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00倍顯微鏡下驚現「樹枝狀結晶」,越王勾踐劍越看越不懂!

500倍顯微鏡下驚現「樹枝狀結晶」,越王勾踐劍越看越不懂!

來源:《國家寶藏》節目

1965年12月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

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

在場考古工作者回憶

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

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

便將16層白紙劃破

而這便是是越王勾踐劍

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殺,越軍大敗。在獻上了絕世美女西施後,越國的國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馬夫。卧薪嘗膽、忍辱負重二十年後,勾踐回到越國,他任用賢臣,發展生產,東山再起。用了9年時間滅掉了吳國,並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名霸王。「鳩淺」就是這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名字。而這把劍就是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劍。

節目組沒有止步於簡單的歷史故事演繹

為了展現越王勾踐劍的偉大價值

節目組特地邀請了

文保中心的主任為我們解密

越王勾踐劍的神秘之處

打開越王勾踐劍的微觀世界

(圖中呈樹枝狀的就是樹枝晶)

小百科

樹枝晶,是一種胞狀樹枝晶;樹枝晶的基本結構單元也是摺疊鏈片晶,但與球晶不同的是,球晶是在所有半徑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發展,樹枝晶則是在特定方向上優先發展,樹枝晶中晶片具有規則的外形.發現越王勾踐劍中的樹枝晶就可以對它的鑄造工藝,以及裡面的成分合金等之類的都進行一個推測和研究。

在劍身的微觀世界中

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

完整的樹枝晶體

而這也將會成為解開

越王勾踐劍製作工藝之謎的一把關鍵性鑰匙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腐?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

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

因硫化銅可防鏽

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

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

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

這也就是能保持千年不腐的原因

越王勾踐劍的真容大還原

若非這樣的揭秘

我們又怎會知道

原來一把小小的劍

竟也蘊含著大大的學問

時至今日

人們也未能完全複製出

技藝如此精美的寶劍

不得不再次感嘆古人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媽媽年輕貌美,經常搶女兒的風頭,說出年齡後讓人目瞪口呆!

TAG:尋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