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安石與《登飛來峰》的故事

王安石與《登飛來峰》的故事

宋代大詩人、政治家王安石30歲的時候,在斳縣知縣任滿返回江西臨川故里的途中,遊覽了杭州靈隱寺前的飛來峰。矗立峰巔,極目遠眺,仕途的志得意滿融合著年輕人特有的人生激情,這位大文豪順口吟詩一首: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詩中的「日」喻指天子,「見日升」即指被皇帝重用。而「浮雲蔽日」這個意象意指邪臣蔽賢。整首詩寫出了世人對前途的信心,自有一股力量感鼓舞著歷代文人。只是,聯繫王安石整個仕宦之路,不知官場後期的他再讀此詩時,會是種什麼樣的箇中滋味。

啟功先生曾說過:唐詩以前是長出來的,唐詩是嚷出來的,宋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後詩是仿出來的。其中,宋史是想出來的,是指宋史的哲理性、思辨性特徵。我這想把他的意思改一下,王安石對仕途的滿懷信心亦是他的美好理想,是剛入仕不久的年輕人的,一廂情願。

哈哈,不知道這樣的亂讀,啟功先生會不會生氣,王安石老先生會不會不高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誰教珍珠做魚目,長嘆人生秋夢涼——王夫人
江湖柔情你凱哥,穩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