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佛土的莊嚴,絕不是可以想像的

真正佛土的莊嚴,絕不是可以想像的

真正佛土的莊嚴,絕不是可以想像的

本文摘錄自 《金剛經說什麼》

在講第十品經文之前,先講一下莊嚴凈土,這是大般若的凈土,佛的凈土,不是僅指西方極樂凈土。所謂莊嚴凈土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是心清凈,心空,真凈土。

說到這裡,想到禪宗的一位丹霞祖師,他與呂純陽一樣,是唐朝人,都是去考功名,半途改去修道。這位丹霞在趕考的路上,遇到一個人與他閑談,後來對他說,看你這個人的志氣才華,何必要考功名?你到江西的考場找馬祖,可以成佛,比這個功名好。後來丹霞就去找馬祖了,這是丹霞禪師的公案。

馬祖的禪堂有一副對聯:「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等於說我們這個禪堂也是考場,是選佛的考場,心空就是凈土,就考取了。真能夠空此一念就考取了,心空及第歸。學佛的究竟,就是空此一念,俗名叫做現在的現實凈土。所以佛在佛經上說,「心凈則國土凈」,處處都是凈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只要心凈就國土凈。

《金剛經》的這一品,梁昭明太子給它的標題是「莊嚴凈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前面這一分是佛與須菩提的對話,討論修小乘四果羅漢的境界,討論到這裡為止。現在佛拿自己的經驗來談了,他說,我當年在然燈佛那裡,得了個什麼法嗎?這個「當年」很早了,不是前生的事,是很多生以前的事,第一個給佛印證的老師就是然燈佛,後來小說《封神榜》上寫成然燈道人。這個然燈佛是古佛,非常遠古,地球沒有形成以前那麼古。佛說他當年在然燈佛那裡修行,然燈佛給他授記印證,他得到了一個什麼東西嗎?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說:不是的,據我的了解,你當時在然燈佛那裡,你真正的境界,了無所得,一切都空,空到極點,連有所得、無所得、空的境界都沒有了。須菩提答覆到這裡,佛不講話了,第二個問題來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

他說我問你,你認為一切菩薩有一個另外的世界,譬如天堂,天堂外面的國土等,一個另外非常莊嚴、好看、漂亮的佛土嗎?

根據《金剛經》這一句,我經常對同學們說,你們可以寫一本比較宗教的書,把各個宗教描寫天堂、佛國的書,寫出來做一個比較,這些資料都有。西方人講的天堂,其中布置都是西方式的,而且你注意,都是歐洲式的,那個神啊,空中的天使,也是歐洲形式的;印度人講的是印度形的,中國人講的,穿的衣服是中國式的。

究竟天堂或者佛土是什麼形狀呢?那就是說,隨便你愛畫成什麼形狀就什麼形狀,反正大家都沒有去過。

所以一般人心中的佛國世界及莊嚴佛土,都是因人而異的,愛黃金的人想到的是黃金遍地;愛山水的人,一定夢到佛站在高山頂上,好清凈!好美!這叫做各如其所好,也就是《楞嚴經》上的四句話,「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寧有方所」。

世界上一切知識的範圍,宗教哲學的境界,都是依一般人自己的心靈造成的。隨眾生心量的大小,你那個天堂,你那個佛土,也有大小。應你所知的範圍,量的大小,佛國就有多大小。

循業發現,有些人同樣的學佛打坐,但所看到的佛都不一定,你那個佛鼻子高一點,我那個佛鼻子塌一點,總有點不同。這是什麼道理?是個人心境業力的發現不同。寧有方所,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沒有一個固定的心所作用,是絕對的唯心,純粹的唯心。

所以佛在這裡問,「菩薩莊嚴佛土不」?須菩提說不是的,他否認所謂的莊嚴佛土世界存在。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金剛經》常用這種論辯方法,所謂莊嚴佛土,只是一句形容的話;「即非莊嚴」,實際上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莊嚴。我們想像的莊嚴,一定是地方清凈,大家閉著眼一想啊,一定想一個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的境界。但是這只是你想像的,有這麼一個境界相,已經是不莊嚴了。絕對的清凈,絕對的空,絕對不是你想像的,是名莊嚴,所以叫做不可思議。

這三句話,正,反,最後的綜合,告訴你畢竟的空靈,而你所講的空,想像當中的空,已經是不空了。真正佛土的莊嚴,你沒有親自證到過,不要空洞地想。這是須菩提回答的道理。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文化視角:這位小伙寫「福」字,紅遍大江南北!
難易是對待法,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