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諸葛亮高深莫測的「八陣圖」,能抵擋幾萬精兵?

揭秘諸葛亮高深莫測的「八陣圖」,能抵擋幾萬精兵?

在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里,描寫諸葛亮的奇能,其中最為誇張渲染的,莫過於「祭風」和「八陣圖」。在此,我主要是揭開「八陣圖」之神秘面紗:。 在演義里,我們所見識的「孔明巧布八陣圖」,奇幻玄妙,把東吳大軍玩弄於股掌之間,連新立大功的東吳都督陸遜都險些「客死他鄉」,最後在黃承彥的引導下:才走出了迷陣。這段情節的描寫,確實神奇詭異,精彩無比。但以史實來看,未免有些諷刺了。

根據《三國志》中所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元戎),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由此可知,八陣圖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先來看「陣」,陣是古代兩軍交戰時所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陣型部署博大精深,有作戰所用,也有屯駐時所用。「陣」要依照敵情、地形、天候的變化來設計,也就是兵書中所提的「陣法」。

「圖」是規模的意思,陣圖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基本部署陣形。由此可知,所謂八陣圖,就是乃八種陣型組成的綜合陣法,而不是「八卦陣」。 漢朝的大儒鄭玄在書中就有所載,孫武有八陣之設計,即根據現有資料所載的「方、圓、杜、牝(音「聘」)、衡、罘(音「符」)置、輪、雁行」。而孫臏的兵法中,也有「八陣、十陣」的篇目,而且,要「知八陣之機,才是王者之將」。

在日本的戰國時代,以「風林火山」軍旗馳名的戰神武田信玄,在對《孫子兵法》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豐富轉化了孫武的「八陣」為:魚鱗、鶴翼、雁行、長蛇、鋒矢、衡軛、方圓、彎月,可見,八陣是在進攻及防禦時經常使用的八種布局方法,而「八陣圖」則是這八陣的綜合。

西晉李興在註解諸葛亮的八陣圖時指出:「推子八陣,不在孫吳。」也就是說諸葛亮八陣圖的設計,多出於自己的獨創,而並不只局限於孫、吳。 諸葛亮自己也表示過:「八陣即成,自今行師,應不復敗矣!」

「八陣圖」的目的,應是在提高進攻和防禦能力,由於設計上相當實用,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史載,司馬昭滅亡蜀漢後,曾令陳勰「學武侯圖陣、用兵倚伏之法」,並表示可用「武侯遺法教五營士」,北魏時習雍也上書給北魏文帝,稱「宜采諸葛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唐時名將李靖那聞名於世的「六花陣法」,也是根據諸葛亮八陣之法所創的。 那麼,演義上的那座石陣是否存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過不是所謂「奇門遁甲」之術,而是諸葛亮用來操練兵士的沙盤推演之處而已。在《太平寰宇記》中的記載,這個石頭陣在四川奉節縣、瞿塘峽入口處的長江河原上,分為洞當、中黃、龍騰、鳥飛、虎翼、折衝、連衡、握機八陣,圖周長有四百八十丈,布如棋盤。除此外,在陝西省勉縣南部和四川的新都縣,都有八陣圖的遺迹。 據資料記載,諸葛亮的八陣圖由變化上而言,以天、地、風、雲、飛龍、翔鳥、虎翼、蛇蟠為基本陣形,南北朝時百戰不殆的名將陳慶之只能算名將,區別就在於此。

據《三國志_蜀志_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迹繪成圖形,見《武備志》。據記載,八陣圖遺迹有三處:《水經_沔水注》及《漢中府志》說在陝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里的牟彌鎮。

最近,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后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后為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密縣雲岩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岩官風后八陣圖》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后研創《八陣圖》的事迹。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

今人感到頗為神秘的「八陣圖」是不是子虛烏有呢?諸葛亮是否真的創有「八卦陣」呢?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作為古代戰爭中一種戰鬥隊形及兵力部署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

酈道元《水經注·江水》雲,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在陝西沔縣;一在重慶奉節;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帝城,三國時劉備改名永安,唐改稱奉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之小鑫 的精彩文章: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罕見老照片:紫禁城裡大閱兵,場面宏偉壯觀!

TAG:藝之小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