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點擊藍色字體即可關注
文 / 巫小詩 圖 / 網路
1
從1月初開始,我的朋友圈裡陸續出現「老天請賜我一張票」的哀嚎,是啊,要過年了呢,過年的車票不好買。
我手氣不太好,奮戰多日後,只搶到一張年二十七凌晨四點出發的票,看到周圍有人大年三十才有票回家,也算是得到了一丁點安慰。
新聞上說「春運是一場30億人次的大遷徙」,多麼可怕的數字,無論買票多難,大家回家過年的熱情依舊執著。
讀書的時候,寒假慵懶且漫長,在家等過年等到閑得慌,所以從沒覺得,回家過年有多大的意義。
甚至看到春運的新聞時,會覺得大家何必想不開,過年嘛,就是過個日子,不管身在何處,時間都是同樣在走,為何非要人擠人地趕回家呢?在哪裡不是過?
直到自己步入社會,離家千里,在出租屋裡笨手笨腳做飯,一個人去醫院拔牙,逛超市看到母親教女兒怎麼挑水果都會很羨慕……才明白,「回家過年」的含義,過年是次要的,回家才是重點。
2
我曾在工作城市的出租屋裡發生過一起廚房事故,這件事,我從未跟父母提起。
出租屋的廚房裡,房東留了一些老舊的廚具,畢竟不長住,能用的我都將就著用,沒買新的。
一次炒完菜洗鍋時,我端起鍋,鍋柄突然斷了,鍋柄的一半還握在我的手上,整個鍋卻直線墜落,重重地砸在了大理石櫥柜上,砸出了放射狀的長裂痕。
剛洗完鍋的髒水濺到我臉上,它是溫的,卻讓我在潛意識裡以為是滾燙的,我閉著眼睛,捂著「被燙傷」的臉哭了起來,以為自己這輩子就毀容了。
冷靜下來後,照照鏡子發現沒事,並沒有劫後餘生的喜悅,而是趕緊洗乾淨臉,開始收拾殘局,把破掉檯面的櫥櫃擦乾淨,扔掉那口罪魁禍首的舊鍋,給房東打電話道歉,協商賠償事宜。在等待房東上門的時間裡,趕緊扒幾口冷掉的飯菜墊肚子。
房東上門後,對著櫥櫃心疼了半天,說早知道就不租給我了,她開出了高於預期的價格,甚至連那口破鍋都想要我賠。
那天晚上,我真的好想家。
家裡有想啥吃啥不用自己動手的美味飯菜,家裡有免房租還包打掃的寬敞房子,家裡還有,摔壞了什麼都沒關係只要人沒事就好的家人。
曾經收到過一位讀者的留言「獨自租房已有大半年時間,深知自己在這座城市沒有家,與人告別時會說回屋、回窩甚至回村,從不說回家,過年才回家呢。」
是的,
家不是房子,不是地理位置,是有家人的地方,過年不是過一個日期,是過一段團聚的生活。
3
快要回家了,我最近在很努力地消滅冰箱里的食物。
記得以前家人要出遠門的時候,會把來不及吃的新鮮食物送給鄰居,可惜我是不認識任何鄰居的租房族,只能自己加把勁吃,不然就得扔掉。
橙子切著吃一個,再拿三個榨果汁,雞蛋放進面里煮,面起鍋後再煎一個荷包蛋。不是我口味重,僅僅因為吃不完啊。
在電話里跟母親聊起這個事,她笑我是「省錢婆」,說浪費就浪費一些,別把自己撐著了,留些胃口回家吃點好的。
說到回家過年,腦子就像沙漠里餓暈後的唐老鴨一樣,眼前全是冒著金星的美食在轉圈。每逢過年胖三斤,一點都不誇張。
我在電話里問了母親一個略幼稚的問題「老媽,過年回家,要攢夠多少存款才能讓你開心啊?」
母親說「
你能回家陪陪我,我就很開心了。
」
這句話雖顯客套,但細細一想,卻有點心酸,我們以為要很成功,要掙很多錢,才能給家人幸福,但卻未曾明白,
他們的幸福只源於,有我們在。
在工作中,我們用時間換取金錢,在孝順父母時,我們卻無法用金錢抵換時間,金錢只能彌補,時間才是陪伴。
我愛身處家鄉的父母,也愛我現在奮鬥的城市,這兩種愛可以是不衝突的。
工作時全力以赴,回家時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每一分鐘,陪母親包一頓餃子,陪父親喝幾盅我們爺倆都愛的勁酒,聽他們聊聊,這一年自己沒參與的時光里,都發生了什麼故事。
多回家看看父母吧,有他們的地方才是家。
今年過年,別忘了帶勁酒回家,和父母一起,幸福團圓。
廣告


※為什麼餘生不能將就?這是我最喜歡的答案
※遇見對的人是什麼感覺?
TAG:鯉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