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博物館暢想曲

未來博物館暢想曲

暢想2040年時博物館的發展情況和面臨的挑戰。文章假設是Adam Rozan 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美國博物館聯盟2040年年會上發表的一篇主題演講。

▲美國得梅因市交通管理局與得梅因藝術合作協會合作,在艾奧瓦州波克城的130個公交車站設立了「D-ART」數字藝術亭。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反思過去、把握當下,同時也和各位分享我對未來的暢想。我希望未來博物館和各位專家一起同心協力,共同應對我們面臨的挑戰。

很多人可能以為我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技術」。

沒錯,我們喜歡新生事物,關注那些新的發明,也喜歡瀏覽科技熱點的報道。

可是,人們關注技術的同時,往往會忽略技術變革的「幕後之手」,即人們的慾望、需求及交流方式。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段時間每周日早上會播出一部叫做《傑森一家》(The Jetsons,又稱《摩登家族》)的動畫片,片中描繪了未來世界裡出現的飛行汽車和機器傭人。

現在,這些暢想已成為現實。

我們在職場上實現了性別平等,如今,自學已成為全世界常見的學習方式。在《傑森一家》中,母親簡(Jane)是典型的「家庭主婦」,而小埃爾羅伊(Elroy)需要每天去學校上學。作者預言了未來的技術發展,但他們未曾料想,我們在文化上會經歷更多更加深刻的變革。

同樣,20世紀末的博物館人員展望未來時也將目光投向了新技術。

確實,一些技術,尤其是數字化、數字製造以及虛擬與增強現實,對我們的實踐影響重大。

在2020年代,我們現在所說的「數字化舉措」將會促使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僅展示複製品、基於數字掃描的虛擬娛樂產品或由數字生產創造的實體物品。

但對我來說,數字化舉措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改變了博物館的文化。

例如,藝術博物館為了舉辦各種規模大小不一的展覽開始尋找新型可替代的場地。

任何空間都有利用價值。無論是數字產品還是實物,它們都找到了新的「舞台」。火車站、公交站、老年住房、小學、超市、服裝店乃至人行道都能化身為展台。

那些曾經難以借到,或精緻易碎、不便展出或運輸的藝術品,如今通過技術處理,可以運往世界各地「參展」。

博物館過去的主題大多寬泛空洞,而「數字化舉措」幫助其轉型,將人物故事和社區歷史娓娓道來。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覽越來越多元化,而「博物館」的概念本身也在發生演變——從一個坐落於標誌性建築中的功能單一的機構,變成與圖書館、社區中心和學校等各種機構融合的多功能場所。

現在很多博物館24小時開放,還有一些博物館成為社區兒童和老年人學習和獲取社會資源的主要渠道。

如今,博物館也是圖書館,圖書館如同學校,博物館管理員也承擔著老師的職責。社區組織者負責組織博物館活動,博物館工作人員也負責管理學習實驗室,教授科學、藝術和人文課程。

傳統機構苦苦掙扎卻也無力回天,終究難以滿足社區的需求,於是這種新型博物館應運而生。這些綜合性博物館就像新型社區,集圖書館、幼兒園、公園、禮拜堂、醫療中心以及其他服務社區的組織和設施於一體。

為何會這樣?

我們是如何從呆板的「每周二至周日早上10點到下午5點開放的建築」,演變成如今蓬勃發展、充滿活力的以社區為中心的機構呢?

現代博物館隨著經濟的發展演變而來。

同時,在世紀之交,人們意識到博物館的服務與社會發展脫節。

那時,博物館變成了毫無生氣的陵墓,業務活動因循守舊,缺乏新意,不管公眾是否感興趣,也無論是否有人前來參觀,我們固步自封,照搬歷史。

在很多方面,當時的博物館已經與世隔絕,整個行業日漸蕭條,我們卻不知所措。

▲猶他州聖喬治藝術博物館的冥想室。

▲蘭辛博物館的社區衛生服務,提供減壓和改善認知功能的「藝術處方」。

為了生存,一些博物館相繼合併;另外一些則關門大吉——出售藏品或直接捐贈給其他博物館。

儘管一些中小型博物館倒閉,許多有資金援助的大型博物館、私人運營的營利博物館和專題博物館仍在鬥智斗勇,以獲取更多捐贈,吸引觀眾和媒體的眼球。

儘管如此,當時的整個行業前景不容樂觀。

到2025年,博物館參觀人數達歷史最低,以2000年的數據為基礎,近10%的博物館已停止開放。

但是一些博物館開始重整旗鼓,革故鼎新,逐漸以社區需要為導向。撥開雲霧見天日,一種新型博物館開始湧現。

這類博物館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再只是單一的「社區夥伴」。

博物館變得開放便利,在思想和行動上推陳出新,把自己改造成為市民空間,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我們的目的是——改變世界。

本世紀,一些新型博物館以改變世界為己任,採取切實措施,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致力於解決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濫砍濫伐和暴力等問題;

關注無家可歸的流浪人口;

推行開明的移民政策;

努力提升所在社區的公眾健康和福祉。

在一定程度上,博物館拯救了那些岌岌可危的城市設施。

面臨租金上漲和政府扶持縮水,醫療和社會服務機構舉步維艱,許多博物館伸出援手,為他們提供活動空間和支持。

慢慢地,一些博物館也開始提供相應的社會服務。

如此一來,博物館就能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成為名符其實的「城市不可或缺的機構」。

這類機構讓公眾深刻意識到,博物館在設施、結構和活動策劃方面不僅可靈活轉變,還能保持本身的特性。

▲伊利諾伊州內珀維爾科學博物館的道金斯中心將幼兒園的拓展充實方案與老年人服務相結合。

▲紐約尤蒂卡藝術與歷史博物館的社區衛生中心為公眾提供午餐。

為了重振活力,一些博物館向圖書館尋求靈感。

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發現,「不止步於借書」是圖書館一直以來秉承的傳統,並以此為基礎不斷發展完善自身。

二十一世紀初期,圖書館為滿足社區需要,向公眾出借種植蔬菜的工具、種子,甚至土地,提供計算機培訓並向公眾開放,以「社區為本」的思維為導向。

圖書館開創先例,僱用員工專門為流浪人士服務,通過社會服務將人們緊密聯繫在一起。

現在博物館也有很多負責社會服務的員工。

圖書館不再側重於借書服務,博物館卻把重心轉移到出借物品上來——此舉可以追溯到早期大學博物館將藝術藏品借給學生和教師的例子。

博物館打造創客空間和數字製造實驗室的做法蔚然成風,這樣一來,觀眾就能利用我們的藏品數據進行數字列印和製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博物館開始嘗試出借員工。

通過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我們與觀眾在信息共享和學習方面逐漸達成了合作。

一些博物館還承擔了「禮拜堂」的功能,成為追尋信仰、重塑靈魂和反思自我之地。擁有專門宗教藏品的博物館往往設有教堂、冥想室或其他專門的宗教場所。

這種角色轉變的部分原因在於,本世紀頭十年,眾多禮拜場所迫於運營成本上升,會員人數減少以及觀眾人口特徵發生變化等原因相繼關閉。由於這些限制,猶太教堂、清真寺和天主教堂通常與其他宗教團體共享庇護所、教育和社區空間。過去一個社區可能有3個或3個以上獨立的宗教組織,而現在只有1個。

通常,這些組織就像社區里的博物館,收納藝術和歷史藏品,收集所在社區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照片和紀念品,並開展外延、健康和社會服務項目。

這種基於精神層面的新型博物館也負責管理學校和成人日托班,還聘請牧師和神學家。它們展現了一種新型社區空間形式,也促使博物館舉辦一些有趣的展覽和相關活動。

由此看來,社區服務是各種綜合實踐繁榮興旺的一塊沃土。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和文化博物館為當地6個不同信仰的教會團體提供了禮拜場所。圖中的神龕由當地佛教團體供奉。

我們通過應對新世紀的挑戰向社會證明,我們是引領未來的核心力量,而這也意味著犧牲與奉獻。

長期以來,我們的堅定立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行業變革的標誌。英文單詞 「curator(典藏研究員)」曾經意指負責收集、組織和展示物品的人員。

而現在,他們肩負著幫助人們獲取博物館資源,滿足公眾需求的重任,在很多方面類似於20世紀的圖書管理員。

人工智慧以多種形式協助我們完成工作,包攬了自動化任務,使人類能專註於技能發展。

博物館安全保障越來越依賴於技術,更多的時候,警衛們扮演著大使的角色,成為了博物館和社區的聯絡員,在必要時為公眾提供幫助,排除故障。

從警衛到協調員的角色轉變是因為在公共場所,博物館需要更多員工參與進來。

沒錯,為了保障展品安全,我們需要安保人員,但更為重要的是保證公眾的安全和參與。我們需要更多的協調員而不是警衛,因為博物館的公共空間需要減少工作人員干擾。

如今的博物館協調員利用同理心和社交情商幫助現代博物館觀眾獲得更加良好的體驗。

為應對蜂擁而至的訪客,提高設施和在線資源的利用率,滿足公眾對博物館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改變人員配置模式,聘請了大量負責技術、觀眾體驗和參與以及營銷和溝通的人員。

博物館從「學術」型轉為「社區」型,從曲高和寡變得通俗流行,從精挑細選變得包羅萬象,我們以社區參與為導向調整了員工策略。

我們聘請社工和輔導員,治療師和心理學家,藝術家和音樂家,工程師和網路開發人員,以及說書人和神職人員,就是為了促進公眾參與,創造與時俱進的現代機構。

現在,除了博物館教育工作者,我們還設置了個人學習導師,幫助年輕人在社區資源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喜好。我們分工明確,擁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參與了從設計到研究的每個步驟。

博物館長期以來還扮演著第3種角色——社區的社交中心。

21世紀初期,隨著博物館調整規則和政策,延長營業時間,重新布局空間,這一功能便愈加突出。

曾經一樓大廳一般設置為售票處、商店和高規格展廳,如今被重新設計為靈活便利的公共空間,擺放著桌椅、書籍、食物和飲料、電腦和其他數字時代的工具。來訪的公眾把這裡當成「室內公園」。

博物館也重新考慮了空間規劃,在喧囂的城市中為公眾開闢一片綠色園地。隨著就業率降低,平均工作時間減少,博物館作為社區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彰顯。人們有了更多可支配的空閑時間,博物館因此成為寶貴的社交與學習場所。

即使是精心研究傳統模式的博物館,如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例如,許多藝術博物館從國家和國際視角切換成地方和地區視角,因為他們與社區內的組織和人員息息相關。現在的展覽會講述一些社區內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是在博物館的支持下由公眾自己創造而成,生動有趣。

比起項目活動,博物館更重視人際關係,把空間完全交給社區藝術家和活動家,並且取消各種規定和限制,讓人們能夠在博物館中交流思想、分享活動和故事,為社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技術以全新方式幫助我們實現夢想,但公眾願意花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參觀博物館,才是對我們影響最深刻的方面。

如今的博物館機構不再執著追求更加廣闊新穎的建築空間與不斷增加的藏品數量。他們積極進取,致力於創造更加美好、智能且以服務社區為導向的設施和資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博物館參觀人數穩步上升,有80%以上的美國人,通過實地訪問或在線參觀等方式,每周參觀至少3次。博物館機構會報告記錄的參觀人次。但在過去幾年,一些機構逐漸不再花心思去記錄參觀人數,認為這一數據並不能反映實質問題。

博物館理事會、支持者和資助者都心知肚明,衡量成功的核心標準在於博物館是否有益於社區公眾的健康,是否能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參與度。

▲拉里?伯奇(Laray Birch),洛杉磯大都會藝術和文化博物館(Los Angeles Metropolis Museum of Art and Culture)的首位常駐詩人,於2032年主持一場詩歌朗誦會。

博物館的另一重要職能是幫助社區應對當前就業領域面臨的挑戰:失業、待業、無法享受福利待遇的兼職勞動力以及勞動力迅速變革等問題。工作中充滿了未知數,新興工作崗位不斷湧現,所以對員工進行持續培訓至關重要。

現在和未來,博物館都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為我所說的供人們工作交流,相互學習的「第四場所」。

當今時代,對許多人而言,高等教育已經變得昂貴又不實用,而博物館恰好提供了繼續教育資源。個體戶和創業成為推動經濟流動性的絕佳途徑,博物館則化身成為「企業孵化器」。

據一份被廣泛引用的報告預測,到2060年,就業機會將增長20%。博物館使得人們滿懷憧憬,甚至探索開創一些新的工作崗位。

展望未來,我們的博物館計劃涉及範圍之廣,上天入海。終有一天,我們也將在火星和其他已知宇宙空間上參觀博物館。

但是,我們要始終銘記一點:

把握當下,立足現在,最宏大最深遠的革新應當從現在、從自身起步——如何明確組織目標,為實現目標需要肩負何種使命,以及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

過去幾十年來的成果得之不易,我堅信為應對未來的挑戰,博物館將會不斷革新,重塑自我。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_藝術頻道_資訊 的精彩文章:

漫畫VS當代藝術
英國人都不知道「德斯拉德農舍」怎麼出的名?

TAG:鳳凰網_藝術頻道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