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金錢與寫作

論金錢與寫作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了湘南徐工

您真是個特別的人

致讀者:

1.此文乃作者辛勤付出的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作者授版,禁止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若需轉載或刊用,請聯繫本人;

2.全文共5260字,閱讀約需10分鐘;

3.歡迎轉發,亦可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雖說文人恥談錢,但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現實社會,我終於按捺不住了,還是決定寫一篇關於財富與寫作的文章。

人真的不能標榜清高啊,什麼「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不瀟洒走一生?」,這種狗屁的話就不要再提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活在俗世中,還得為生計而奔波,為養家糊口而履行起自己的責任來,生活本就是衣食住行,生活本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本就是鍋碗瓢盆交響曲,生活本就是吃喝拉撒睡,俗不可耐也罷,渾身沾滿銅臭味也罷,過日子圖的就是實在。

孔子

孔聖人在《論語·述而》中說道:「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說得多輕巧啊,他把富貴看成飄浮的雲彩,把金錢和地位看得很輕。言外之意就是說,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於我,那些富與貴就如同天上的浮雲,體現了他的君子之風與安貧樂道。孔子又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誠然,陞官和發財是人們所渴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去獲得,君子是不能接受的。言外之意,歷朝歷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要遵守這些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至於他們能不能真正做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誰也把控不了。

關於金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換種好聽一點的說法就是物質財富。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市場經濟的確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物質生活,但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談論更多的是如何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何買豪車?如何買豪宅甚至別墅?如何積累財富?鮮有人說我要著書立說,我更看重精神財富,我要做一個純粹的精神貴族,如何他這樣說的話,我想其周邊的人都會笑死。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除了空氣和陽光,什麼都是需要花錢買的,難道不是這樣嗎?尤其是活在城市裡,連天天必須喝的水也需要購買,若果生活在農村裡,至少可以去水井裡抑或山上的小溪里挑一桶水來喝,也算省卻一筆小小的費用。

馮夢龍

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無疑詮釋了金錢的重要性。這句話在舊時用來形容金錢是萬能的,而且竟然還有典故。它出自明朝馮夢龍的《喻世明言》,書中這樣寫道:「正是『官無三日緊』,又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我有一個朋友是客家地區的,他也曾經說過:「在客家地區,『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可直觀理解為『只要你肯花錢,什麼事也有人替你干』」。另外,西晉的文學家魯褒也在《錢神論》中寫道:「有錢可使鬼,而況人乎。」此外,《史記·律書》也寫道:「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用來諷刺舊中國的黑暗。看來,關於人對金錢的貪婪、追逐與渴望,可謂之為劣根性,好多文人皆有描述。

就拿戀愛來說,別奢談什麼柏拉圖精神戀愛了,現在的絕大部分女人都比較現實,摒除顏值,還要看你的財富,暗中考量你的文憑高不高?你有沒有文化?你有沒有房子?你有沒有車子?她們年紀輕輕,哪裡能夠預測你是一支潛力股哦!就算那個姑娘思想單純,愛情執著,不計較你的現在與過去,但她的父母也會出面干涉,從而左右她對婚姻與愛情的抉擇。

突然覺得,人還是要有一點銅臭味才好,說他渾身沾滿銅臭味也罷,說他像葛朗台也罷,說他自私也罷,說他吝嗇也罷,但至少他是為家庭好,為妻子好,為孩子好,讓所謂的高尚、仁義與道德統統見鬼去吧!據說這個「銅臭」是有典故的,源自《後漢書·崔烈傳》,書中記載:東漢時,一個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萬錢買了個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官職。由於司徒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是掌握軍政大權、輔助皇帝的最高長官,所以,人們雖對崔烈的醜行議論紛紛,但當著他的面誰也不敢談及此事。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意思是說,人們對我當上三公有何議論。崔鈞據實相告:「論者嫌其銅臭。」

在日常生活中,和別人交流,時不時會從別人的嘴裡冒出「金錢」和「財富」兩個詞語,頻率之高令人咋舌。有些人懂點英語,直接將「金錢」說成「money」,或將「財富」說成「wealth」,聽多了,我也就麻木了。那麼,什麼是財富呢?財富是指具有價值的東西,它包括自然財富、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財富「一詞如今已完全默認為物質財富。說來好笑,「財富」一詞也是有典故的,它源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與以時而息財富。」

司馬遷

新春伊始,只要你刷一下朋友圈,見得最多的辭彙就是生意興隆、貨如輪轉、客如雲集、恭喜發財、大吉大利、財運亨通,不知這算不算拜金主義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世人對財富的渴望與訴求是認真的,是出自內心的,都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本無可厚非。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誠然,正如人們經常所說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些商人也經常將「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這句話掛在嘴邊,好像人天生就是金錢的奴隸,人的一生都在為金錢而活著,是的,道理的確如此,你不得不承認,如果你做不到超凡脫俗,如果你做不到不食人間煙火,你就得老老實實去賺錢,履行起養家糊口的職責,為生計而疲於奔命。

關羽

我去過很多老闆的公司,在公司的某處總會供奉著一尊財神爺,一般是關帝君,儼然財富圖騰,並在神龕前擺著貢品,伴之長明燈。關帝君何許人也?此乃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關公是忠義勇敢的象徵,被尊為「武聖」、「財神」。他形象威武,忠肝義膽,可鎮宅避邪,護佑平安,招財進寶,財源廣進,提振權威,最適宜開店經營、經商理財、政府官員等各界成功人士。此外,傳說關帝君擅長簿記方法,能保護商業利益,難怪他在台灣、香港、澳門、南洋地區較為普遍,體現了人們對「招財進寶」的良好祈願。

有錢當然是好事,但金錢是個魔鬼,它會暗暗地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我記得之前有一首比較流行的歌曲,好像是劉牧推出的原創專輯,叫做《十三不親》,其中有幾句這樣唱道:「……親戚親也不一定親/親戚都有窮富分/窮也不向那富來奔,我的哥們呀/富了不登窮家門哪噯嗨呦/金錢親也不一定親/人活一世情最真/雖說你有千百萬,我的哥們呀/你死後也帶不走半分文……」歌詞雖然通俗,但卻道出了世態炎涼與人情綿綿。

所謂俗語「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肯定是有道理的,就拿中國獨具特色的許多成語來說,它們皆與金錢有關,譬如聲色犬馬、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紅男綠女、醉生夢死、花天酒地、酒池肉林這七個成語,這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啊!你別假惺惺地說你不喜歡過這種生活,只是你目前暫時做不到而已。剛才所羅列的這些成語皆與財富有關,散發出濃濃的銅臭味,甚至令人壓抑,令人窒息,乃至喘不過氣來。

梵高

金錢可真是一樣好東西,它不僅可以買來你想要的各種物質,還能買來做人的尊嚴,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富有才華的人卻做不到,一生窮困潦倒,令人扼腕嘆息。譬如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他在生前只賣出了一張畫,而且買主竟然是他的弟弟。他新穎的繪畫風格在當時古典主義佔據統治地位的藝術界,並未受到人們的關注,最後鬱鬱而終。我不明白梵高既然有如此高的天賦與才華,那麼他在世的時候為什麼火不起來呢?事實上,梵高的畫風幾度轉變,在成為後印象派代表人物之前,他的畫作並不光鮮,所以市場並不看好。連他的弟弟提奧也這樣說道:「梵高的作品沉重陰鬱,乏人問津。」

曹雪芹

想必大家對「舉家食粥酒常賒」這句話耳熟能詳吧,無非比喻家境貧困,而且說這句話的人就是留下不朽著作《紅樓夢》的曹雪芹。他的文友在詩中曾這樣說到他蝸居北京西山時的窘迫景況,並題了一首七言律詩《贈曹芹圃(雪芹)》,全詩為:

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

衡門僻巷愁今雨,廢館頹樓夢舊家。

司業青錢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誰買與豬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王小波

我聽說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雖然特立獨行,但他卻極力反對他的親人從事藝術。曾有一段往事為證:他有一個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外甥,一聽說外甥想棄學做搖滾青年,王小波立馬就不淡定了,絞盡腦汁做外甥的思想工作,勸他不要折騰,要走正路,居然讓他遊說成功了。一個文藝中年竟然成功地勸阻了一個文藝青年,其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而有效,他說道:「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這句話簡直一針見血。

村上春樹

日本有個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他剛當上小說家那會兒也是窮困潦倒,甚至一度債台高築。他在其帶有自傳性質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寫道:

他們也罷我也罷,大家都很年輕,幹勁十足。呃,遺憾的是,彼此都幾乎沒賺到什麼錢。雖說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畢竟負債纍纍,償還債務頗為艱苦。我們不單向銀行舉債,還向朋友借款。好在向朋友借的錢沒幾年就連本帶利還清了。每天早起晚睡、省吃儉用,終於償清了欠債,儘管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當時我們(所謂我們,指的是我和太太)過著非常節儉的斯巴達式的生活。家裡既沒有電視機也沒有收音機,甚至連一隻鬧鐘都沒有。也幾乎沒有取暖設施,寒夜裡只好緊緊摟著家裡養的幾隻貓咪睡覺,貓咪們也使勁往我們身上貼過來。

每個月都要償還銀行的貸款,有一次怎麼也籌不到錢,夫妻倆低著頭走在深夜的路上,拾到過掉在地上的皺巴巴的鈔票。不知該說是共時性原理,還是某種冥冥中的指引,那偏巧就是我們需要的金額。第二天再還不上貸款的話,銀行就會拒絕承兌了,簡直是撿回了一條小命(我的人生路上不知何故經常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本來這筆錢應該上交給警察,可那時我壓根兒就沒有力氣說漂亮話。對不起了……事到如今再來道歉也無濟於事。呃,我願意以其他方式儘可能地返還給社會。

毛澤東

杜甫

當然,安貧樂道、視金錢為糞土的人物也是有的。譬如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裡面寫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好一個「糞土當年萬戶侯」!這只是一首詞而已,你可千萬別當真,況且,全世界只出現了一個像毛澤東這樣的偉人;譬如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道:「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堂堂的唐朝大詩人竟然窮到這個地步,竟然「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還美其名曰「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對此,我無語凝噎,用時下庸俗的話來說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錢鍾書

好多「聖人」貌似不愛錢,但其實他們並不差錢。譬如錢鍾書,他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他愛書如命,卻淡泊名利。有一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開價 16 萬美元,邀請他去講學半年,食宿全包,可攜夫人前往。如此優厚待遇,幾乎令人咋舌,可他卻不為所動。另外,他所創作的作品,不要稿酬,只要一大摞書。他並不稀罕金錢,他曾經幽默地說:「我都姓了一輩子『錢』,難道還迷信錢嗎?」

契訶夫

愛因斯坦

我記得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曾經說過:「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不在金錢,不在愛情,而在真理。」26 歲的愛因斯坦創造了舉世震驚的狹義相對論後,金錢、名利如潮水般湧來,但是,他對這一切都很淡泊。他說道:「人們努力追求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和奢華,從青年時,我就覺得是可鄙的。」正是基於這種價值觀,他曾經把一張價值1500 美元的支票當成書籤用,有人很驚訝,他卻平靜地說:「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科學。金子雖然是黃的,但它可以使人心變黑。」

這些所謂的「聖人」視金錢為身外之物,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甘貧賤以守其志,居高位不改本色,浩然之氣,不為任何力量所摧毀。對此,我只能說,我是一介凡夫俗子,除了欽佩之外,確實學不來。

前不久,我讀到了一篇文章,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李宏斌所寫的一篇演講稿《讀不讀大學的差距,悄然影響著我們的一生》。這篇演講稿提到了中國的大學回報率,其觀點鞭辟入裡、新穎獨到、發人深省,而實質上則揭示了教育與財富的潛在關係。他說道:

中國教育的真實回報率被高估了,所以,目前人們在受完所有教育後獲得的經濟回報、職業地位中,只有1/3真正來自校內校外的教育,而2/3是由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帶來的。因此,在剔除掉學生的先天能力、家庭背景因素以後,中國大學教育的平均回報率是10%,而高中教育回報率幾乎是0。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如果你想最大化自己的大學回報率,而且想減少轉行幾率、避免不必要的時間、人力、金錢損失,不妨選擇數學、工程類、計算機類的理工科專業。

而你如果實在喜歡文科和商科專業,就最好努力一把考入名校,在校期間保持好成績,訓練職業技能,你就會獲得較高的大學回報率。

不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這一代讀金融和理科,就是為了下一代有能力讀藝術和哲學,還不用為前途和生活發愁』。上一代讀了回報率更高的專業,爬到人生更高的層次,自然也就能為保證下一代生活無虞,讓孩子得以依照愛好,選擇那些看起來回報率不高的專業。

金仁順

最後,我再重複一次,這是一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現實社會,文學已然式微,不再像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那樣熾熱與盛行。行文至此,我想引用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金仁順女士的一句話以結束這篇文章,她說道:「寫作這條路沒那麼多光環,倒是從來不乏陷阱,大部分回報不在世俗生活中,而是在內心世界裡。」

2017年2月11日初稿於東莞長安

2018年1月25日定稿於東莞長安

(備註:版尾有打賞功能,您的打賞是鄙人繼續撰寫原創作品的不竭動力,謝謝!)

蘋果阻止不了您對原創作品的讚賞

聯繫方式

2. 採取二維碼方式,方法如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湘南徐工 的精彩文章:

TAG:湘南徐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