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 兒時的記憶 植物路上的點點滴滴
唯以千城
雖然很宅,但是為了植物,正在逐漸改
變
元旦過去,2018悄然而至,又長了歲,由於學校與家還是有那麼幾百公里的距離,在元旦節的前夕,我的心飛啊飛啊,想回家。想念家裡的香腸,因為香腸有家的味道。在記憶里,家的感覺不僅是舌尖的回味,還有對痛覺最原始的體驗。
小時候,我就是一典型的熊孩子,而母親大人想要一大家閨秀,於是母親大人奉行「黃荊條(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下出好人」的準則,在我家鄉有比黃荊條更好的材料,也是我從小深惡痛絕的植物,直到今年暑假,在它花開正好又恰逢我回家,才知道,回憶里經常遭我摧殘的植物是什麼。
鞍葉羊蹄甲,沒有比它更痛的回憶了。
鞍葉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 ),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新生枝條特別柔軟,不易折斷。查閱資料是直立或攀援小灌木;小枝纖細,具棱,莢果長圓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雖然它一直在記憶中,但從來沒有注意過它的果實。自己總結了一下,可能對它的印象太過於慘痛,不願對其有太多的回憶。
直到上了大學,才遇見另外兩種呈喬木狀的、葉形與其相似的植物——紅花羊蹄甲和白花羊蹄甲。
第一次遇見是在一個陽光正好的午後,為了參加一個活動——尋找最美的校園。
在食堂的背後,陽光灑在錯落有致的葉片上,明暗交替,遇見的瞬間,我覺得這大概就是倉央嘉措寫的「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守在那裡,不傷不語。」不論你來還是不來,我都在這裡,靜靜地開放,靜靜地生長(特別尷尬的是,我翻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沒有找到曾經的照片,感謝小師妹幫我現拍的照片。)
兜兜轉轉,還是遇見了你。第一年沒有發現你,第二年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路上發現了你,類似羊蹄甲的葉片,柔軟的枝條,紙質的葉片。
鄂羊蹄甲(照片由當時同行的小夥伴拍攝),鮮活的你,和做成標本的你,總是令人難忘。
鄂羊蹄甲,木質藤本,卷鬚略扁。
據中國植物志上介紹,花瓣玫瑰紅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可惜我們去的時間不對,沒有看到花也沒有見到果。(我其實挺好奇地是什麼叫玫瑰紅的花瓣)
一次擦肩而過,換來一次心喜,在溪水旁的你,害羞地躲到了石頭後面,而我們在公路旁看到了流動的溪水,為了去踩水,不經意間發現了你——火索藤(也是第一年沒有發現,第二年在同一個地方發現的。)
火索藤,又稱金毛羊蹄甲,木質藤本,枝密被褐色茸毛,葉柄長4-7厘米,密被毛。對火索藤的第一印象便是好厚的毛,真的好咯手。
真正接觸植物的時間不長,也沒有特意去收集羊蹄甲屬的植物,由於機緣巧合,目前為止,也只見到5種羊蹄甲屬的東西,雖然種類不多,但一看到羊蹄甲,就讓我有一種熟悉感,會想起小時候,想起那些柔軟的鞍葉羊蹄甲,想起一直牽掛著我們的父母。
羊蹄甲不僅是兒時的記憶,也有在植物路上的點點滴滴。
—— END
編輯|雲舒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新浪博客: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以下業務:
野外科學考察,物種鑒定,科研材料採集,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家庭園藝,自然、文創課程分享,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
1、本公眾號推文部分涉及觀賞、食用、藥用的介紹僅是根據作者生活經驗或文獻檢索的個人分享,未經任何科學考證,如需使用,請自行謹慎甄別或諮詢更專業人士,同時也絕不作為野外採挖的依據。
2、本公眾號頭條推文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
3、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