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吃老壇泡菜30年,老兩口雙雙得胃癌,這些生活習慣該改改了

吃老壇泡菜30年,老兩口雙雙得胃癌,這些生活習慣該改改了


患消化道腫瘤的老人似乎越來越多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消化內科晏唯教授稱,該科每年內鏡切除消化道早期腫瘤約300例,基本上是40歲以上的,60歲左右是大多數,而大部分與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相關。




老壇泡菜吃了30年 老兩口雙雙得胃癌




去年夏天,75歲的孫爹爹被確診為胃癌在湖北武漢市一醫院做手術。胃腸外科邵永勝主任問診時發現,孫爹爹一家特別愛吃泡菜,他自豪地稱他家「老鹵」還是老伴的陪嫁,從四川老家帶來的,年年泡,30多年了,每餐沒有酸酸辣辣的泡菜就吃不下飯。



醫生了解了孫爹爹的飲食習慣,馬上要求他帶老伴到醫院檢查,果然又是一例胃癌。子女們趕緊到醫院查幽門螺旋桿菌,結果6個人中有4個超標。由於處理及時,孫爹爹老兩口手術預後良好,子孫們通過「三聯療法」預防癌變。




邵永勝主任說,中國每年約有67.9萬新確診胃癌患者,2015年約有49.8萬中國人死於胃癌。

胃癌青睞中國人與其大量食用含鹽量高的腌漬食品有極強的關係

,但不幸的是腌制的魚乾和發酵的蔬菜(泡菜、腌菜、鹹菜等等)一直是東亞地區的傳統美食。

高鹽食物可以破壞胃黏膜,而腌制類食物添加的用於防止腐敗的亞硝酸鹽,在食物的發酵和胃部食物消化過程中則會產生高致癌物。



常做一桌飯菜盼子女 奶奶總是剩菜吃幾天




78歲的秦奶奶有3個女兒1個兒子,老伴早年去世後一直跟大女兒一家生活。女兒女婿還在上班應酬也多,外孫更是難著家。秦奶奶每天晚餐都做七八個菜等他們回來吃,一到周末做得更多,盼著子女們都來。結果往往是到了吃飯的點,孩子們打電話來告知各有各的事,做好的一桌飯菜,秦奶奶一個人有時一個星期也吃不完,不得不反覆加熱再吃。




年輕時拉扯4個孩子長大、過慣了苦日子的老人說啥也捨不得扔掉剩菜,有時冰箱放不下變了味也把肉挑出來吃。即使有的蔬果壞了,也會將壞的部分切掉後接著吃。上周秦奶奶腹部劇痛,以為吃壞了肚子,到醫院胃鏡檢查居然是胃癌晚期。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胃腸外科夏澤鋒副教授專家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只是誘發消化道腫瘤(主要為食管癌、胃癌、腸癌)的其中一方面,腫瘤的發生還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但

長期吃剩飯剩菜可誘發消化道腫瘤。




發現一例早癌 挽救一個生命 拯救一個家庭




武漢市第一醫院胃腸外科邵永勝說,

不良飲食習慣是老人長壽的攔路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體檢、早期發現和積極治療是成功預防和治癒胃癌的關鍵。




亞硝胺是強力致癌物。腌漬魚乾與煙熏食品中含有大量亞硝胺。

亞硝酸鹽主要以3種渠道進入體內:首先是火腿與香腸的染色材料,其次是蔬菜中的硝酸鹽在體內轉化為亞硝酸鹽,最後是常溫放置的熟食經過一天左右其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如何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最重要的還是飲食清淡,充分補充新鮮蔬菜(包括洋蔥和大蒜等)以緩解高鹽食品的危害。牛奶含鈣豐富能夠保護胃黏膜,而蔬菜的抗氧化成分可減少活性氧含量。同時避免食品的長期存放。




高鹽食物會破壞胃壁,而受到破壞的胃壁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風險,有八到九成的慢性胃炎、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



邵永勝提示中老年朋友,

有慢性胃疾病、40歲以上男性、胃癌家族史者,應該定期進行體檢

,主要是定期的胃鏡檢查,如發現胃息肉可以及時鏡下切除,有幽門螺旋菌感染應該及時抗菌治療,以防導致進一步病變。早期胃癌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達90%以上。

推薦閱讀




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



周潤發: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上了985、211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百億身家,卻一分錢不留給兒子!原因竟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文摘 的精彩文章:

賈平凹:老兄,今晚的飯局我就不去了..
緊急擴散:家裡的它有劇毒!6歲男童舔了一口,搶救8小時!

TAG:每周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