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古人是在用生命追逐美容

古人是在用生命追逐美容

「美容」一詞,最早見於明代《普濟方》,中有「美容膏」一方,但中國美容史遠早於此。「山頂洞人」(距今1.1萬年前)已用赤鐵礦粉妝飾自己,三星堆(距今3—5千年)出土面具中,有眉施黛色、眼影塗藍、嘴唇與鼻孔塗朱者。

從文字記載看,宋高承《事物紀原》稱:「周文王時,女人始傅鉛粉。」此書向來被認為是野史,難以為據,但從考古看,周代已有專門採集犯人和奴隸頭髮編製假髮的工場。《戰國策·趙策》中說:「彼鄭、周之女,粉白黛黑,立於衢閭,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詩經》中也有:「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可證先秦時,尋常百姓已重妝容,傅粉、塗脂、畫眉、潤發等,均已流行。

《山海經》中記有12種美容葯,從長沙馬王堆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則有6個美容方,但手段可怕,如治疣子,需將破蒲席搓成繩,燃其一端,以灸疣面。到唐代《千金方》時,已錄美容方劑300餘種。

值得玩味的是,清入關後,公主平均壽命不足20歲,僅有6人活過40歲。西洋傳教士曾總結稱:有限的醫療資源都被男性佔用了,專治女病的大夫實在太少。然而,此時中醫美容方卻達數千種……

從淘米水開始的美容之路

古人美容,或始於用淘米水洗臉。《禮記》稱:「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清靧。」潘即淘米水,所謂「沐稷而靧粱」,就是說用不粘小米(也有學者認為稷是高粱)的淘米水洗澡,用白粱米的淘米水洗臉。白粱米,即白色精米,愈白愈佳。直到清末,淘米水都是最常用的美容法。

從淘米水,漸次過渡到傅粉,早期妝粉均為米粉。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提到「作米粉法」,即:「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使甚細,簡去碎者。各自純作,莫雜余種。其雜米、糯米、小麥、麥米、穄米作者,不得好也。」米粉的缺點在附著性不強,易滑落,此外顏色偏暗,加入動物油脂後,略有改觀,但無法與胡粉相提並論。胡粉即鉛粉,色極白,且有光澤,張華在《博物志》中說「紂燒鉛粉成胡粉」,但依據不足。從名稱看,胡粉或為西亞舶來,另說胡是「糊」的意思,早期胡粉顆粒大,不易附著,必須摻入油脂,呈膏狀,方能粘在臉上。

古人亦稱胡粉為粉錫,致後人誤會,以為是用錫製成,但錫粉為黑色,無法用來美容,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特別指出:古人稱鉛為黑錫,胡粉實為鉛粉。

古人為何這麼喜歡白

為了白,寧可忍受胡粉的毒性,體現出古人對白的畸愛。在晉代、唐代醫家典籍中,對白多有推崇,甚至將「肥白」視為美的尺度,在《肘後備急方》中,葛洪建議道:「大豆黃炒,舂如作醬滓。取純黃一大升,搗,蹄,煉豬脂和令熟。丸,酒服二十丸。日再,漸加至三四十丸,服盡五升,不出一月,即大能食,肥白。」葛洪用藥,亦多「白」字,如白芷、白茯、白附子、白桐葉、白朮、白芍藥、白膠香、白檀香、白蜜、白蠟、雞子白等,甚至連鴿糞也要白鴿糞。孫思邈也讚美「肥白」,有「五十日肥白方」,且主張多吃葡萄,說「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為了白,醫家不惜搜求奇葯,比如鷹屎白,即鷹大便末梢上的一點白屎,鷹屎有酸性,古埃及人曾用來美白。

對白的愛好,可能出於兩個原因:首先,在農耕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需從事繁重的農業生產,久曝於風吹日晒中,致皮膚粗糙、色黑,身體亦瘦弱,只有貴族才能膚白且肥,「肥白」因而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其次,漢代之後,中原戰亂近400年,特別是「五胡亂華」,種族畛域被打破,匈奴「頗白皙」,羯人亦屬白色人種,加上佛教自西傳入,胡僧多高鼻深目、「相好莊嚴」,影響了中原審美觀。

為了白慢性中毒數千年

鉛為重金屬,可滲入血液,並在體內沉積,給人造成長期傷害。對鉛的毒性,古人已有認識,《本草綱目》載:「嵩陽產鉛,居民多造胡粉……其鉛氣有毒,工人必食肥豬犬肉、飲酒及鐵漿以厭之。枵腹中其毒,輒病至死。長幼為毒熏蒸,多萎黃癱攣而斃。」《本草綱目拾遺》中亦稱:「工人無三年久業者,以鉛醋之氣有毒,能鑠人肌骨,且其性燥烈,坊眾人每月必食鵝一次以解之。」

雖已觀察到現象,但在認識上仍存偏差,古人更傾向於認為,鉛毒來自火煉,屬「熱毒」,原因有二:首先,長期使用胡粉,則皮膚粗糙乾裂,呈青色,似有「燥熱」跡象;其次,鉛滲入血管後,會刺激血液加速流動,給人以發熱感。為化解鉛粉的「熱毒」,往往摻入米粉來中和,但米粉顆粒大、色黯,摻和後缺點更突出,故較常用的辦法是用火煉來給鉛「解毒」,古人煉製鉛粉時,因反應不充分,往往遺留較多純鉛,這是引發中毒的主因。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不僅火煉,且加入雞蛋,雞蛋蛋白質含量高,而蛋白質遇重金屬則變性結塊,這就減少了鉛粉中純鉛的含量。《本草綱目》中說制胡粉工人要多吃肉,也是用肉中蛋白質消除鉛毒之意。

其實,鉛粉本身亦含毒,只是毒性減少、不易被察覺而已。自唐以後,胡粉始終是國人美白的首選。

胭脂也是舶來品

「肥白」之外,對胭脂的鐘愛,可能也與域外相關。

制胭脂,一般用紅花(即紅藍花),而紅花自中亞舶來,它傳入中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傳入西北,時間已不可考,匈奴多用之,所謂「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胭脂之名或源於焉支山,此地或為紅花的主產地;第二階段則是自西北傳入中原,張華在《博物志》中說:「紅藍花生梁漢及西域,一名黃藍,張騫所得也。」

元代重紅花,設有「紅花局」「紅花提舉司」等,紅花中既含紅色素,亦含黃色素,紅色素只溶於鹼性溶液,古人利用此特性將其提純,製成胭脂。胭脂也可用其他方法製成,比如硃砂,三星堆中出土銅面具上的胭脂與口紅即為硃砂,此外還有「塗朱甲骨」,即在甲骨刻字的筆畫中塗入硃砂,以求醒目。硃砂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汞,是提取水銀的原材料。硃砂含毒,唐代《藥性論》便指出這一點,稱其「有大毒」,《本草經疏》稱:「若經火及一切烹煉,則毒等砒硇,服之必斃。」

此外還可用紫柳、石榴花、蘇方木、落葵籽、薔薇等提取胭脂,但不如紅花普及。唐人使用胭脂較多,唐宋時期中國氣溫較高,服裝多無領,不僅面上要施以白粉、胭脂,還要惠及頸肩甚至胳膊,連汗水都被染成「紅汗」。

國際交流背景下的中國美容

宋代以前,中國美容深受國際交流影響,大量「香葯」舶入中國,黃巢佔領廣州時,殺死在此定居、貿易的阿拉伯商人多達10餘萬,可見此時東西方交流的密切程度。

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有機結合,如關羽「五綹長髯,飄灑前胸」,未必是關羽的真形象,此前中原不以多須為美,「五胡亂華」之始、前趙皇帝劉淵(本是匈奴人,祖先歸順漢朝,被賜以劉姓)因「三綹長髯,飄灑前胸」,時人稱為「英雄相」,後人將劉淵的鬍子嫁接到關羽臉上,還另添了兩綹,以契合人們對「戰神」的想像。鬍子受尊重,則如何戰勝基因缺陷,刺激其野蠻生長,便成了醫家努力方向,甘蕉、金櫻子、金星草、石荊等生須葯受到追捧。鬍子之外,「澡豆」亦對中國美容產生深刻影響。「澡豆」是一種原始肥皂,主要成分是豆面,有一定去污力,是比丘隨身十八物之一,與佛教一起傳入中原,「澡豆」的原材料都是食物,比較健康。「澡豆」多用綠豆、畢豆(即豌豆),而這兩種豆都是自中亞舶入。

唐代是中國「香料大發現」的時代,安息香、丁香、沉香、西香、檀香、回蔥、龍涎香、冰片等「香葯」經胡商傳入中原,成為中藥的原材料。

中國美容為何由外轉向內

中國美容在宋代出現重大轉型,即由向外學習轉為向內探求。宋代積弱,長期受北方列強壓迫,通往中亞的商路被遮斷,雖海上貿易繁榮,但經中唐後百餘年動蕩,士大夫階層普遍有厭惡軍人、提防異族的心理,對本土文化敝帚自珍、沾沾自喜,希望找到「自性」,故宋代藝術追求精緻化、本土化,生怕被外來文化污染。

(宋朝四美)

宋代軍人社會地位低,誇張、直白的表達方式受排斥,文人式的隱約成為主流,表現在美容上,柳眉、杏眼、櫻桃小口、略施薄粉、淡塗胭脂成為女性修飾的標準,唐人喜歡牡丹等粗放、熱烈的大花,而宋代則推崇梅花等精緻、優雅的小花,正是此背景下,女性纏足開始普及。柳永在《木蘭花》詞中說:「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妝方見媚。」即體現中原文化自艷入媚的轉型。

元代疆土廣大,「蒙古走廊」連接起東歐和中國,兩種文化互相激蕩,許多回醫來到中原,帶來了新的美容方式。但元代政權不足百年,且後期戰亂不已,到了明代,朱元璋為強化統治,發動了較徹底的「去元化」運動,元朝留下的不同文化基本被掃除殆盡。這種重內斥外的心態一直延續到清末,由於長期與外隔絕,到西方美容方法再傳入中原時,人們卻將其視為奇形怪狀、以丑為美。

歡迎直接留言,與小編交流~

尋道網:道醫之家公眾號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殺貓狗,果報驚人!
980元尋道網熱門精品課集錦(一)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