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品相差不多的翡翠,價格卻差了幾百萬,簡直難以置信!
經常,
會有小夥伴,
在挑選翡翠的過程中,
疑惑道,
「奈何看起來相差無幾的兩款翡翠,
價格卻差別這麼大呀?,
都是差不多的種水色,
看不到有很明顯的質量區別呢~」
這個問題,
其中牽扯了很多,
影響翡翠的價值因素呢~
都說,
黃金有價翡翠無價,
因為黃金有專門的一套價值標準,
主要根據克重等進行標價。
所以相差無幾的黃金首飾,
價格也不會差別很大。
但翡翠不一樣,
沒有固定的價值衡量標準,
分類也非常廣泛,
所以只能根據,
翡翠主要的質量評判標準來定價。
而影響翡翠價值的因素,
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分別為:「底、種、色、工、形」,
同時,這五個因素,
也有不同的價值反映,
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種方面。
1、底差一度,價差一倍
翡翠的「底」,
包含的方面比較廣,
主要指玉質(礦物組織結構)細膩的程度,
玉件的透明度、裂綹、雜質(純凈度)的狀況,
同時也兼含了,
色調和顏色的分布特徵。
因為翡翠,
是多礦物的集合體,
結構多為纖維狀以及顆粒狀,
所以翡翠的雜質分布情況,
影響著翡翠的透明度以及美觀度,
因此必然影響著翡翠的價值。
而翡翠的雜質,
主要包含內部的紋裂、黑點或黑絲,
以及點狀或線狀的棉等,
品質一般的翡翠,
肉眼就能看到雜質的分布,
而品質較好的翡翠,
就要藉助10倍的放大鏡,
才能看到裡面的雜質情況。
內部雜質分布越少,
翡翠的價值也會相應的越高。
2、工差一分,價差十倍
俗話說,
三分料,七分工,
即使是好的料子,
如果雕不好,
就會拉低整體的價值表現。
而本身品質一般的翡翠,
如果雕工精湛,
也會提升整體的價值。
因此一件翡翠雕刻品的價值高低,
除了要看翡翠本身的玉質外,
還要看玉雕師的技藝~
評判一件雕刻品,
好還是不好,
主要看它線條是否流暢,
雕工是否細緻精巧,
更重要的一點,
就是要形神兼具,
也就是工藝要傳神,有生命力,
看起來活靈活現~
這樣才能提升收藏價值。
3、形差一線,價差幾十倍
翡翠的形體,
也是價格與收藏價值的影響因素,
其中形體的美觀,
主要取決於形狀的工整度,
厚度的把控度,
以及尺寸的合理設計,
用料足,
翡翠看起來會比較厚實飽滿,
若偷工減料,
使翡翠整體太薄,
是很影響翡翠價值的。
例如,
上圖的蛋面首飾,
只有薄薄的一層翡翠,
裡面都是空洞的,
那麼,它的價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用料實在,
才能從中提升翡翠的價值。
4、種高一層,價差百倍
翡翠的「種」,
主要指質地,
是評判翡翠好壞的重要標誌,
地位不亞於翡翠的「色」,
因此有俗話說,
「外行看色,內行看種」,
翡翠可以沒有色,
但是不能沒有種。
如果一件翡翠沒有種,
那麼它就失去了靈性,
沒有翡翠的潤澤。
根據翡翠的質地,
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分別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等~
而質地的好壞,
主要取決於翡翠內部,
晶體顆粒大小,
以及透明度的高低,
結晶體越少,透明度越高,
相應的價格也會越高!
5、色差一分,價差千倍
翡翠的「色」,
是其價值最直觀的反映之一,
其中主要以「綠」為尊。
顏色分類主要包括,
綠色、紫色、白色、紅色、黃色等,
每一件翡翠的顏色,
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對於價格的高低,
要從本身顏色的多少以及純正度等,
去判斷分析。
對於翡翠顏色來說,
綠色翡翠的價值,
一般是最高的,
而且根據顏色的鮮艷程度,
可從這幾方面去判斷,
分別為:「濃」、「正」、「陽」、「和」,
「濃」是指色澤要飽滿、濃郁,
「正」是指色要純正、沒有雜色,
「陽」是指色澤要鮮艷、明亮、不暗沉,
而「和」是指色澤要均勻、柔和,
其他顏色的翡翠亦然。
翡翠中以綠為貴,
因此顏色的多少以及濃淡,
對於翡翠的價值,
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顏色少一點或者淡一點,
價格可能就相差千倍了~
翡翠界,
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
以及一百零八色之說」,
足以表達了翡翠顏色之多,
每一種顏色,
都是大自然賦予的禮物,
具體的價格評判標準,
還要看本身的純正度以及珍稀度。


※想要擺脫土氣的翡翠搭配尷尬,不妨來學一下女神們是怎麼搭的!
※別人試圖高價買走你的傳家寶,應該如何選擇?
TAG:兄弟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