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家文化苑】大夏滄桑

【齊家文化苑】大夏滄桑

大夏滄桑

馬俊華

甘肅省廣河縣歷史悠久,是齊家文化和半山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曾有過大夏、訶諾、木藏城、定羌、太子寺、寧定、廣通等縣名,其中以大夏和太子寺最為出名。因為大夏與大禹聯繫在一起;太子寺與西秦太子乞伏熾盤聯繫在一起。「大夏縣」的建制從西漢以來,時存時廢,疆域時擴時減,但一直延續到宋代。

一、大禹的家鄉

封禹於夏

廣河縣最早稱為「大夏」。那麼「夏」是怎麼來的?著名學者章太炎說:「『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夏』本族名,非都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 。夏水,即今流經甘肅省和政縣和廣河縣的廣通河。夏族,就是居住於夏水流域的西羌人。據史書記載,「夏」最早出現於堯(亦稱黃帝、軒轅氏)時期。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是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697——前2599年。據章太炎研究:「黃帝系來於氐羌,其中包括禹,亦出自西羌。」 《淮南子》云:「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這裡把禹的父親鯀稱作「夏鯀」,說明這個時候已經有「夏」這個地名了。黃帝(堯)又把他的玄孫禹分封到「夏」的地方,《御批通鑒輯覽》記載:帝堯「分十二州。分諸侯,賜姓氏,封禹於夏,賜姓姒氏。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 大意是,帝堯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把禹分封到「夏」的地方,「統領州伯」,廵管十二個部落。「州伯」是夏的最高行政長官。「伯」,古同「霸」,即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後來,帝舜又給禹「封夏伯,故曰伯禹。天下宗之,故曰大禹」。這是大夏、夏族、大夏川、大夏城的來源,也是大夏古城是大禹家鄉的證據。

阪泉與黃帝

廣河縣城關鎮大楊家村附近有一個叫「阪泉」的地名,這個地名與《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中的「阪泉」吻合。《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大意是說:黃帝時炎帝騷亂,黃帝召集各部落「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並打敗了炎帝。後來炎帝的後裔蚩尤又起兵反抗黃帝,黃帝又召集眾諸侯「戰於逐鹿之野」,並「遂禽殺蚩尤」。這時候眾諸侯都擁戴軒轅氏做部落聯盟首領,取代了神農氏的地位,這便是五帝之首的黃帝。

那麼「阪泉」在什麼地方?眾說紛紜,一說在河北逐鹿東南;一說在今北京延慶,說延慶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阪泉;另一種說法認為是阪泉在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既然黃帝和大禹均「出自西羌」, 而「大夏」是大禹的封地,是羌族的中心,所以黃帝與炎帝在大夏城對面的「阪泉」與炎帝作戰,是有可能的。

禹生石紐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這就是說,大禹是黃帝之孫,都是羌族人。《史記·夏本紀》注釋《系本》中說:「『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國』。《帝王紀》云:『父鯀妻修已,見流星貫昂,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長,本西夷人也。』」 《青海通史》說:「高密」是對密人國的敬稱,『密人』為『女人』的諧音,密人國即女人國,……可能就是歷史上青藏高原東部今果洛、阿壩一帶的女國。」

關於大禹的出生地,《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禹興於西羌。」《太平御覽》記載:「伯禹夏後氏,娰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張守節正義引漢揚雄《蜀王本紀》曰:「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曰:「禹 生石紐,今之汶山郡是也。」唐王勃《乾元殿頌》序:「蛟電凝陰,發皇明於石紐 。」《路史·後紀·夏後氏》言:禹為「西夷之人」。《潛夫論·五德志》稱夏禹為「戎禹」。此外,《新論·術事》、《後漢書·戴叔鸞傳》等均載「大禹出於西羌」。顧頡剛說:「禹稷伯夷者,向所視為創造華族文化者也;今日探討之結果,乃無一不出於戎」。「禹之來由,雖不可詳,而有興於西羌之說」。「甚疑禹本為羌族傳說中的人物,羌為西戎,是以古有戎禹之稱」。《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所說:禹「產於高密,家於西羌,地曰石紐」。以上記載說明,大禹是羌族人,出生於石紐。

「石鈕」在哪裡?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石紐」即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禹里鄉石紐村。1990年3月,四川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北川縣為大禹故里;1992年,國家主席楊尚昆為北川題寫了「大禹故里」四個大字。

但是,《甘肅通史》中說:「據《寰宇記》所引《十道錄》說,『石紐是秦州地名』,在甘肅東南部。總之不出四川、甘肅兩省交界地區的大範圍。已有學者做過論證,文化考古顯示馬家窯文化的一支曾南下岷江上游,在茂汶盆地與土著居民融合形成新的氏族,禹就屬於這一支戎羌。當代許多學者都承認古籍中禹部族興起於西羌之說,並進而認為西羌即馬家窯文化主人。」

據馬志勇同志考證,「大禹生於叫石紐的地方,石紐就是大夏縣西10公里的今和政縣蒿支溝,因石山為紅色,歷史上因此曾設過金紐縣。《元和志》《寰宇記》並雲,大夏縣西北至河州七十里。金劍山在廣河縣西二十里,後改為金柳縣、金劍縣(隸屬大夏縣)。其實,四川的羌族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秦獻公出兵征討羌人,羌人首領無弋爰劍的孫子卬向南遷徙落居而成的。稱之為越嶲羌、白馬羌、廣漢羌等。但據《寰宇記》所引《十道錄》說:『石紐是秦州地名。』《金樓子》亦云:禹長於隴西大夏縣(《水經注》河水二),進一步證實了這個事實。《史記·六國年表》更加明確的記載:『禹興於西羌。』就是說,大禹興起於西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河西(即河州)、賜支河和湟河、洮河、灕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間的游牧民族,興盛於戰國時期。」

筆者同臨夏州博物館館長馬瓏、原臨夏州志辦主任馬志勇,於2015年4月26日去和政縣蒿支溝考察金劍縣遺址。原和政縣誌辦主任方登科介紹了金劍縣遺址的情況,我們也走訪了一些群眾,查看了現場,發現了一些銅箭鏃、五銖錢、貨布等文物。他們說,金劍城原來叫金紐城或金柳城,因其位置在金劍山下而得名金劍城。金劍城北面的這座山叫做紅崖窪,也叫金劍山,因其有紅色而得名,稱為寧河八景之一的「赤壁晚照」。《和政縣誌》記載:「公元325年(晉太寧三年),前涼在和政地置金劍縣,治金紐城(又名金柳城,今蒿支溝口)。」 但是「金紐」之名起於何時,不得而知,從《和政縣誌》記載來看,「金紐」和「金柳」之名應早於金劍縣,「金柳」可能是「金紐」的諧音所致。《十三州志》曰:「大夏縣西有故金柳城,去縣四十里,本都尉治。《寰宇記》:大夏水一名白水,出縣西南山谷中,又:大夏城西二十里有金劍城,一名金柳城。前涼曾置金劍縣與此。」 既然大夏是大禹的封地,大夏古城是大禹的家鄉,那麼,大禹出生於金紐是完全可能的。這個「金紐」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石紐」,是大禹的出生之地。

以上史料證明,黃帝和大禹均「出自西羌」,都是羌族人。帝堯(黃帝)把「夏」之地分封給了大禹。禹出生於石紐。而「石紐」一是在四川北川縣,一是在大夏縣以西二十里的「金紐縣」。是不是在「金紐縣」還待進一步考證,不過禹出生在「大夏」附近的「金鈕」是合乎情理的。筆者認為,大禹是羌族,生於石紐,活動於「河關」,居住於「大夏」,繼位於河南,先有大夏,後有夏朝。

西羌和三苗的關係

羌人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分布廣泛、影響深遠的民族。古代文獻中把羌人稱為「氐羌」、「羌戎」、「西羌」、「西戎」等。漢代以前的古書,多氐羌並提,再早的商代卜辭中以羌為氐羌的總稱,用來泛指活動於西北高原上的游牧部落。《詩經·商頌·玄鳥》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鄭玄箋云:「氐羌,夷狄國在西方者也。享,獻也,世見曰王。」孔穎達疏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在,其居在秦隴之西,故知在西方者也。」《山海經·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郭璞註:「伯夷父顓頊師,今氐羌其苗裔也。」《說文解字》中對「羌」的解釋是:「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關於羌人的族源,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舜典》、《史記》和《後漢書》均有記載。《尚書·舜典》中記載:「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記·五帝本紀》進一步說:帝舜時期,「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谸而天下咸服。」 意思是說,帝舜時期,三苗在江淮、荊州等地作亂。於是帝舜建議堯帝,將共工流放到幽州,變為北狄;將驩兜直至於崇山,變為南蠻;將三苗驅逐到三危,變為西戎;將大禹的父親鯀囚禁在羽山,變為東夷。這樣,執行四罪,天下人都臣服了。

《後漢書》卷一百七十,《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衡山也),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鄯善、車師諸國。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 按照《後漢書》作者范曄和《續漢書》作者司馬彪的觀點,西羌源於三苗姜姓之別部,原居住於江淮、荊州一帶,因他們作亂,故帝舜把他們遷徙到三危和河關一帶,成為以後的西戎和羌族的先民。對此,《青海通史》有不同的看法,說:「我們也不能忽視司馬彪和范曄對《尚書·舜典》的曲解,認為西羌出自三苗。其實,在青海河曲一帶,自古以來就有人類活動,這裡發現的大量新石器文化遺址,證明早在三苗遷來之前,這裡就有眾多的土著先民。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對此有所闡釋,說:「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唐馬貞的《史記·索隱》又對「變」字做了很好的解釋:「變謂變其形及衣服,同於夷狄也」。換言之,即西戎(包括西羌)不是由三苗所變,而是三苗變成了西戎。在河曲一帶接納並融合了三苗的土著就是古代羌人。應該說三苗的西遷為青海河曲土著羌人注入了新鮮血液,推動了羌人社會的發展。」筆者認為《青海通史》的說法是有道理的,羌族是自古以來就生存於這一帶的土著民族,而三苗是後來被大禹征服後,被迫遷徙到「三危」、「河關」而來的後來民族,他被融合到羌族之中。

「竄三苗於三危」的另一種解釋是,黃帝和堯、舜時期就對三苗進行了討伐戰爭。大禹任羌族首領時,奉舜帝之命對三苗進行了長期的討伐戰爭。據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第一冊中說:「傳說黃帝後裔的氏族部落在進入黃河流域後,逐漸和夷人部落和羌人部落結成新的部落聯盟。在這樣的部落聯盟中,除了奉傳說中的黃帝為始祖的部落外,還包括了分別奉顓頊、帝嚳、伯夷、皋陶為氏族的夷人部落,和四岳為宗神的羌人部落。以共工為祖的部落和驩兜部落,也一度參加過聯盟。……堯在位的時候,有『四凶』,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皋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舜『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從這裡可以看出,新的部落聯盟已經開始融合成為華夏族,而把他們敵對的四族部落斥為凶族了。……部落之間的戰爭加速了原始公社的瓦解過程。當部落聯盟形成之後,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力量,表現為對三苗的戰爭。這次戰爭延長的時間很長,開始主要是堯率領參加聯盟的各氏族部落進行的。據記載,『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丹水即現在的丹江。南蠻當為三苗,也可能還有三苗附近的一些氏族和部落。……據說,『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武行,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這些都還是加強部落貴族對內部的統治地位,有用武力威逼有苗臣服的意思。到禹的時候更進一步,大舉對三苗進攻。……這場戰爭時伏時起,延續了很長的時間。但三苗終究敵不過北方几個部落的聯合力量,在這次對陣中,禹射中了有苗的作戰首領,『苗師大亂,後乃遂幾』。三苗打了個大敗仗,以後就逐漸衰亡了。」 據《墨子·兼愛下》載,禹伐三苗時的誓詞說:「濟濟有眾,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此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而群對諸群,以征有苗。」意思是說:「你們聽我講話。不是我喜歡打仗,是那苗人前來攻掠,我現在率領你們眾邦君長,去懲罰他們。」還說:「禹之徵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貴,干福祿,樂耳目也;以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雖子墨子之所謂兼者,於禹求焉。」意思是說;禹征三苗並不是為了求得富貴和福祿,而是為了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尚書·周書·立政篇》,周公告誡成王說:「今文子文孫,孺子王矣!其勿誤於庶獄,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至於海表,罔有不服。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嗚呼!繼自今後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意思是說:「整頓你的軍隊,踏著禹的遺迹,走遍天下,直到海外(指非同族的居地)沒有人不降服。」

以上這些記載說明,大禹曾經奉帝舜的命令,征伐三苗,並將三苗族打敗,然後把他們遷徙到三危和河關一帶地方,三苗得以有安身之處,故《尚書·禹貢》曰:「三危既宅,三苗丕敘」。所以說,羌族是在三苗族遷來之前已經在這一帶生活的土著民族,甘青一帶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均為羌族文化。三苗族被遷徙到三危、河關一帶後,融合到了羌族之中。所以,甘青一帶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連載中)

更正聲明

因筆誤,在2018年1月28日發表的《河州鎮守使裴建准》一文中將「隨波逐流」錯刊為「流波逐流」,現聲明更正為「隨波逐流」。感謝關注!

筆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河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尋訪太子寺戰役古戰場

TAG:廣河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