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心——以畫讀心,讀懂孩子無聲的訴求
近幾天,北大學霸撰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過度控制的文章迅速刷屏,是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導致了血濃於水的親情背離撕裂?在學霸光環的背後,是痛苦的家庭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在經歷多次工作不順、社會適應不良之後,通過赴美攻讀心理學研究生,試圖走出一條自我救贖之路。
如果父母能夠早日傾聽並聽懂孩子內心深處的訴求,可能就能避免這樣的人生悲劇。在這裡,我們推薦父母們了解一點「房樹人測驗」的繪畫分析技術。
繪畫,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工具,既是畫者通過畫筆進行情緒宣洩的方式,也是看畫者通過筆觸、線條、色彩等元素去理解作畫者的媒介。
如果父母們願意在空餘時間坐下來陪孩子畫幅畫聊個天,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陪伴。如果再了解一些繪畫分析的技術,通過畫面解讀,運用「房樹人測驗」的心理投射原理,將有助於父母們讀懂孩子的非語言信息, 而這些信息可能是孩子潛意識中存在的最真實表達,理解了這些無聲訴求,也就找到了走進孩子內心的鑰匙。
下面,就讓我們用一個真實的案例,看看凡媽是如何分析的吧。
案例:好好愛我,給我鬆鬆綁
一名10歲的男孩,正是天馬行空、活潑好動的年齡。畫中方方正正的房子,裝滿柵欄的窗戶,樹旁的花朵、微笑的太陽在對父母訴說著什麼心語呢?
畫者信息:10歲男孩,小學四年級在讀。(右下角黃色塗抹處為畫者個人信息,為保護孩子隱私抹去)
畫面分析:整體畫面偏下,畫者直接以紙的下面邊沿作為房子的地基線,提示孩子的安全感不足不夠自信。畫面中佔比最大、最醒目的是房子,筆直的線條搭建成一座單面房的框架,說明家在孩子的心目中位置非常重要,孩子的性格可能偏內向,講究規則紀律。
門窗是個體對外交往的表徵,代表個體與外界環境溝通的狀況。圖中房子的左右各有一扇窗,左邊的窗小到幾乎讓人忽略,高高懸掛於房子的左上角,右邊是一扇柵欄式的窗,說明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較嚴厲刻板,孩子感受到被禁錮、受束縛;門很窄,門上有窺視孔和把手,說明孩子在對外交往上比較防禦封閉,希望別人主動開放。
樹代表人的潛意識自我,人物代表畫者意識里的自我。房子的左邊有一棵大樹和兩朵相互陪伴的花,房子的右邊分別站立著四個張開雙臂的人,彼此之間空有間隔,按照人物的大小可能暗示家裡有四位成員:男孩,父親,母親,姐姐。人物右邊還有一棵大樹,樹邊有一朵相伴的小花,樹後面還有一棵隱藏了半邊的蘋果樹,樹上有傷疤。房子左右兩邊的兩棵大樹樹榦都較粗,但樹冠偏小,說明孩子本身的生命力很旺盛,但可能還比較幼稚(樹冠偏小在兒童畫中比較常見)或因為家庭的束縛發展受到限制。樹邊的花朵提示孩子需要關愛、陪伴和肯定,大樹後面半隱半藏的蘋果樹暗示孩子有自己的目標理想,但可能成長過程中受到些創傷挫敗,沒有足夠的自信去對外宣告和實現這些理想。
此外,房子的上端有個大大的煙囪,可能家裡有矛盾衝突或孩子的青春期到了,開始對情感或性產生好奇。畫的中間偏上處畫了三朵大大的雲,提示孩子在精神層面上有些壓力和情緒;左上角有個1/4的太陽,孩子期望母愛,但短短的、像刺一般的陽光好像在說:媽媽,你的愛再多一點、再柔和一點吧。
心理畫像:經過以上畫面分析,我們可以對畫者做出如下心理畫像:這孩子家裡管束嚴規矩多,孩子覺得受束縛,做事遵守規則比較刻板也不太自信。不是太有安全感,心事放在心裡不太願吐露,心門較緊,社交不主動不開放。家庭成員缺少情感溝通,各自管自己,可能男孩還有個姐妹。孩子渴望陪伴和母愛,成長中可能有過些創傷。他本身是有力量的,但過多的約束讓他有些壓力不自信不活潑。
教師反饋:執教教師了解了以上畫面表達的心語後,後續對孩子進行了訪談與跟進。孩子告訴老師具體的家庭情況:一家四口,有一個姐姐在老家,爸爸在另外一個地方做物流,男孩跟隨媽媽一起在本地。媽媽管得緊、嚴,平時就是讓他吃飯,做卷子,睡覺,睡不著就看書。周末,媽媽會帶他去看電影,他感覺挺開心的。就是感覺媽媽平時很嚴,他有點受不了。男孩很懂事,老實,乖,不太會表達,說話實在。整體狀態平穩,成績中等,就是發不出力,提不上來,也是這個原因吧。青春期情感應該有一點,很關注老師,很在意自己在老師眼裡的形象,積極儘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實際情況和和凡媽的分析有多少吻合?是不是很神奇)
教育建議:基於以上解讀,我們彷彿聽到了孩子的無聲訴求:好好愛我,給我鬆鬆綁!因此,師生訪談後,教師把畫面分析和訪談的情況通過電話與媽媽溝通,建議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媽媽多關愛一些,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如孩子本身有力量,且遵守規則做事認真,渴望得到認可肯定,對這樣講規則懂自律的孩子可以適當鬆綁,不必管得太緊;另外,男孩子大了爸爸可多引導些,尤其爸爸忙於工作,不在身邊,可以抓住平時有空的時間跟孩子多交流,注意適當進行青春期教育。
媽媽對老師的關心很感動,也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作了反思,有所悟,表示願意著手改正。
結語:過度嚴厲控制下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畫中的男孩覺得「發不出力」,與家庭的過度管理有關。
近幾天媒體熱議的北大學霸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過度控制的新聞滿滿刷屏,它以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提醒我們為人父母者:給孩子鬆鬆綁!願普天下的父母都能像這位男孩的母親一樣,有所感悟。父母退一步,孩子海闊天空!
房樹人測驗及其原理、適用範圍
看了上面這個案例,感覺「房樹人測驗」很有意思吧,那麼「房樹人測驗」到底是怎樣的原理?又適用於那些人群呢?如何指導繪畫過程呢?
房樹人繪畫心理測驗(Tree-House-Person),簡稱HTP,由JohnBuck1948年發明的「畫樹測驗」演化而來,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標準的一套非言語性的心理投射法測驗。
房樹人測驗,是讓受測者在同一張紙上畫出房子、樹、人這三種元素。 透過畫面中的這些元素及其相互關係,可投射出個體的心理狀態,尤其是有系統地把受測者的潛意識釋放出來,真實地反映出個體的情緒、性格、願望、心理能量、家庭關係及與外界的接觸取向、生活模式等。
因此,「房樹人測驗」是以投射為前提的心理測試,而不是一個關於藝術能力的專業測試。一般而言,對被測者所描繪的房子、樹木、人物並沒有具體的限定和指示。
「房樹人測試」適用的範圍:
1.該測驗既可以用於群體測試,也可以用於個體測驗。
2.它可以作為精神健康的普查篩選工具,以此篩選出群體中適應不良者。
3.它可用於調解夫婦關係、親子關係,為家庭治療提供各種信息,矯正兒童行為問題。
4.它可以用於門診臨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診斷,為心理諮詢提供有關人格特徵方面的信息。
5.利用其藝術療法的作用,促進精神病人的康復。
操作簡便易行,測驗工具為:一張A4白紙、2B型鉛筆、橡皮1塊。
測試指導語為:請用鉛筆在這張白紙上任意畫一幅包括房子、樹木、人物三種要素在內的畫;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但要求你認真地畫;最好不要畫火柴人或漫畫人(火柴人指如同用火柴棍搭出來的那種抽象人:頭部畫成圓形,而身體其他部位均被化成直線。漫畫人是指模仿漫畫或卡通畫法,畫出的變形或高度抽象的人。因為這兩種人型高度抽象或變形,無法得到具體或真實的信息);畫完以後請寫上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和職業。
特別說明:「房樹人測驗」需要由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進行分析指導,未經專業訓練人士請勿自行分析解讀,以免造成誤讀。
如果你對「房樹人測驗」感興趣,敬請關注公眾號並留言。
原創不容易,如果您感覺此文對您很有幫助,請鼓勵支持下吧!


TAG:親子侶行 |