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長日記》,窺探美國頂尖私立學校一隅

《校長日記》,窺探美國頂尖私立學校一隅

作者錢志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了九年,完成了兩個研究生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在33歲那年受邀擔任半島國際學校小學部校長的職位。學校位於Palo Alto,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離大名鼎鼎的矽谷也就半小時車程。出任校長前的閱歷非常豐富,做過教授助理、當過電視台新聞主播,甚至還開過卡車、擺過地攤。

《校長日記》紀錄了錢志龍在任教期間遇到的問題,以49個案例的形式給讀者生動的呈現了原汁原味的頂尖私立學校的學生、家長以及老師們的百態。

和我國公立學校對比,不難發現,頂尖私立學校的教學計劃非常多元,活動特別多,半島國際小學是三語教學,包括法語、中文和英文,分為法語部和中文部,中文在教學中的使用比例從學前部,小學部到初中部遞減為80%、50%和30%,每周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題,比如藝術和音樂等,不僅保留了法國和中國傳統節日的慶典,也會和美國一同過當地的節日。製作道具、安排和組織活動,都需要學校和PTA(partent teacher assistant)以及家長志願者共同參與,相比我們國內學校沒有這麼多活動,也不敢舉辦這麼多活動,首先教學任務完不成,其次風險係數也很高,最重要的是這麼多活動,學生期末的分數怎麼保證?

「給孩子打開智慧的大門,但別用知識堵住了鎖眼」

《校長日記》中的案例就能反映出,家長和學校都在努力去做好培養孩子的工作,但是培養的方式和效率,從結果上看千差萬別。尤其是這樣頂尖的私立學校,我看到了和我們義務教育的不同和相似之處。

一、多元文化的衝突

半島國際學校的100名教職員工來自100多個國家,600名學生側有半數以上是混血兒,家庭中的第二外衣有20種左右。想像一下在這樣多元的環境里,說話做事都是要萬分謹慎,不同的文化對同一事件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處理結果。錢校長分享了一個事件:一位學前部小男生把臭臭拉在褲子里,於是他果斷帶孩子去衛生間擦乾淨,順便有個小男生幫著校長一起收拾這個令人尷尬的場面。但是不論是拉臭臭的小男孩媽媽還是助人為樂的小男孩媽媽,都因為校長的處理方法而大為光火。大校長甚至因為此事嚴肅的批評了錢校長,說應該讓拉褲子的孩子一直等到他媽媽來把他接走。在我們看來讓孩子帶著一褲子粑粑站著不管,簡直是太沒人性了,太缺乏關愛了。但錢校長被上了一課:在國外不可以隨便碰他人隱私部位,How To Tell Your Child的教育機構製作了一套課程。它被廣泛用於學校、社區和家庭,目的就是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防止性侵。但從小在中國的話,我們還是無法接受孩子處於這種窘境而不加以援手。還有一個很搞笑的案例就是老師頭一天酒吧喝多了,第二天一早捏著鼻子裝病假,其實老師也是人,也會有缺點,但我們對於老師的人設應該就是端莊嚴謹的,其實是這種想法太禁錮了。

二、原生家庭的影響

其實不論國內外,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孩子的成長最關鍵的還是原生家庭,孩子要想全面健康的發展,父母的陪伴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父母關係一旦面臨破裂,如何正確處理親子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很多的技巧。儘管半島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都是高知高薪,但是夫妻感情破裂時,也依然難免讓孩子處於父母雙方的拉扯中,給孩子帶來相當大的傷害。有位父母分居的學生,輪流和父母生活,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安靜的像個影子,但是一從父親那裡回來就會變得陰鬱灰暗,甚至寫了「I』ll kill you all」的字條,並在上面畫了AK47;還有一位學生家境殷實,昂貴的玩具堆成山,傭人有好幾個,還有孩子的心理輔導師,但是孩子的問題卻不是金錢和心理師就能解決的。父母是否能成熟恰當的處理家庭關係,不論國內外,都是對孩子最為關鍵的成長因素之一。而金錢的付出則是雙刃劍,一方面用來彌補孩子,另一方面則讓家長忽略了親情的關愛。

富裕的家庭越來越多,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接觸更好的教育資源,家長背井離鄉,操著中式英語,踏上陌生的土地,只為了孩子將來能夠輕易的融入發達國家,成為人生贏家。但國外長大的華裔幾乎無法用中文和家中長輩溝通,由於多年在國外生活,他們對中國知之甚少。但是在融入當地社會的時候,也會遇上玻璃天花板,甚至有時會被當作FOB(Fresh off the boat,直譯為剛從船上下來的,是對剛從國外通過合法或者非法手段來到美國移民的一種歧視性稱謂,形容他們語言不通,行為舉止不合時宜)。這些「香蕉人」遭遇了「身份迷失」的窘境。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僱傭著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國老師,等到孩子長大了,英語說的比中文還溜,才會發現孩子對中國缺少了解和熱愛,有時甚至充滿了厭惡和嫌棄,對我們的傳統文明也缺乏了解。」文化母語「的缺失,讓我們找不到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而作者錢志龍是成年後到美國留學,有著明確和清晰的」中國烙印「,2015年,《舌尖上的中國》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那一物一器無不飽含著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食在中國也華夏文明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文化。這文化也影響了散落在外的華僑們,錢校長就是一位,當看到他家鄉的美食,再也抑制不了思鄉之情,於是捨棄美國的生活,決定回國辦學。

錢志龍校長學貫中西的經歷和背景,使他想要做中國自己的教育品牌,素質教育必不可少,並且從娃娃抓起,但不是照搬國外的華德福、斯坦福、IB教育理念,我泱泱大國,沒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實在可惜。錢校長走訪了很多培育機構,比如台灣的道禾、小魯文化和培德教育等,這些中式教育雖然還沒能被廣泛的了解,但是相信從國外回來建設中國教育的有心人,漸漸會給我們拉開中式教育的大幕,一方面我們像發達國家的孩子一樣重視素質教育,另一方面我們有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任重而道遠。也許不久的將來,錢校長就會寫一本關於國內教育的書,拭目以待!

錢校長結合自身獨特的優勢,寫了《熊掌和魚:略帶偏見的中西方教育比較》。鏈接如下:

http://www.sohu.com/a/114456520_100928

絕對可以引發家長足夠的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拉的小宇宙 的精彩文章:

00後還在作妖,10後已經成精!
心碎,一手好牌打個稀爛!

TAG:諾拉的小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