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下垂小偏方
本證通常是指上眼瞼不能完全抬起,或者睜眼困難,或者較為明顯的眼瞼下垂。臨床表現為上眼瞼部分不能抬起或完全不能抬起,致上眼瞼下緣遮蓋角膜上緣過多,從而使病眼的眼裂顯得較正常眼裂小。本症常見於外傷或現代醫學重症肌無力等病症。
本證註解:本證多因先天不足,脾胃虛弱,飲食失常,正氣不足,汗出當風。眼部經絡受風寒侵襲所致。或因外傷等引起。所以古人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一)先天不足:自幼雙眼上胞下垂,無力抬舉,眼裂變窄,視物昂首舉額張口,伴有腰膝酸軟,畏寒肢冷,怠倦乏力。舌淡胖,苔白,脈沉弱。
艾灸小偏方:艾灸阿是穴,脾俞穴,腎俞穴,神闕穴。按摩:陽白穴,魚腰穴,頭臨泣穴,合谷穴,足三里穴。
臍療小偏方:人蔘研製成末陳醋調成糊放入肚臍內,貼上膠布。睡前貼上起床後取下即可。
食療小偏方:紅參3克,清洗乾淨,直接泡水飲用。功效:大補元氣,補肺健脾。
人蔘乳鴿湯:黃人蔘10克,芪30克,當歸頭15克,乳鴿一隻。乳鴿洗凈放入鍋中。大火燒開漂去浮沫。再將以上食材放入砂鍋內,小火燉至肉爛即可。功效:大補元氣,補氣健脾,補血活血。
(二)脾胃虛弱:雙眼或者單眼上胞下垂,起病緩慢,晨起病輕,午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勞累加重。病重者,昂首視物,眼珠轉動不靈,視一為二。倦怠乏力,甚至吞咽困難。舌淡,苔薄白,脈弱。
艾灸小偏方:艾灸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 。按摩:陽白穴,魚腰穴,頭臨泣穴,合谷穴,足三里穴。
臍療小偏方:白朮甘草研製成末陳醋調成糊放入肚臍內,貼上膠布。睡前貼上起床後取下即可。
食療小偏方:大棗茶:大棗10顆,甘草2克,清洗乾淨,直接泡水飲用。功效:補益脾胃,養血安神。
党參雞湯:党參30克,黃芪30克,熟地30克。老母雞一隻。將母雞洗凈放入鍋中。大火燒開漂去浮沫。再將以上食材放入砂鍋內,小火燉至肉爛即可。功效:補血養陰,添精益髓,補胃健脾。
(三)風寒侵襲:汗出當風,或突然感受風寒,晨起或驟然單眼起病,上胞下垂,常伴流淚,眼珠轉動不靈,目偏視,視一為二,頭暈噁心,舌淡,苔白膩,脈弦滑。
艾灸小偏方:艾灸風府穴,風池穴,大椎穴。按摩:陽白穴,魚腰穴,頭臨泣穴,合谷穴,足三里穴。
臍療小偏方:生薑搗成泥放入肚臍內,貼上膠布。睡前貼上起床後取下即可。
食療小偏方:紫蘇茶:紫蘇葉5克,生薑3克清洗乾淨,加入紅糖適量直接泡水飲用。功效:解表散寒,行氣通絡。
薑黃粥:薑黃10克,白芷9克,粳米適量。以上食材清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開鍋後小火20分鐘後取其汁,薑黃汁,大米放入豆漿機加工成米粥即可。功效:解表散寒,祛風通經。
註:本證平時注意心情調節,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寒涼風邪。不要食用寒涼海鮮辛辣溫熱刺激性食物。


※尿酸高容易痛風,分享一些中醫治療痛風和高尿酸的小偏方!
※當「偏方」裝置藝術遇見怪「誕服」裝設計(一)
TAG: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