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級藍血月全食 天文愛好者攜「長槍短炮」赴宴

超級藍血月全食 天文愛好者攜「長槍短炮」赴宴

原標題:「藍血」月全食閃耀天幕 天文愛好者攜「長槍短炮」赴宴

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北京時間20時51分如約上演。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1月31日電 (楊顏慈)北京時間1月31日晚,隨著地球的陰影緩緩遮住明亮的玉盤,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食』」的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當天傍晚,南京室外溫度逼近-10℃。四面八方的人潮早早「全副武裝」在南京科技館的廣場上聚集,迅速佔領「最佳」觀賞位置。

1月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嚴寒的天氣並沒有阻擋人們的觀測熱情。偌大廣場上人頭攢動,天文器材與專業相機準備就緒,市民有序列隊,在望遠鏡前興奮地期待這場「血色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三景疊加的天文奇觀。

圖為本次天文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楊顏慈 攝

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協會共帶了二十多台專業設備「赴會」,期待從全形度記錄這場天文奇觀,更是便利市民近距離「接觸」血色滿月。

圖為市民透過專業設備,拍攝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這是2018年的首場月全食。早早來到觀測點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專家劉炎告訴記者,「血色」月全食恰逢超級月亮,同時又是一顆「藍月」,是極其罕見的天象。按照特定演算法,上一次發生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1866年3月31日。

圖為透過專業天文儀器拍攝的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劉炎解釋稱,在本次月全食發生時,月亮表面看起來近似於暗紅色,俗稱「紅月亮」。稀有的是,本次月全食恰逢月亮在近地點附近活動,人們看到的月亮會更大更明亮一些,又稱「超級月亮」。

圖為本次天文奇觀吸引無數天文愛好者及普通市民,攜帶「長槍短炮」共赴天幕盛宴。 楊顏慈 攝

據其介紹,「藍月」並非月亮真的顯現藍色,而是指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滿月,或者一個季度內的第四次滿月,因罕見而被習慣表述為「藍月亮」。當天,正值月亮在公曆1月內第二次復原。

隨著夜幕降臨,太陽、地球、月球三者逐漸處於一條直線,整個月亮緩緩「走」進地球的影子中。當地時間18時51分起,地球半影開始映照明月,半影月食開啟了此次天幕盛宴。

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一個小時後,隨著地球本影漸漸「接觸」月亮,月偏食登臨夜空,原本的滿月從左下角起漸被「蠶食」,開啟初虧階段。

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當地時間20時51分如約上演。當地球的本影全部「包圍」月亮時,原本明黃色的月亮被全部遮住,整個月球隱約透出古銅色光芒。

劉炎告訴記者,因薄雲和霧霾遮擋,「血月」並未如預想般呈現通紅,但總體「天公作美」,讓略帶朦朧感的紅色月亮更顯神秘色彩。

31日晚,超級「藍血」月全食如約登臨夜空。圖為天文奇觀誘發全民觀賞熱潮。 楊顏慈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儘管肉眼觀測略受影響,但透過專業器材,迷人紅月盡呈眼前。

經過耀目的食既、食甚、生光階段,直至23時11分,被「蠶食」的月亮完全脫離地球本影,重新復原。在廣場守候了整晚的市民,依依不捨地漸漸散去。

圖為通過設備拍攝的月亮初虧階段。 楊顏慈 攝

專家稱,因本次月全食發生在前半夜,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只要不受雲層遮擋,都能欣賞到從半影月食到月全食的全部過程。此外,在太平洋地區和北美西海岸地區,也能看到本次盛況。(完)

編輯:郝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遼寧 的精彩文章:

日航空自衛隊列裝 首架F-35A戰機
荷蘭首都槍擊事件 造成一死兩傷 嫌疑人尚未被抓獲

TAG:中國新聞網·遼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