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死的最憋屈的將軍,因為迷路不想被侮辱,選擇拔刀自殺
古代皇帝死後都會有謚號,這個謚號是有說法的,會根據皇帝生前的事迹來定義,有的為褒義,有的為貶義。西漢的第七位皇帝劉徹死後謚號為漢武帝。威疆敵德、克定禍亂曰武,漢武帝在位時期開疆拓土,使大漢民族國威遠揚。
當然,身為一個皇帝不可能自己親自上陣殺敵,肯定是手下有無數善戰之將,比如小舅子衛青、封狼居胥的「冠軍侯」霍去病,都是漢武帝的得力戰將。而今天要說的確實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年少從軍,一生與匈奴作戰大小戰役不下70餘場,鎮守右北平郡時,匈奴懾於李廣之威,數年不敢來犯。治兵親和,愛兵如子,每戰必身先士卒,士兵都願意在李廣麾下效力。
關於李廣射石虎這個趣事,唐朝的盧綸還特意賦詩一首稱讚
林木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司馬遷也稱讚李廣將軍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飛將軍就像桃樹和李子樹一樣,雖然不會說話,不善言辭,但是開出的花朵和結出的果實,自然就引得人們紛紛來到樹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條小路。
唐代詩人王昌齡也有詩讚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北宋的呂蒙正也在「千古奇文」《寒窯賦》中惋惜道: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難封
李廣雖然戰功卓著,但是一生都沒有被封侯。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衛青命令身為前將軍的李廣從東路迂迴繞遠前進,但是,由於軍隊沒有嚮導,總是走走停停,常會迷失道路,以至於延誤軍機。
後遇到撤退回來的衛青主力部隊,衛青派長史前去問罪,李廣對部下說「我自年少與匈奴作戰,如今終於有機會與匈奴單于決戰,大將軍卻派我迂迴繞遠,最終迷路,難道這是天意?如今我已六十有餘,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
說罷,李廣拔出腰刀,刎頸自殺。可憐「飛將軍」,結局是如此憋屈!


TAG:姐的內涵你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