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言語瑰琦》第103期:夢境循環

《言語瑰琦》第103期:夢境循環

人工智慧的日益發展,讓我們更加對於一個古老的問題產生了深度思考——我是誰。我們經常說「意識是人類特有的」,然而人工智慧藉助「迭代」這樣的自我運算演算法,也產生了「擬意識」。那麼,我們如何去尋找我們人之所以為人的依據呢?

木蘭花·清琴再鼓求凰弄宋代:賀鑄

清琴再鼓求凰弄,紫陌屢盤驕馬鞚。遠山眉樣認心期,流水車音牽目送。

歸來翠被和衣擁,醉解寒生鐘鼓動。此歡只許夢相親,每向夢中還說夢。

說到男女之間的感情,我們可能想到下面這些詩句:嚮往浪漫的,喜歡「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抒發愁緒的,想到「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追求一點玄幻的,估計是「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吧。但是這些無論多玄幻,描寫的都是一個現實世界。到了蘇軾,感情不一樣了。他思念亡妻,說「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把一切塞到了一個叫做「夢」的集合體中。於是這樣的感情開始飄渺,開始有了迭代的可能。而同時代的賀鑄,無疑也找到了夢的迭代法則。

賀鑄提到的男子,他的願望很簡單「清琴再鼓求凰弄」,想要像司馬相如一樣,得到他眼中的卓文君的青睞。可是現實哪裡有那麼多美麗的《鳳求凰》。佳人眉如遠山般淡雅,他追求到的希望也如遠山一般渺茫。單身的男子在寒夜中瑟瑟發抖,不禁因為酒精的催眠而睡了過去。而在睡夢當中他夢到的依然是這個女子。而這個夢境可以在夢境中繼續傳遞下去。因此,這位男子的痴情,只能「每向夢中還說夢」,無窮無盡地循環下去了。

古人沒有今天數學中「無窮」的概念,因此作詩常常止於有限界。例如「天長地久有時盡」,還是有盡頭的。可是賀鑄確確實實突破了有限,將情感推向了無窮。這大約也就是人類的特別之處——情無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宵朗琦談 的精彩文章:

TAG:宵朗琦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