘,所以他是一個斫輪的"知道之人"。他兒子學他的技術多年,總達不到他的水平。舊時拜師學藝,常有此現象。當然,也有超越者,這就是得道了,成為"知道之人」。

另一個物理界的笑話,也能說明"知道之人」與"知識的人」區別。普朗克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到德國各地作演講,每次講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於新的量子物理理論的,時間一久,他的司機也記住了講座的內容。有一天,司機說:「普朗克教授,我們老這樣也挺無聊的,不如這樣吧,到慕尼黑讓我來講,你戴著我的司機帽子坐在前排,你說呢?」普朗克說:「好啊。」於是司機走上講台,就量子物理髮表了一通長篇大論。 後來有個物理學教授站起來,提了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演講者說:「哇,我真沒想到,我會在慕尼黑這麼先進的城市遇到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想請我的司機來回答。」

這個故事似乎表揚了司機很機敏。但我認為它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個世界的人可分兩種:一種是普朗克那種"知道之人",它屬於天才,是那種有真知和洞見的人。另外一種是司機那種"知識之人",他們掌握了鸚鵡學舌的技巧; 他們可能有漂亮的羽毛;他們的聲音通常很動聽;他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實他們擁有的只是別人的表面"知識",只有模仿能力,沒有真知和洞見。在職場,我們要分辨「知識之人」與「知道之人」,這是一個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者尋道 的精彩文章:

TAG:醫者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