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俄國當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歷史會有何改變

如果俄國當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歷史會有何改變

如果俄國當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歷史會有何改變

這個事可能有兩個情況,第一俄羅斯最終沒有賣掉阿拉斯加,那現在的俄國就更牛了,地跨歐亞美三洲了。第二,俄羅斯沒有賣,但是卻失去了阿拉斯加。先看看在1867年為啥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而且是求著美國買的,因為一場戰爭。1784年俄國人越過白令海峽,在阿里斯加的三聖灣建立了居民點,從1799年起俄國正式管轄阿拉斯加。1853年10月16日,俄羅斯與英法之間爆發了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戰爭打了3年,最後俄國戰敗,俄國對此戰投入的兵力是百萬以上,幾乎是傾巢而出,最後俄軍是25萬傷亡,可以想見此戰對俄國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有多大,俄國元氣大傷,財政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一是為了緩解財政,二是懼怕英國趁著克里米亞戰爭勝利的餘威佔領阿拉斯加,當時英國就佔有緊挨著阿拉斯加的加拿大,於是就想把阿拉斯加賣掉。

於是找了除了英國、法國之外的幾乎所有的歐洲列強,肯定不會找英法,剛剛結仇嘛,結果沒人對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感興趣。當時有一個人卻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就是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1867年3月,當俄國派的代表誠惶誠恐地到美國洽談出售阿拉斯加的問題並開價720萬美元時,西沃德連眉毛都沒皺立馬答應。但是美國人民不幹了,美國人民聽說這事後就炸開了鍋,當時沒有互聯網,但是這事傳播速度也是相當快,於是美國民眾包括美國媒體就對西沃德各種罵,什麼阿拉斯加是西沃德家的大冰箱之類的,罵的西沃德好幾天沒敢出門。但是不出門也得出門,這個協議必須得國會批准才能生效,西沃德於是頂著各種罵各種白眼開始遊說國會議員,好在大多數國會議員都通情達理,1867年4月和7月,參眾兩院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這項協議。1867年10月18,土地合約正式生效,阿拉斯加正式成為了美國領土。現在美國人民則對西沃德先生則是各種誇。

可見當時對於領土的觀念遠沒有現在寸土必爭的程度。假如當年俄國狠狠心,寧可苦一點不賣阿拉斯加,並誓死保住阿拉斯加,這是有可能的。當時的加拿大雖然是英國的殖民地自治領,但是並不是英國本土,也不會為了當時都認為沒多大價值的阿拉斯加和俄國人玩命。這樣的話,俄國牛了,地跨三洲,在後來蘇聯和美國的冷戰中,會有很大的優勢,估計也就沒有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了吧,把導彈發射基地布置在阿拉斯加,合理合法啊,有阿拉斯加,就可以有效牽制加拿大、美國,把導彈基地建在阿拉斯加的最南端,你說美國人膈應不?俄國人現在後悔不?

第二種情況,阿拉斯加沒賣掉,但是被英國人佔領了,那現在的加拿大沾光了,面積擴大了,但是英國會不會因此繼續往西佔領西伯利亞和遠東呢?筆者認為不會。以當時的軍隊裝備情況和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寒冷程度,英國人不會為了加拿大這麼玩命的,當時阿斯拉加都是俄國人求著美國買的。這種情況下,對後來的國際格局影響不大,美國不會因為沒有阿拉斯加而成不了超級大國,加拿大也只是增加了一部分領土而已。現實就是第三種情況,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阿拉斯加,美國的第49個聯邦州,面積約17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00多萬。佔美國面積的五分之一,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光地底下埋的石油和天然氣就價值2萬億美元以上,戰略位置重要,位於北美洲的北段,加上西部狹長的沿海地帶,和美國本土一起幾乎把加拿大給包了起來,極大的延伸了美國的領土。美國人成了贏家,爽歪歪了。

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奇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人民日報」書法賞析
道光手下貪官太多,道光再節儉也枉然

TAG:史海拾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