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窩囊皇帝的一聲嘆息:我貴為天子想喝碗片兒湯都不行

窩囊皇帝的一聲嘆息:我貴為天子想喝碗片兒湯都不行

清朝的道光皇帝1820年即位到他1850年去世,在其當皇帝的三十年之中正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而我們的大清朝依然閉關鎖國,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不可自拔。到了1840年英國以「堅船炮利」強行轟開了中國的國門,道光皇帝也領教了資本主義帝國的厲害,但他面對列強,剛開始強硬然後妥協逢迎,在兩次鴉片戰爭過後竟毫無作為,不知反思與改進的辦法,頗有些「做一天皇帝撞一天鐘」的感覺,最終這個國家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道光皇帝又是幸運滴,他是我國社會劇烈嬗變時期的見證人,這不能不說有點諷刺。面對帝國列強的不斷侵擾以及國內的各種民變,道光皇帝的國庫囊中羞澀,而政府官員們則相互勾結中飽私囊,這個政權如同搖搖欲墜的夕陽,卻不甘心落地還要拚死掙扎,而真正受苦的只有那個時代的百姓。

當然,作為皇帝的道光也很苦。要應付這個國家機器的運作真的很難,他就以身作則,削減開支,將宮中能省的銀子全部省下來。道光節儉慣了倒無所謂,但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有內務府的人員可就不幹了。還讓我們活嗎?本來油水就少,一再削減還有油水可撈嗎?於是乎這些人逮著機會就要「坑」這個摳門皇帝一把。

這天道光皇帝想弄碗片兒湯喝喝,換下口味。內務府的人報告說:「想喝湯可以,但需要蓋一間專門的廚房由專門的廚師來做。需經費六萬兩。另外每年還要有一萬五千兩的維護費。」

這明擺著是欺負主人識見不明嘛。道光皇帝倒也沒生氣。他說:「那好辦,我知道前門外有一飯館能做這個湯,一碗不過四十文錢,可讓太監每天去買。」

四十文一碗不假,第一這個差事內務府人沒油水,跑腿的太監也沒好處,對於腐敗透頂的清廷機構而言,誰願去做?如果皇帝強硬清醒理智些,這些問題都好辦,可偏偏道光皇帝對於這些輿情幾乎無感,這就悲劇了。

過了幾天,內務府的人對道光帝彙報:「前門外的飯館已經關門了。」道光帝不知道是內務府的人從中作弊,他頗有些悲情的說道:「我向來不為口舌之欲浪費國家的錢,但貴為天子,想喝一碗湯都不行實在可嘆。」

是啊,確實可嘆。貴為天子,識見不明,雖節約了身邊的一些小錢,但國家這個大家庭卻日趨惡化,大把大把的銀子被列強颳走,被貪官污吏吞噬,固步自封不知時變,人們被迫在半殖民地的深淵裡掙扎,國家和百姓被人當做案板上的魚肉,凡此種種我們又該找誰買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年年白社客,空滯洛陽城
兩個同學一起看荊軻傳一個哭一個笑:老和尚的感嘆太准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